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淄博
3    4   
PDF 版
· 高新区擦亮“新材料名都”金字招牌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6版:淄博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19/12/31
朗读
立足产业基础优势 整合创新科技资源
高新区擦亮“新材料名都”金字招牌



  淄博先进陶瓷产业创新园。
编者按
  筑好凤凰台,引得凤凰来。近年来,淄博高新区不断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引领优势项目向园区聚集,把园区打造成集聚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的“强磁场”。如今,高新区各产业园区强势发展,新华制药、新华医疗、新华联合、三九华润、新恒汇、瑞声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在高新区的版图上熠熠生辉。
  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报道,关注高新区“凤凰台”的建设,展现“金凤凰”的引领魅力。

  文/图 记者 毛琳琳 伊巍 通讯员 崔敏 吕仲夏 高莹莹
  新旧动能转换,新材料是主力军。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和“领头羊”,淄博高新区通过立足新材料产业基础优势,不断整合和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形成了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陶瓷、精细化工和高分子为代表的多种材料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擦亮“新材料名都”的金字招牌。
  创新驱动产城融合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淄博是中国五大瓷都之一,在原料供应、历史发展、技术积累以及陶瓷文化上,都独具特点,是全国重要的陶瓷产地。淄博高新区的艺术陶瓷、日用陶瓷多次在国内外展会上大放异彩,先进陶瓷更是为淄博的陶瓷产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国家火炬计划先进陶瓷特色产业基地,淄博高新区大力扶持先进陶瓷产业发展,不断创新延伸新兴产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技奇迹。
  在淄博先进陶瓷行业中,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陶院”)可以称得上是“行业龙头”。作为唯一的国家级工业陶瓷专业科研院所,工陶院始终屹立于行业科技前沿,引领着中国先进陶瓷材料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方向,开创了多个领域的研究先河。依托创新平台,工陶院实现了国内多个第一:第一根连续氮化硼纤维、国内第一只玻璃水平钢化辊道窑用石英陶瓷辊、国内首台套高温高压煤飞灰过滤器、第一条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用百万伏支柱绝缘子均诞生于此。在高新区的大力扶持下,近年来,工陶院研制开发的近百种新产品中,有20余种被列为国家级新产品,为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军工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打造国际知名先进陶瓷创新中心和重要制造基地,淄博高新区以中国电子科技十二所、清华美院、山东工陶院等科研院所的人才和创新优势为依托,建设淄博先进陶瓷产业创新园。园区聚焦先进陶瓷前沿领域,优化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打通上下游技术链和产业链,形成先进陶瓷材料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和产品展示、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成长产业技术创新链,建成集研发、中试、产业化、贸易和展览为一体的国际知名先进陶瓷创新基地。随着这一平台的建设,将进一步推进高新区乃至淄博市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加快先进陶瓷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同时,淄博先进陶瓷产业园还将完善产品标准质量服务体系,抢占行业发展话语权,推动人才引进和培养,打造梯次发展的人才团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推动金融支撑机制创新,全面提升淄博市先进陶瓷产业竞争力,为加快推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设备支持、人才输出
构筑公共服务大格局

  坐落于柳泉路北首的淄博先进陶瓷产业创新园是一个新材料“聚宝盆”,这里是集产业项目孵化、公共技术服务、技术交易交流、创业人才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服务平台,是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目前,陶瓷园入驻企业110余家,集中在先进陶瓷、耐火材料、窑炉生产设计技术等领域。目前园区引进高层次专家人才20余位,园区企业不断加大与人才合作力度,其中合作院士5位,千人计划专家7位。
  在这个“聚宝盆”中,2013年淄博高新区与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共同建设的武汉理工大学淄博先进陶瓷研究院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金元宝”。研究院主要围绕先进陶瓷材料的研究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及工程转化、无机非金属材料性能检测与评价等开展工作。研究院先后投资2800多万元建设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面向先进陶瓷、高性能耐火材料、功能玻璃及纤维等淄博市优势产业,提供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验证、产品性能检验检测预评价、标准的研究及制修订以及工程技术集成及输出等技术服务。
  在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无机非金属材料公共技术平台至今已经累计为国内外相关行业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上万次,其中,淄博有千余家无机非金属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过无机非金属材料公共技术平台的帮助,淄博宏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张超不仅是宏荣电子的技术骨干,同时还是武汉理工大学淄博先进陶瓷研究院项目部副主任。为什么张超会拥有这样的身份呢?原来,以研究院为依托建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不仅向企业提供研发设备、检测设备等,还为企业提供人才帮助。“宏荣电子基于研究院与西北工业大学前期研发成果,目前主要开展高端电子信息材料的中试、生产,如微波介质陶瓷,用于5G时代电子通讯设备关键性部件,如滤波器、陶瓷天线等。平台除了提供设备之外,还在技术攻关上为我们提供智囊支持,帮助我们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实现产品的更新升级,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
  基于研究院搭建的公共平台以及优秀的人才支持,宏荣电子2018年生产销售特种粉体材料、电子产品及新型微波介质陶瓷天线3万只,实现销售收入286万元。目前,宏荣电子已投入了850万元用于该项目的研发,并将在未来3年内持续投入经费进行产业化研发,为该项目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必将加快研究成果向规模化生产的转化。
  除了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进行技术攻关,高新区还为武汉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硕、博士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自2013年成立至今,武汉理工大学淄博先进陶瓷研究院共承担各级科技项目15项,工程转化项目14项;授权发明专利9项,累计培养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30余名,为淄博当地企业引入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近百名。研究院项目部主任隋慧婷告诉记者,每年都会有高端人才带着优秀的科研成果来到研究院,其中不乏许多项目在与当地企业对接后一拍即合,成果转化前景广阔,并经过放大、中试之后推向市场。部分高端人才会随着项目留在淄博;有些人才尽管后续前往外地发展,但也会对于项目发展给予一定的关注,并寻找合适机会展开进一步合作。这样的良性循环大大促进了淄博当地行业的健康发展,助力新材料产业升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如今,高新区的研究平台已经在业内具备了相当大的影响力,随着今年人才金政37条的实施,相信会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落户高新区。”隋慧婷说。
  此外,中试基地的建设,也将为高新区新材料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和提升作用。今年,由淄博高新区总投资131830万元的淄博高新区齐鲁新材料中试基地项目开工建设,计划2021年10月投入使用。该项目将搭建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中试功能单元,形成覆盖山东、引领全国新材料产业领域发展的中试技术服务平台,把检测平台、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大物理空间概念的研发、中试、孵化、公共服务大格局。

集聚高端智力资源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是一个国家科研水平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创新的中流砥柱。在淄博高新区,一批院士工作站研究成果得到落地转化,不仅直接给企业带来效益,更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和人才意识。12月13日,记者在淄博高新区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研究院见到了山东澳联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运营总监杨程和技术总监沈志刚博士,他们都是从新加坡到淄博来工作的高等人才,促使他们回国发展的关键人物是甄崇礼院士。
  甄崇礼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在纳米医药材料领域做出了许多领先世界的基础科研成果,并且非常擅长高新技术的产业转化,在技术工程化应用方面受到德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的多家知名企业的高度认可,其科技成果已为国内相关企业带来上亿元的收益。
  经过多番考察比较,甄崇礼于2018年4月在淄博高新区设立山东澳联新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纳米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科技、纳米医药、生命科学等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经过不懈努力,仅半年的时间,甄崇礼及其团队自主研发的“工业微波硅棒破碎和硅片清洁技术研发与设备制造项目”就产生了可观的成果,不仅制造出设备样机,并已经与客户达成订购协议。
  “好的科技成果必须经过科技转化走向市场,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甄院士正是看中了高新区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条。”杨程介绍,目前山东澳联新材料有限公司已经与华光陶瓷、金狮王陶瓷在纳米抗菌方面开展了合作。“研究院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设备和检测平台,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
  沈志刚博士告诉记者,目前山东澳联新材料有限公司并没有急于进行大面积推广,而是先与龙头企业合作,逐步做出行业标准,然后再逐步铺开。“此前有很多建筑陶瓷和日用陶瓷都打出了纳米的概念,但能够真正起到纳米抗菌作用的并不多,我们现在就是要做出样板,帮助企业提升品质,并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对此,淄博高新区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研究院负责人杜振江说,引进并孵化一个企业,并不是马上就要它出很高的经济效益,而是给它充分的时间,提供充分的扶持,让企业打实基础、扎深根基,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根深叶茂”。
  自2010年建设至今,淄博高新区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研究院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新材料领域的成果转化、产业化创造了更加适合和完备的发展环境,为提升淄博新材料产业水平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至今,研究院已与淄博地方科技企业进行了16项产学研合作,累计投入扶持资金435万,引导相关企业配套资金1000余万元,新增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为淄博引进领域内的专业教授20余人,帮助淄博产业由传统高能耗低附加值向低能耗高技术高附加值升级,助力淄博市新旧动能转换。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12/3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