第16版:齐迹
3    4   
PDF 版
· “米珠刘”传奇(二)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6版:齐迹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19/09/18
朗读

“米珠刘”传奇(二)

传奇二

  1955年夏,刘子云(刘在海的儿子刘元龙,后排左1)与家人、德兴永掌柜在北海公园。
□ 张店 刘培国

五、送刘元龙、刘元蛟
去德兴永

  刘在海与刘黄氏夭折过一个儿子,后来得到女儿刘元朋。等到刘元龙一落地,一家人欢喜不已。
  说话之间,刘在海的儿子刘元龙、刘在江的儿子刘元蛟、刘元鹏念完了私塾,又读完了考院,刘元龙、刘元蛟成了父辈刘在海、刘在江的翻版。
  看着孩子们长大成人,刘在海、刘在江有了打算。长女刘元朋最早成人,刘黄氏说,家里那么多人都忙着做炉,叫刘大妮晚点出嫁,在家里做针线,缝缝补补,辅助一下家务。她虽然没有学炉,也为支持兄弟们做炉付出了努力、做出了贡献。直到刘元龙娶了孔庆秀,更是把针线好手,26岁的刘元朋才嫁给纪俊卿。
  当年刘元龙念完了书,刘在海没叫他学炉,而是送他去学买卖,进料货庄。送刘元龙去,也送刘元蛟去,送到了赵家后门北京德兴永料货庄设在博山的分号,分号又把他们安排到北京总号当学徒。
  刘元龙去北京时才十四五岁,出门在外也不容易,学买卖规矩大,吃苦下力,身不由己,一年才回一趟家。每逢回家,刘元龙都给亲人们买些东西,给老人们置办衣裳,夏天,给母亲裁上不沾身的青色香云纱布料,给父亲割来丝绸褂料,妻子孔庆秀接着给婆婆公公做成衣服穿上。刘在海成天跑料货庄,刘元龙从北京给父亲买上黑羊羔皮大袄。给叔叔刘在江也做上短羊羔皮袄和夏天的凉快小褂。

六、刘元蛟不愿学买卖
执意回家做炉

  刘元龙在德兴永干得顺风顺水,刘元蛟不行,受不了那个约束,掌柜打牌我还得伺候着,掌柜先吃饭咱还得先饿着,回家做炉多好?家里那么多炉,多顺手。刘元蛟就回了博山。
  刘元蛟回家来做炉,也是个好事,父辈们有了帮手,也有了传手。刘元蛟性格扎实,干活利索、麻利,是个要强的人。他做炉又快又好,出活。难度大的珠子很快就都会做了。
  刘元鹏行三,比刘元蛟小九岁,更是早早学了炉。他性子慢,脾气好,不爱说话,但聪颖在心,做炉稳当,手艺一点不差。
  刘元英,刘在海二女儿,后改名刘淑贞,也是自幼学炉,手艺不亚于男人,美琉职工,直至退休,技术级别很高。
  三女儿刘元凤,也做炉,入琉璃合作社时改名刘斌,美琉退休。
  四女儿刘元珍,打小放了学,在家擀杖子、倒珠子,扫煤拾炭,性格像男孩一样,干活非常扎实。她没有学炉,刚解放就进了博山电机厂工作,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是米珠家庭走出去的女强人。
  刘元芳最小,老五,也在美琉退休。刘元芳的丈夫姚圣刚,美琉厂早年的技术人员,稀有颜色“亮红”米珠就是他参与研制的。
  “门第出身,三分匠人。”刘家元字辈的儿媳们也都会做炉,刘元龙媳妇孔庆秀、刘元鹏媳妇张春清都是美琉厂退休,刘元蛟媳妇乔廷兰博山灯泡二分厂退休。
  大儿媳孔庆秀,娘家是孔家桥孔家,是“孔家花球”创制者孔宪芝的亲侄女,孔宪英的女儿。嫁到刘家后根据丈夫元龙从北京传来的国外坤包式样,用米珠“莲子”穿制坤包,还增加了镶嵌“莲子”的钱包、书包等多种花色品种。这些新产品的开拓,为刘家赢得了更多的收入。
  行大的刘元龙没有学炉、不做炉,但他懂炉、懂货。当时的刘家炉业昌盛。儿孙们深感老祖宗刘赵氏的功劳,年年给老奶奶刘赵氏祝寿。

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米珠刘”发达的过程,也是这个家族施仁行善的过程。
  刘赵氏的大女儿崔刘氏结婚不久没了丈夫,生活没了来源,带着3岁的儿子崔龙堂、1岁的女儿崔凤堂回了娘家刘家大院。母亲刘赵氏心疼女儿,让她们娘几个住大西屋。娘家兄弟在海、在江热情接纳。崔刘氏一家一直就在刘家住着。
  刘在海的外甥崔龙堂比刘元龙大10来岁,独子,等于刘家养着,与刘元龙、刘元蛟一块上私塾。到了崔龙堂能做炉的年纪,刘在江又教他做炉。该娶媳妇的时候,又从大庄孙家给找上媳妇,把崔家老屋进行了翻盖,北屋3间西头挂耳,东屋盖上炉棚。一表人才、生性儒雅的崔龙堂后来做了一手好珠子,写了一手好毛笔字,佛珠做得尤其好。后来进了美术琉璃厂。崔龙堂7个孩子,5个闺女都做了米珠,也都是美琉职工。
  梁乃富小孩挺多,梁家清初就在西冶街做炉。知道刘在海、刘在江仁义,就把儿子送来学徒,一送送俩。老大梁绪成,比刘元龙大1岁,老二梁绪禄,都是很忠厚的人。梁绪成、梁绪禄出了徒,也是回家盘上炉做炉,养活人口。梁家弟兄们多,有梁绪成、梁绪禄、梁绪祯、梁绪祥、梁绪九,连妹妹梁绪英、梁绪美和媳妇们加起来20多口人几乎都做了米珠,擀杖子、灌杖子、缠珠子、倒珠子、洗货,只有最小的梁绪九就业加入了潜水电泵,干到工会主席。其中梁绪成、梁绪禄、梁绪祯、梁绪祥都是米珠好手。刘元龙与梁绪祯是无话不说的挚友,常在一起交流。新中国成立后,诚实老练的梁绪禄入了党,当选了西寨村村长,深受村民拥护。可以说,梁家是寨上的又一个米珠大家族。
  然后是张可书。张可书家在西阁子外,父母双亡时他还很小,“老嫂比母”,就跟着嫂子过。不料哥哥又早早去世,他嫂子死了丈夫,4个孩子加上一个小叔子5个孩子,日子过起来实在困难。嫂子便送他来刘家学炉,也是给他找了个饭门。刘在海、刘在江可怜这个孩子,收下,又教手艺又管饭。张可书特别灵泛和气,又仁义,在刘家学炉挺舒心,出来进去地哼着小调。刘家徒弟多,都想学着做炉,所以有黑班有白班。为了夜里不犯困,张可书就小声哼唱着做,聪明开朗的张可书学就了一手好手艺。出徒了,在嫂子家盘上炉生产,挣钱养家。张可书的手艺又传给了全家。挣了钱,批了地,和俩侄子在太平后街盖了一个独院,他娶的媳妇和他侄子们的媳妇,也都学会了做炉,再下一代也做了米珠。张可书一大家人家后来也都进了美琉,在美琉退休。
  再一个是南寨上的王兴贵,1922年生人,与刘元龙同岁。九岁没了爹,娘改嫁,跟着叔叔。叔叔在河滩做点小买卖,没有工夫照顾他,王兴贵成天蓬头垢面。都知道刘在海、刘在江善良,收那么多徒弟,不知谁就把王兴贵领来寨上,在海、在江一看,“哎吆,这么点小孩,还够不着炉台,学啥炉啊?”来人说:“想个办法收下他吧!成天饿着,再没人管就饿死了!”只能收下。做啥?叫他陪刘元龙玩吧!刘元龙上学他做伴,一块去上学。长到够着炉台,开始叫王兴贵学炉。一直就在刘家干。最后刘家给他找了媳妇,成了家。
  还有郝守杰、郝守柱兄弟俩。他们家孩子多,郝守杰是家里老四,郝守柱老六,也是早早没了父亲,生活没着没落。他娘一回送来这俩。郝守杰到了出徒的时候,说:“俺不出徒。俺家没有屋,也没有炉棚,俺就在这里做炉。”他做的货不管验住验不住,一级还是次品,刘在海卖货都捎去给他卖了,卖来的钱分文不少如数给他。刘在海忠厚善良在街里乡亲中无人不晓。
  刘家的徒弟们在美琉米珠车间都成为高级技师。他们又把手艺一代一代传授下去,使米珠生产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家族式生产的年代,琉璃米珠占据了西圩大片地域。对于米珠的传承,刘在海、刘在江的徒弟和子女们功不可没!
  用米珠穿制住宅门帘,也是刘家首创。博山琉璃合作社成立初期,曾邀请孔庆秀和邻居李鹏昌二人合案穿制门帘,课徒授艺。米珠帘子在孔庆秀手上,已是花样翻新,美轮美奂。更有刘家外甥崔龙堂以生花妙笔修制图案,为产品锦上添花,销路极佳。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刘氏家族用智慧走在博山米珠制作、经营的前列。

八、饿灾年,炉家难以为继

  战乱和饥荒,历来是百姓苦难的根源,炉匠家的生活也不能幸免。
  1937年底,日本鬼子进入博山,料货庄不收货了,炉行没了买卖。一个家族得想办法吃饭啊,于是就叫刘元蛟去河摊卖东西,铁锅、水仙火烧、炸绿豆丸子,能卖啥卖啥。卖东西得会吆喝,刘元蛟不会也不好意思吆喝,生活所迫又必须得学会吆喝,他偷偷跑到圩子外刘升舜家屋后头一个背静的地处一句一句地学着吆喝。那时候人烟稀少,偶尔有过路的人听见,说:“你在这旮旯里吆喝,谁买呀?”才是半大孩子的刘元蛟羞羞地说:“俺这是先试试,会吆喝了才上人多处去卖。”
  孔庆秀嫁给刘元龙不久,就是全国性的饿灾年。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有人在乐疃看见河滩上到处是饿得趔趔趄趄的饥民,走着走着就倒下,再也爬不起来。虽然刘家还能勉强挣出点饭吃,也经常断顿。
  饿灾年里,炉匠家的活计无法继续,家里就摊煎饼卖煎饼。
  孔庆秀给双山煤矿窝铺的苦力摊点煎饼,在煎饼鏊子上一趴就是一天。孔庆秀很能吃苦,有耐性,干活不惜力,整天趴在那盘鏊子上摊。她摊煎饼使急火,大烟大火摊得快,调鏊子勤,煎饼喷香好吃。下午掀了鏊子,洗了头,还不干,就挑起筲去西寺底下的泉子打水,冬天头发上的水结成冰,一走路头上“唰唰”响。挑来水淘米,泡小米糁子(本指玉米粗颗粒,这里指小米粗颗粒),淘米、泡煎饼。趁火还旺,做“兑冲”(以热水浸泡的面糊煎饼糊发酵的引子,与凉水浸泡的面糊合并),预备明天的活路。当时两间小北屋,西头是磨屋,东头摊煎饼。
  刘元蛟在北阁子外卖粥,卖面藕,这时他已经不怵头了。刘元蛟媳妇乔廷兰和三妹刘元凤管着推磨、跑腿。别看卖这点粥,可挺忙活人,忙活得更多的是家里的女人。煮粥使大锅大灶,拉风箱。天不亮就起来,推糊子,煮黄豆。做好的粥,她俩抬着往北阁外头送,粥瓮上包上棉被保温,一上午送好几趟。
  26岁时,孔庆秀生了升琴。生下升琴第12天,俗称“小满”,就是小满月的意思,接着就开始摊煎饼。直到灾年过去,炉行有买卖了,米珠生意才重新走上正轨。
  1947年,黑暗的苦日子终于将要见到曙光。刘氏家族已经是一大家人家,人丁兴旺。春天,刘赵氏盼着第四代降生,去小东屋看怀孕的孙子媳妇,一出门被台阶绊了一跤,从那躺下没再起来,4月份去世,她没能看到那个差点把她吞噬的旧社会彻底倒下。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09/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