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众志成城 全民战疫
3    4   
PDF 版
· 在“方舱医院”的第一次值班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4版:众志成城 全民战疫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0/02/20
朗读

在“方舱医院”的第一次值班 



  王丽给患者测量血压。
  王丽生活照。
  2月10日,驰援湖北第6天,我进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第一天。头天晚上辗转反侧,迟迟不能入睡,我知道这是进舱前的焦虑。也不知几点睡着的,醒来时一看,才4点30分,但已了无睡意,抓紧起床。
  洗漱完毕后,再次检查出门穿的衣服、带的东西,以及熟悉回来后在门口消毒、更衣的流程。早餐是头天的一个鸡蛋,再加上火腿肠,外加100毫升水,迅速解决了。吃完饭立马上厕所、更衣,穿上纸尿裤和进舱的衣服,拿上出舱后更换的衣服和随身的消杀物品,6点15分,楼下集合。我们第四组一共6名山东队队员,在楼下录了一个短视频,随即坐车奔赴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两人负责80个床位
两名患者格外令人揪心

  在武汉客厅广场的临时帐篷里更衣后,我们进入另一个帐篷穿防护服,按照墙上贴的流程,自行穿戴,穿完后互相检查。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医院,但在这一刻,我们是一个战斗集体,都是最亲的兄弟姐妹。每个人切实做好防护,才能保证团队安全归来。
  穿戴检查合格后,我们进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B舱。B舱分为A区和B区,我们在A区工作,收治男性患者。
  我们和上大夜班的医护人员交接后,迅速分组进入工作状态。我和桑园一组,负责80个床位,已经住了70多人。我俩迅速在分管区域内转了一圈,每张床上都配备了被褥、电热毯和储物箱,床头有插排。有的患者看上去比较轻松,有的患者眉头紧锁、焦虑不安,还有的患者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
  我们摸了一遍情况,66床是一名60来岁的老人,静息时指氧饱和度只有92%,这就比较低了。方舱收治患者要求指氧在95%以上,如果持续低的话,就要转到附近的金银潭医院。
  我遵医嘱给患者吸氧,20分钟后,我再去给患者测指氧,一测指氧还是92%,情况没有改善。氧气袋的供氧压力不稳定,给氧时间也不长,看来对纠正这名患者的缺氧状态是很无力的。
  报告主班护士后,我把氧气筒推到患者床头,调整好氧流量给他吸上,对他进行了一番安抚,又去照看别的患者。
  在同一个隔断的57床也吸着氧,他的指氧在94%。问他有什么感觉,他摇了摇头,静静地躺着,口罩捂着他的口鼻,只看到一双大眼睛,睁眼的时候,眼皮都有些乏力。我安抚了他几句,他只是静静地听着。每过一会儿,我就去看看这两名吸氧的患者,生怕他们的缺氧状态没有改善,延误了病情。
  大约过了1个多小时吧,方舱里没有表,我们也不知道时间。57床吸氧的患者指氧已经上升到96%,眼睛也睁大了,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笑容,是名憨厚的中年男子。他说感觉好多了。
  再看66床那名老人,他的眼睛也睁开了,表情不再那么沉重,指氧上升到95%。我问他还有什么感觉时,他说感到好受些了。
  主班护士不断地呼唤我和桑园,我俩分管的患者最多,医嘱多事情也多。发药、吸氧、逐个检测生命体征,接班后的3个小时,我俩是一刻也没停下。

有谁不怕生死?
可这是我们的选择

  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进舱后没多长时间,我就感觉闷热,开始出汗。无意间,发现自己一直是用嘴巴喘气的,当我尝试着用鼻子呼吸时,一阵憋闷,这点气流量根本就不够用。
  回到护士站的时候,看到有名保洁人员的护目镜下滑了,内层的帽子也在防护服帽子里露了出来,幸好还压在护目镜下面。我连忙叫住他,和他说了这个情况,拿起胶带纸,帮他粘了一下,他很紧张地问我:“我的皮肤没有暴露吧?”我肯定地对他说,没有,还隔着内层的帽子呢!他听了这话,不住地对我说着“谢谢”。
  看着他的背影,我不由得一阵感动。在这重大的疫情面前,有谁不害怕死亡呢?他只是一名保洁员,待在家里会更安全一些,可他还是选择来到方舱工作。没有谁是百毒不侵的,他也是想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后来,一名警察来到我身边,让我看一下他面部的防护情况是否严密。他戴的口罩是挂耳的,在口罩与防护服之间出现了很大的缝隙。我用胶带纸帮他粘好,补救了一下。他接连说着感谢的话,又回他的岗位上去了。
  看到有警察在,不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感到非常踏实,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安全感。
  做完这些,我们又加了一项新任务,头条B舱第一次开舱,接诊患者多,没来得及发放腕带。主班根据入院证填写后,我们分别去为患者戴好。其中,有些患者的名字出现错误,我们和主班护士对接后给予更改。再有新入的患者,就要求他们出示身份证,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我和桑园分头为分管的70多名患者戴好腕带,忙完了这些工作,我不放心两个吸氧的患者,又过去看了一下。57床的男子已经是一副很轻松的样子了,一见我过去,就露出憨厚的笑容,不停地说着谢谢。66床的老人去厕所刚回来,活动后指氧也正常了。他的额头也舒展开来,说感觉好多了。他俩这边算是放心了。
  
患难与共,平静而又温馨

  忙完了日常监测,执行完一批医嘱,已经有患者陆陆续续收住进来。他们有的提着大包,有的拖着行李箱,一会儿工夫,护士站前就排起了队。我们为他们登记,系好腕带,检测体温和指氧后送到床位。
  又新收住了一名患者,我把他送到84床,发现83床竟然住着一名阿姨。很快到了领饭时间,工作人员送来了盒饭,患者们依次领取。83床的阿姨也过来领了两份,但在低头取饭的那一瞬间,她呜呜地哭了起来。发餐的护士连忙安慰她,等她回去后,我才了解到,阿姨的老伴9日晚上因新冠肺炎去世了。现在,她和儿子一起住在这里,相邻的82床就是她的儿子。
  来入住的患者中,有一对30多岁的夫妻,两人拉着两个行李箱,非常淡定地排队等候,就像在酒店大厅里办理入住手续一样从容。因为要住在不同的病区,妻子把老公的身份证递过来,老公接过来后,温情地对她说:“一会我把行李给你送过去。”看着这对患难夫妻,我的眼睛一下子潮湿起来,为他们的平静淡定而感动。
  入住的患者中,有父女,有母子,有夫妻,尽管病毒肆虐,但永远割不断亲情,他们都在坚强地与病魔抗争。
  还有一名入住者,也引起了我的关注。他在等待办理手续的时候,我们交流起来,他说:“咱们是同行,谢谢你们来支援我们。”交谈中,我了解到他是精神卫生中心的一名医生。我一时想不起说什么话才能安慰他。随即,他又说:“我在此住了20天了,核酸检测已经一次阴性了。我明天就能出去,我得赶紧去替替那些战友们。”
  听到这话,我既为他顺利康复而高兴,也为他要重返战斗一线的想法而感动。作为一名医生,在战友与病毒奋战的时候,自己不幸倒下了。面对疫情的肆虐、医务人员的紧缺,他康复后想去一线的急切心情可想而知。

鞋套破了,幸好有惊无险

  忙碌了4个多小时,防护服里闷热得有些难受,我感觉有些头晕,就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一坐下,就有一种困意袭上来。我知道这是缺氧的症状,闭上眼睛,静静地坐着。耳边响起广场舞的音乐声,我看到有名女士在两个病区之间的空地上,随着音乐在自娱自乐。
  静静地听着这熟悉的音乐,再加上抽风机隆隆的声音,迷迷糊糊中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沂源老家,路口的“拇指公园”里,人们在吹拉弹唱,在踢毽子跳舞。期盼这种情形尽快实现,盼望武汉快速复苏过来,再次享受自由歌舞的美好生活。
  听了一会儿,我努力地睁开双眼,护目镜上有雾气蒸腾。歇了一会,感觉不头晕了,又继续忙碌。走来走去,左脚不小心碰到了地上的木头,把鞋套刮破了。我赶紧到护士站拿了一个医疗垃圾袋,让桑园帮我粘好。过了没多长时间,不经意间看到右脚,吓得心里怦怦直跳,4层防护鞋套都磨破了!我赶紧拿了医疗垃圾袋套上系好,心里有些忐忑。
  “方舱医院”里没有镜子,我们忙来忙去,不断地牵动着防护服,也不知目前的密闭性怎样,而病毒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辛苦劳累我们不怕,说实在话,我们真的害怕被感染。
  6个小时的时间,在忙碌中过得很快。下午2点多和下一班的医护人员做好交接后,我们陆续往外走。出门只有一个通道,两个人一组脱防护服外出。
  脱防护服很麻烦,等待的时间也比较长,等了好久才轮到我们。在一脱间里,东南医院的吴老师耐心地指导我们一步一步来做。这样的指导,他已经对每个来脱防护服的人说了无数遍了,可他一点厌烦的情绪也没有。
  到了脱防护服这个环节,这是至关重要的,一定不能污染到自己。因为我脚上的鞋套多,两个长靴套随防护服卷下来,很难把脚抽出来。我抬腿试了一次没有成功,只好把脚放下。吴老师说:“别着急,我来帮你脱。”说着,吴老师弯腰帮我把翻卷好的防护服和鞋套拽下来。我连忙去看脚底下,还好,内层鞋套是完好的。
  脱下了防护服,我身上一下子轻松了很多。接下来是二脱间,手消毒,脱一次性手术衣、摘帽子、外层口罩、N95口罩,每脱一件,都要做手消毒,最后戴外科口罩离开。
  来到更衣室,把外层的护士服脱下来单独打包,又把贴身衣物脱下来打包。
  穿的尿不湿也没用上,不吃不喝还出汗,根本就没有尿。换好自己的衣服,走出更衣室后,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
  早上6点30出门,下午5点回到酒店,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第一次值班的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沂源县中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王丽
  记者 任灵芝 整理
  图片为王丽提供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02/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