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淄博
3    4   
PDF 版
· 郑兴血洒五福峪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8版:淄博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19/10/24
朗读
成立抗日武装 为根据地提供物资保障
郑兴血洒五福峪



  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六军总部旧址纪念碑。
  孙悦欣在讲述郑兴的事迹。
文/图 记者 王晓明 王兵 李波
  一头是生意,一头是抗日。郑兴的行踪,遭到了一些人猜疑,给他引来杀身之祸。他们不知道,郑兴抗日是真抗日,生意是为抗日筹集军用物资。
  调查有关廉颇墓碑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以郑兴为首的几名德高望重的族长、知识分子,坚决主张为廉颇竖立一座墓碑。1938年左右,博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大家提出这种方式凝聚人心。
  2019年10月21日,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不久,在博山五福峪村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六军”第一总队。

  五福峪成立抗日武装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这段历史扑朔迷离。郑兴作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参谋长,竟然被自己人误杀,近40年后才平反昭雪。由此可见,战争年代的环境不但残酷,而且非常复杂。
  1937年12月30日,日军占领博山城,第二天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谦益祥惨案。惨案中有名有姓的罹难者达79人,伤者30人。这一惨案让附近的村民受到震动。“1938年,他们竖立廉颇的墓碑,是表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
  王济世是原博山区史志档案局局长,1999年,郑兴的两个儿子回老家给父亲迁坟的时候,王济世曾经采访过他们。当时,郑兴之子郑良琛向王济世口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1938年1月,中共博山特支负责人张敬焘来到五福峪村,郑兴与徐化鲁正在谈论当前的形势。”王济世说,徐化鲁当时是博山县联庄会训练大队长。“张敬焘向他们介绍了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动员他们同中共合作,公开建立一支抗日武装。这时,省委派来了谭克平,他们4人共同组成了这支抗日武装部队的领导班子。”
  “竖立廉颇墓碑应该是1938年稍晚些时候,因为年初,郑兴的工作非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很多。春节后,郑兴、徐化鲁把组织起来的人带到莱芜县常庄一带集合,部队大部分人员和总队部驻在响水湾的三官庙小学。”原博山区文化局局长孙悦欣刚刚创作完成了《博山镇抗战史话》一书,他对博山镇的这段历史非常熟悉。
  在社会各界群众的支持下,部队很快发展到200多人,定名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六军”,这支部队编为第一总队,徐化鲁任总队长、郑兴任参谋长、谭克平任政治部主任、张敬焘任副主任。党组织随后动员部分党员和民先队员参加。
  1938年4月,他们和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一中队,联合原国民党博山县保安大队长李兴唐从蒙阴县拉起的一支队伍,共同攻打博山城,歼灭汉奸数十人,摧毁了敌“维持会”。
  占领博山后,他们又相机撤出。不久,郑兴带领一部分人整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郑兴任参谋长,为三支队建设发挥其军事、组织才能。

曾在东北参加抗日斗争

  “为什么让郑兴当参谋长?这跟他的特殊经历、才干分不开。”王济世告诉记者,1938年前,郑兴曾任东北抗日救国军的军法官兼第五旅旅长。
  “郑兴,又名郑汉卿,1885年生于五福峪村。其家境贫寒,祖父、父亲以种田、放牛谋生。”孙悦欣告诉记者,郑兴18岁时因为不同意家里的包办婚姻,离家出走下关东,先后在沈阳当邮差、电话工,1921年考取了吉林警官学校,毕业后(1925年)被派往中朝边境的延吉二道沟警察署,后升任署长。“在二道沟,朝鲜警察署所长金瞎子总是制造边界矛盾,被郑兴教训了一顿。郑兴因此被调往他处任职。”
  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郑兴的性格和脾气。
  “1932年2月8日,延吉县小城子(今汪清县春阳镇)成立东北抗日救国军,这支队伍的领导人王德林,和郑兴是挚友,又是山东老乡。他委派郑兴为军法官兼第五旅旅长。”王济世告诉记者,这支队伍打了几次胜仗。日本关东军天野少将集结上万名关东军,带着野炮队和40多辆军用卡车及骑兵一部,从吉林抵达敦化县城,妄图一举消灭刚刚建立不久的东北抗日救国军。“在日寇残酷围剿下,加上兵力悬殊,郑兴只得随王德林退到了苏联境内。”
  1935年,郑兴回国。因被日本关东军通缉,他只得带领妻儿回到了博山五福峪村。
  “郑兴非常有才干,一直负责为东北抗日救国军筹集军需,既有战争战斗经验,也有对敌斗争经验,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王济世告诉记者,1939年,经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杨国夫、政委徐斌洲等首长研究,由郑兴和第三支队驻淄博办事处主任张仲三带领一个武装连到鲁中山区的莱芜、沂源、博山、淄川、益都一带筹款筹粮、搞药品。

筹集给养时受伤

  张敬焘回忆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六军时,总结了几点成功的经验,其中提到郑兴在博山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影响,并曾在东北抗日部队当过军官,有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活动能力,在部队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9年秋,环境恶化,加之日寇的严密封锁,三支队粮秣物资供应发生了极大困难。郑兴通过人熟、地熟的有利条件,在博山、莱芜一带设立了给养筹备处,为三支队征集了大批的衣服、鞋子和数万斤粮食。”王济世告诉记者,郑兴通过上层社会人物,为部队筹集了一批衣物和款项,在日寇残酷“围剿”和严密封锁之下,为三支队提供了必要的物资保证,为巩固清河平原抗日根据地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时,三支队在鲁中山区建造了一处兵工厂,修理制造各种枪械弹药。钢铁为日寇控制物资,严禁外运。郑兴设法打入敌占区,通过敌伪上层人物关系和矿山、工厂里的熟人,为兵工厂购买了大批钢材,保证了正常生产。”孙悦欣告诉记者,郑兴和警卫员经常到鲁中山区活动,行动不便,组织上配给他们每人一匹战马。到鲁中山区不久,郑兴看到部队经费十分困难,就把两匹战马卖掉,把钱交给部队作为应急经费之用。当时,他已50多岁,但身体健壮,经常步行奔波,不畏艰险,日夜为三支队筹集给养。
  “1940年春天,郑兴和警卫员王京亭从池上准备到郭庄为部队筹集给养。这天晚上,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两人在山间小路上艰难地行走。郑兴因年龄较大,加上道路崎岖,不慎一脚踏滑,滚入山沟摔成重伤。”孙悦欣告诉记者,王京亭将已经55岁的郑兴背回家。之后,郑兴便在家中养伤。

郑兴血洒五福峪

  据博山第一任公安局局长夏新生的回忆,当时有人认为郑兴有些问题,因为当时郑兴能搞到当时稀缺物资钢材,这些钢材是给三支队兵工厂做武器的。
  “当时钢铁是战略物资,一般人搞不到,三支队的兵工厂要正常生产,必须通过特殊途径购买钢材。”王济世告诉记者,郑兴处世老练,能够跟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根据夏新生回忆,当时泰山区领导就安排工作人员跟郑兴联系,1940年4月,两名同志来到了五福峪村。
  “那天黄昏,郑兴听到有人喊自己,抬头一看来人身着便衣。”王济世告诉记者,根据郑兴之子的口述,当时,郑兴坐在桌前写东西,警卫员王京亭不在身边。听到枪声后,王京亭迅速赶来,发现郑兴已经中弹倒下。
  后来,得知当时双方发生误会,郑兴不幸中弹身亡。近40年后,经中共山东省委派员认真调查核实,1979年2月12日作出决定,“为郑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烈士。
  1999年清明节前后,郑良琛回到博山为父扫墓立碑,碑文为张敬焘亲笔题写。“从‘九一八’事变后,郑兴就投身抗战。因发生误会不幸牺牲,他为民族、国家奉献的精神将无法磨灭。”孙悦欣表示。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10/2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