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淄博
3    4   
PDF 版
· 小案侦破率90% 他们怎么做到的?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0版:淄博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0/06/02
朗读

小案侦破率90% 他们怎么做到的?
——记者揭秘桓台这个基层派出所背后的神秘武器


  民警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案情。

  安装加密视频监控设备。

  起凤派出所民警进行视频研判。

  桓台县公安局合成警务中心。

  文/图 记者 于魁 任灵芝 
通讯员 胡正学
  5月1日至5月31日,桓台县公安局起凤派出所辖区发生侵财小案10起,令人惊叹的是,有9起案件已经破案并追回赃物,剩下的1起为盗窃电动车电瓶案,目前锁定了嫌疑人,抓捕大网已经张开。
  一个农村派出所,破案率高达90%,背后有什么样的神秘武器在支撑?记者专门进行了探访,目睹了堪比大片的抓捕过程,从中找到了桓台警方侵财小案破案率一路高涨的秘诀。

  腿跑细了
  “以前破案要靠各路走访民警的信息碰撞。”在张连起看来,以前破案简直是个体力活。

  张连起,桓台县公安局起凤派出所副教导员,作为一名老刑警,他深知侵财小案侦破之不易。
  张连起曾经侦破过一起爬楼盗窃案,他和几名民警分头走访、摸排、搜索社会监控摄像头拍摄到的信息。由于案发时间为凌晨,走访群众收获甚微。以案发小区为中心,他们搜集了几百路视频监控,每一路都要用肉眼去寻找线索。几天下来,“腿跑细了,眼睛也快看瞎了。”张连起这样形容当时的“艰难”。最后,在一家工厂安装的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中找到了细小的线索。最终,案件破获了,四五名民警忙了半个多月。
  侵财小案耗时耗力,线索一旦中断就很难再找,一直以来破案率不高,是困扰各地公安机关的一个难题。现如今,桓台县公安局的民警只要获得一个小的线索,跑腿、识别的工作交给大数据就完全可以了。
  起凤派出所案件组组长胡鹏告诉记者,以前办案除了拿着本子到处走访搜集线索,还要拿着U盘搜集社会监控,查找线索。“现在好了,我们只要找到一条有用信息,剩下的交给大数据平台就可以了。”
  2020年以来,起凤派出所辖区发生侵财小案22起,其中18起在短时间内破获,现案破案率81%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1日至5月31日,发生的10起侵财小案已经破获9起,剩下的1起已经锁定了嫌疑人,时机成熟就可以抓捕。

有米下锅
  让民警们津津乐道的大数据平台到底什么样?它有着怎样的神奇功能?

  5月31日,记者来到了桓台县公安局合成警务中心一探究竟。网安大队大队长李泉业也是合成警务中心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桓台县公安局对海量数据逐一清理、归类,从治安管理、防范打击等基础应用入手,将视频、卡口、人脸、常住人口、重点人员、车驾管、技侦、网安等数据深度开发,相继研发了8个专题应用平台,涵盖了治安、刑侦、禁毒、食药环、国保、交警、巡警、督察等实战部门,对智慧监管进行了改造提升,以高空云防和音视频交互为支撑的智慧指挥平台投入使用。为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在“四网四平台(公安网、视频网、政务外网、互联网及其数据融合平台)构筑安全边界,把各类数据安全汇聚到公安网上进行应用,民警凭权限和数字证书即可登录操作,这就是民警口中的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平台是帮助破案的一个技术手段,其前提和基础是有海量的信息作为支撑。
  于是,桓台县公安局大力推进以智能全息为主要特征的感知前端建设,在辖区主要道路、治安复杂场所、易发案部位、重点单位部位,相继实施了环县治安卡口工程、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工程、城区及河道视频监控工程、公交站点及铁路沿线视频监控工程、视频监控加密工程、社会视频监控联网工程。按照“圈、块、格、线、点”建设规划,自建公安视频监控5015路,接入社会监控资源2.1万路,全县视频监控管理平台总数达到2.6万余路,建设高空云防摄像机40台,建成人脸识别前端743路、视频解析732路,前端设备在线率96%以上,这样的视频覆盖密度,形成“数据融合、全息获取”的智能感知体系,这个体系每天捕获的信息为开展视频大数据应用提供了坚强支撑。
  “让信息化办案有米下锅”,合成警务中心民警郑波这样形容完善的感知前端。
  起凤派出所所长魏启海对此也感同身受,他说,由于起凤派出所辖区密织了视频监控网络,打好了前端感知这个基础。如今,侵财小案发案后,民警只要将一条有效信息上传网络,大数据平台就会展开搜索,短时间内就能锁定嫌疑人,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快速破案也就有了强力支撑。

火眼金睛
  完善的感知前端,大数据精准搜索,让桓台警方变成“火眼金睛”。

  郑波介绍,在小案侦破中,合成警务中心和派出所同步上案,“我们从视频中寻找嫌疑人的痕迹,同时,从派出所民警提供的信息中检索出有用的线索,指导破案。”郑波以今年3月份破获的一起案件为例进行了视频演示。
  当时,桓台县城一沿街房店主的手机被盗,民警在案发现场附近的视频监控中发现:嫌疑人骑银色摩托车、穿白色上衣。可沿路查看,并没有发现穿白色上衣的骑摩托车人员。
  郑波立即往大数据平台输入关键词“银色摩托车”,电脑屏幕上,马路上所有的轿车、摩托车等都变成了奔跑的特定含义的数字。接下来,平台又检索到了符合特征的数字,这就是嫌疑人驾驶的银色摩托车。仔细一看发现,嫌疑人此时已经换装为黑色上衣。“以往的话,想靠民警的眼睛从海量的视频中搜出已经换装的嫌疑人,往往要花上几天的时间。”
  大数据继续分析嫌疑人的轨迹,此时,不管嫌疑人的车辆有无牌照、是否遮挡了面部特征,大数据分析都能把他准确地揪出来。
  半小时后,嫌疑人的身份已经锁定,逃窜的方向也很明确。“此时,如果我们去抓人的话,要进一步走访摸排情况进行蹲守,费时费力。我们就将嫌疑人的特征在大数据平台进行了设定,一旦嫌疑人再次进入桓台,大数据系统就会报警。”
  仅仅过了两天,嫌疑人又骑着摩托车来到桓台准备作案了。郑波通知派出所民警的同时,根据大数据平台对嫌疑人必经路线的分析,等候在桓台县公安局门口。果然,几分钟后,嫌疑人出现在郑波的视野中。他和派出所民警跟踪、包抄,在嫌疑人进入美食街准备作案时,将其抓获。
  “使用大数据平台,就像我们输入关键词在网上找资料,鼠标一点,相关的资料就全部出来了。”郑波说,这个过程就是跳跃式追踪,不用民警一个监控一个监控地找,直接就可以发现目标所在之处,从而推送出相关视图信息。“我们曾经仅凭嫌疑人驾驶车辆上放有一盒餐巾纸这样的细小线索,准确找到了嫌疑人。”
  记者采访了大数据平台的研发人员——北京伊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张静。她介绍,在研发过程中,他们从实战出发,实行订单式开发,“民警在办案中需要怎样的技术,我们就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发。比如,民警只找到了嫌疑人作案时驾驶车辆的照片(无牌照),我们就针对性地开发了识图搜索功能,输入车辆照片,感知前端拍摄后存储在大数据中的关于这辆车的信息就立即出来。”
  有了覆盖全面的感知前端采集的视频,有着大数据提供的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民警办案就插上了翅膀,小案快速侦破也就变成了现实。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06/0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