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HT02-03版:城事
3    4   
PDF 版
· 聆听好人故事传递榜样力量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HT02-03版:城事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19/12/04
朗读
11月山东好人发布仪式举行
聆听好人故事传递榜样力量



  张恩武
  刘鹍鹏
  张广俊
  郑杰
  陈兰芳
  石淑娟
  郝东升
  郝凯凯
  文/图 记者 张晓宁
  聆听好人故事,传递榜样力量。12月3日,11月山东好人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淄博·桓台)现场交流活动在桓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桓台县的张恩武荣登11月“山东好人榜”,8位山东好人代表上台接受现场观众致敬。他们以行动诠释美德内涵,他们的事迹传递着社会的温暖与正能量。

  张恩武:便衣传奇

  他目光如炬,在茫茫人海里能一眼辨出嫌疑人的踪影,是后辈心目中的“传奇”;他出手如电,磨炼出一套擒拿格斗的真功夫,是各路窃贼的“克星”;他坚定如松,勇敢面对人生的磨难,始终保持对公安事业的热爱,是公安战线的无名英雄。
  他就是张恩武,桓台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便衣中队的中队长。
  2008年8月的一天,张恩武带领巡防队员巡逻至桓台县云涛小区时,发现一男子正在盗窃一辆停在路边的摩托车。巡防队员迅速展开围捕,无处可逃的罪犯抽刀便向一名巡警刺去,见状,张恩武迅速上前将其制伏,但他的手却被划出了一道近10厘米的口子,鲜血直流。围观的居民为他捏了一把冷汗,大家都说:“太惊险了,这巡防队员还真有两下子。”可他们不知道,这样的经历对张恩武来说,实在太平常了。
  2011年秋天,桓台县某商场停车场先后发生3起持刀劫持司机案,整个县城人心惶惶。接到任务后,张恩武制定了一套详尽的抓捕计划。他有时化装成农民工,有时化装成环卫工人,就这样一个月、两个月……终于,在他的坚守下,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美丽的县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岁月流逝,时光荏苒。从事公安巡逻多年,张恩武虽忙碌却充实,虽劳累却欣慰,虽清贫却幸福。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张恩武的小女儿不幸得了脑室管膜瘤病,虽然逃离了死亡的魔爪,却留下了癫痫的后遗症。看着满脸痛楚的女儿和泪流满面的妻子,张恩武这个铮铮硬汉第一次哭出了声。面对生活的磨难,他没有低头,而是用行动、用人格一次次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真切含义。
  行之有效的“332”巡逻工作法、一眼识辨盗贼的本领、2000余名犯罪分子的抓获、平静与安宁的美丽县城……都是他日复一日辛勤付出的果实。
  这个平凡世界里的勇士,他用质朴的情怀、平凡的高尚,践行着坚守初心的伟大,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你平安、我心安”的庄严承诺。

  刘鹍鹏:初心终不改 淡泊志弥坚

  刘鹍鹏,中共党员,1976年7月出生,桓台县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职工,一直工作在最基层。
  2014年起,他成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自费学习了构建筑物坍塌救援、山地救援、水域救援、无线电通讯等多个救援科目,并考取了中国红十字总会的应急救护导师、中国红十字总会国际急救核心导师、美国心脏协会(AHA)国际急救员培训导师资格证书;自费数万元购买了冲锋舟等诸多救援装备。
  有人说他“傻”说他“疯”,刘鹍鹏的初心从未动摇过,依然在公益之路上执着前行。
  2019年8月11日,台风“利奇马”来袭,暴雨数日,红莲湖水位突涨,西侧出水闸处不时有池鱼跃出。部分群众得知,争先恐后到水闸边上肆意捕鱼。水闸旁是三四米深的水沟,意外随时可能发生,但危险隐患竟无人察觉。刘鹍鹏获悉此情况,带领志愿服务队的队友及时赶到,进行劝阻,面对捕鱼群众的奚落排斥,甚至是威胁,刘鹍鹏苦口相劝,好意规诫,直到围观和捕鱼的群众安全散去。此时,已是下午3点多,他已6个小时滴水未进。
  8月12日,他又被选派下村挂职“第一书记”,他任职的村附近恰巧就是重灾区。当其他人在犹豫观望的时候,他和志愿服务队的队友已经转移群众上百人,抢救物资无数。从早晨直到夜里11点最后一名受灾群众安全转移,他们才撤回。这时他才发觉自己和队友们早已饥肠辘辘,甚至车辆被淹,手机进水,对讲机损失多部。他还因为受凉导致腰部旧伤复发,至今没能恢复。
  作为红十字志愿者,他始终践行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爬楼救猫、清理垃圾、助学助老……越是日常公益,越能见证一颗共产党人的赤子之心。在学校、社区、企业、机关单位,处处闪烁着他作为志愿者的奉献火花。2016年他被评为淄博市“十佳志愿者”,2018年获评“山东好人”,2019年获得“淄博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于喧嚣中创造无私,于繁华中坚守淡泊。他践行志愿,翱翔不息,挥舞的羽翼装点着新时代的苍穹;他秉持初心,跋涉不止,奔波的脚步踏出奉献者的欢歌。

  张广俊:诚信经营是企业的财富

  22年的沧桑,铸成了山东建龙化工今日的辉煌。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为硫磺制酸综合产能超过60万吨,集余热发电、资源综合利用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并一跃成为火炬能源等重点企业优秀供应商、海军产品A级供应商,在董事长张广俊的带领下,建龙化工走上集团化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涉足有机化工、国际贸易、文化产业等多个领域,成功创办多家企业和分支机构。
  成功的因素固然有很多,然而最重要的秘诀是守诺履约、诚信经营。张广俊深知,这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最亮丽的名片。
  在安全环保问题上,张广俊履约守信,不打折扣。“在安全环保上,我们不差钱,该花的一定要花!”他主动邀请外部的安全专家到公司进行专业细致的检查评估,并推出《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办法》,最高可获得1000元奖励。言必信行必果,职工纷纷竖起大拇指。
  2017年,一台订购的十几万元的设备,公司打算放弃。业务员觉得反正无预付款,就算违约,损失也不大。张广俊了解情况后说:“签了合同就要履行,信誉的损失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如果这次违约,下次有预付款人家也不一定相信你!”他的表态,为这件事情的处理定了调。
  落井下石,唯利是图,在商场上并不鲜见,但张广俊宁肯自己担风险,也要伸手拉一把。2009年的一个深夜,一场艰难的谈判尘埃落定,日方代理如释重负。时值国际硫磺价格动荡,国内买家中途变卦,满载硫磺的日方货船漂泊海上。面对难以估量的损失,日方代理心急如焚,无奈之下找到张广俊,希望他能出手相救。而此时,因为国际市场的价格动荡,他的业务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和损失。但最终张广俊还是毅然接下了这块烫手的山芋,并口头承诺,如果价格上涨,将返还对方部分收益。日方代理感激地说:“这个忙,只有你才会帮!”此后行情低位回转,他如约返给对方56万美元。危难时刻的出手,已经让人感激,再为一句口头承诺不吝付出一笔巨款,张广俊的诚信义举令对方深受感动,从此成为长期合作伙伴。
  诚信是最好的口碑,2016年青岛市淄博商会成立,入会企业超过300家,他被公推为会长。山东好人之星、中国好人、山东省道德模范,在大家眼里,张广俊获得这些荣誉可谓实至名归。

  郑杰:不辱援藏使命

  海拔4500米,年平均最低气温-17.4℃,霜冻223天,10月便大雪封山……这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是郑杰赴藏帮扶的地方。
  2017年,在最小的孩子仅3岁时,郑杰毅然选择了远赴边疆。初入藏区的第一个星期,强烈的高原反应让郑杰几乎是躺着度过的。但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是来送经验的,不是来给人家添麻烦的。”他毅然立下“三不”原则:不讲条件、不讲客观、不辱使命。
  从此,一年零六个月,在这片3.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日夜兼程,郑杰同巡线队员们一起走过了每一个变电站,跑遍了大大小小80多个村庄。
  近600个日日夜夜,郑杰与藏族同胞友好交往,有的放矢地开展精准帮扶;他因地制宜,立足现实,提出了昂仁县供电公司3年管理提升方案;他积极协调,邀请昂仁县供电公司到内地参观学习,量身定制了参观学习方案;他长远打算,充分借鉴内地公司的管理办法,帮助昂仁县供电公司完善了“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他积极争取,勘查测量,昂仁县供电公司办公楼新建项目成为日喀则市18个县中唯一一个获得审批的项目。
  一年下来,郑杰白皙的面孔泛起永不褪色的高原红。昂仁县供电公司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职工理念提升了,管理规范了,工作效率提高了,“930”目标也圆满完成。
  2018年春节刚过,当千家万户都沉浸在团聚的喜悦中时,郑杰突感风寒,这里是高原,简单的感冒也会有生命危险,但他不顾同事劝告坚持带病巡线。第三天凌晨,郑杰开始吐字不清、呼吸困难,医生初步诊断是“肺水肿”,生命危在旦夕。在与死神搏斗的10个日日夜夜里,他坚持不告诉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不让家人担惊受怕,每次妻子和孩子要求视频聊天,他都拒绝了,发短信说,“这里信号不好,我很好,你们放心”。
  这就是他——郑杰,一个执着的共产党员。“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郑杰用行动履行着他的援藏誓言,践行着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忠诚的企业员工的承诺,更诠释了奉献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陈兰芳:用真情演绎人间大爱

  陈兰芳,1967年3月出生,桓台县世纪中学教师。
  2004年4月28日,是一个让陈兰芳心碎的日子,她的丈夫、时任桓台县公安局治安科副科长王玉峰在烟花爆竹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中,由于连日劳累突患脑溢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后来经过抢救,她的丈夫保住了生命,但从此却开始了病榻上、轮椅上的生活,再也没有站起来。
  面对生活无法自理的丈夫,陈兰芳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执着坚守,从2004年4月至今15年的时间里,坚持每天早上给丈夫洗手、洗脸、擦身、按摩,给他喂饭。不但一次次将丈夫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而且用女性的柔情、爱情的力量呵护他、陪伴他。
  与此同时,陈兰芳难以割舍自己钟爱的事业,继续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坚守在教学工作一线,取得了优异成绩。
  生活给了陈兰芳不幸,但从陈兰芳的脸上,永远看不出抱怨、委屈和不满,她总是一副乐观、向上的表情。陈兰芳的事迹被报道前,多数同事、学生只知道她家中有病人需要照顾,但没想到病情如此严重。直到2014年3月,鲁中晨报、淄博电视台将陈兰芳的事迹报道后,她的同事和学生才知道,陈兰芳一直用常人难以忍受的毅力守护着自己的爱人和家庭。
  陈兰芳的家庭先后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山东省“五好文明家庭”、山东省第一届“文明家庭”,陈兰芳被授予“中国好警嫂”、山东省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感动淄博“年度人物”、淄博好人、桓台县“道德模范”等称号。
  15年来,她用自己辛勤的付出表达着对爱情的忠贞,用自己不离不弃的坚韧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自己身体里蕴藏的正能量,与厄运顽强地抗争,收获并享受着生活中的点滴幸福。说起陈兰芳的事迹,她的邻居们深有感触,“乐观、积极、坚韧、忠贞”是他们对陈兰芳的评价,陈兰芳的事迹一直影响着周围的邻居。陈兰芳的一举一动,也同样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她的女儿王晓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石油大学,不仅攻读了双学位,2014年还被保送硕士研究生。王晓彤优异的学业成绩,也成为小区居民教育孩子努力学习的榜样。
  陈兰芳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作为一名普普通通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警嫂,陈兰芳用自己的真情演绎了人间真爱永恒、大爱无疆,彰显了新时期中国优秀妇女淳朴、坚强、诚信、忠诚的人格魅力。

  石淑娟:孩子们的“石妈妈”

  石淑娟,1967年出生,毕业于淄博第二卫校助产专业。她不仅是桓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助产师,更是孩子们的“石妈妈”。
  10年前,石淑娟第一次走进淄博市社会福利院,看着那些被父母抛弃的孩子,看着那些清澈明亮的眼睛,她的内心充满迫切愿望——给他们母亲的怀抱和家庭的温暖。
  每到休息日,她就到福利院陪伴孩子们,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鼓励他们自立、自强。为了让这些特殊的孩子有健康的心理,她于2009年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在她的帮助下,孩子们逐渐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有的孩子主动要求安装假肢学习走路,有的孩子主动要求去上学……
  长期的呵护让孩子们对石淑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都亲切地喊她“石妈妈”。
  7个月大的雪儿,四肢只有右手健全,一逗就咯咯地笑个不停,很是让人心疼。从见到雪儿的那一刻,石淑娟心里就再也放不下她。从雪儿会叫第一声“妈妈”,到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从学会控制大小便到独立上厕所;从学会吃辅食到能用一只半手自己吃饭……雪儿的每一点进步都让石淑娟欣喜不已。特别是当雪儿安上假肢能站起来走路时,石淑娟高兴地流下了眼泪,大声地说:“孩子,你终于能站起来了,再也不用跪着走路了!”
  雪儿把石淑娟当成自己的亲妈妈,石淑娟也努力做一个好母亲。石淑娟经常带雪儿回家,带雪儿去参加亲朋好友的聚会,让她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带雪儿去公园,去野外看高山、河流、隧道、高速公路,让她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看着雪儿大呼小叫,乐得不行,石淑娟的心里也充满幸福。
  后来,雪儿上学了,一度成了全校“闻名”的“问题”学生。雪儿把书撕得稀巴烂,石淑娟就一张一张用透明胶给粘好;雪儿说书丢了,石淑娟就借来侄女或同事孩子用过的书,擦干净给她用;雪儿不主动学习,石淑娟就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后的奖励激励雪儿……石淑娟用锲而不舍的行动迎来了雪儿的变化,孩子的学习习惯在逐渐变好,成绩也在慢慢提高。两年前,雪儿去了她的新家,可石淑娟依旧去福利院,因为那里还有更多的孩子需要她的帮助。
  十年如一,石淑娟为孩子们带去温暖和希望;未来,她将继续与爱同行。

  郝东升、郝凯凯父子:
雪夜救援七旬落水老人
  “没有他们爷俩,我这条老命早就没了,是他们把我从阎王爷那里抢回来的。”说这话的是被救的桓台县新城镇邢家村的关宏伟老人。被救老人所说的爷俩,是桓台县新城西贾村的郝家父子:父亲郝东升和儿子郝凯凯。
  大年初二那晚,天寒地冻,夜深人静。睡在自家鱼屋子里看守鱼塘的郝东升,被屋外那只大狗的狂叫惊醒。在鱼塘百米开外的水沟里,郝东升发现了半露着身子的关宏伟。
  原来,70岁的关宏伟大年初二骑电动三轮去邹平走亲戚,晚上返回途中遇到下雪,走到新城西贾村外时,一不小心连人带车翻进了水沟。本来腿有残疾,加上醉酒,关宏伟怎么挣扎也爬不上岸,最后趴在水沟里失去知觉。
  面对2米多深的水沟和浑身酒气、衣服已经开始冻结的关宏伟,郝东升先是呼喊,没有应答。又借着手电筒光线,慢慢向关宏伟靠近,试着将关宏伟拖上岸,但关宏伟身体僵硬,无论如何也拖不上来。郝东升下到水沟里,将关宏伟的下半身用双手托出水面,将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关宏伟盖上。然后,他拨通了儿子郝凯凯的电话。十几分钟后儿子赶到,脱鞋跳下水沟,与父亲合力将关宏伟拖上了岸。
  随后,郝凯凯一步一滑,在父亲的协助下将关宏伟背到了自家鱼屋子里,帮其除去已经结冰的衣服,盖上棉被,打开空调,搬来电暖气取暖。慢慢地,关宏伟脸上开始有了血色,僵硬的身体也变得软和起来。接到报警电话的民警及时赶来,详细询问了关宏伟的情况,将他送回了家。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12/0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