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淄博
3    4   
PDF 版
· 76年红色企业打造民族品牌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0版:淄博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19/10/01
朗读

76年红色企业打造民族品牌 



  记者 孙银峰 通讯员 李士龙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样一个节点,回望伴随新中国成长壮大的企业,是为铭记历史,更为砥砺前行。近日,本报记者探访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新华医疗),从他们的发展历程中追寻前行的力量。
  这是一家诞生于战火中的企业,红色基因融入骨髓;这是我党我军创建的第一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红色信念迸发能量。76年栉风沐雨,新华医疗人创造并积淀了一种红色传统代代传承。
  1942年,身怀家传银匠手艺的八路军战士蔡锦章,挑着一担沉甸甸的银匠工具——风箱、铜砖、小锤……几经辗转,来到了牙山脚下的后垂柳村(今烟台市牟平区),担负起研制镊子、探条等简易医疗器械的任务。1943年11月,为解决战时军需供给问题,军区后勤部抽调18名战士协同蔡锦章工作,正式成立器械组。一个流淌红色血液、致力健康产业、追寻崇高事业的红色企业——新华医疗由此诞生。
  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的抗日军民不但袭击敌人的火车、炸毁敌人的桥梁,就连承载敌人火车的钢轨也拔起。在胶东抗日根据地,敌军的钢轨给刚刚起家、正在初步探索产品质量进步的新华医疗(时称器械组)提供原料,用于试制钢械。1944年4月后,军区领导派船工出身的王作君参加器械组工作,人员逐步扩大,生产工具也随之增加了铁砧、虎钳、锉刀、烙铁等。在蔡锦章赴军区学习期间,王作君担负起器械组的领导工作,带领全组同志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配制成功了银铜合金,改进了器械材质。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胶东军区卫生部利用6名精通技术的日本战俘扩大药品的生产,器械组随药厂正式以“新华”命名。器械组扩建为器械部,蔡锦章任器械部主任。同年9月,新华医疗奉命迁至对外交通方便又靠山的牙前县观水村。之后,增添生产设备,解决了器械电镀问题和淬火问题等多项技术难题。
  1947年,孟良崮战役打响后,新华医疗接到支援战役的生产任务:普通医用镊13000把,加上骨锉、骨锯、骨凿、止血钳、手术刀剪等共计36000多件手术器械。在新华医疗全体军工的共同努力下,仅用20天就完成了原本3个月的生产任务,受到军区卫生部的特令嘉奖,记集体二等功一次。
  1948年秋,新华医疗进入工业化生产提上日程,军区决定向胶济铁路线上的张店搬迁,具体地点是张店胶济铁路沿线日本兵营废墟和废弃厂房。由观水村迁往张店,成为新华医疗由农村走向城市的重大转折。
  之后的71年里,新华医疗始终秉承红色企业的发展使命,以做优秀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为目标,根植淄博,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代窗口,他们正朝着“百亿新华”的目标大踏步前行。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10/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