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  时局
3    4   
PDF 版
· 恐惧蔓延,总有勇者无畏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5版:  时局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0/06/16
朗读
瘟疫背景下诞生的末日电影:
恐惧蔓延,总有勇者无畏



  《血疫》海报

  美剧《双螺旋》剧照

  


  1938年10月30日晚上8点,美国新泽西州格罗弗斯米尔镇的76岁老头威廉,正坐在家里睡眼惺忪地听着广播。突然,一则“突发新闻”惊呆了他——“天上一道绿光飞来,巨大的石头砸向农田。圆盘式脑袋的不明生物闪着银光喷火,农田瞬间变成了火海。”吓坏了的威廉从柜子里拿出猎枪,走向了谷场。
  这个夜晚,美国有175万人夺门而逃,有开车的、坐火车的,还有尝试翻越国境的……
  这是广播剧《世界大战》制造的恐慌,在美国广播史上臭名昭著。最终,由于引起公愤,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被迫关闭了广播站,烧毁了《世界大战》广播剧台本。70多年过去,类似这样的荒诞剧再也没有上演。如今的观众早就被各种视觉、音效滋养得百毒不侵,不论是3D、4D还是120帧的沉浸式电影,他们都分得清现实和娱乐的界限。闹剧虽然没再上演,但《流感》《血疫》这样的影视剧,通过“妖魔化”病毒和瘟疫的诞生和传播,依然在制造着心理恐慌。

  《双螺旋》:唱响病毒阴谋论

  2014年,一部号称“史上最强科幻片”的美剧,披着生化外衣而来。《双螺旋》刚上映时,在IMBD(互联网电影资料库)评分很高,博得惊人口碑。如今看来,这部美剧其实很老套:位于北极的某生物研究基地暴发神秘病毒,三人感染、两人死亡。为了防止其他一百多名各国科学家遇险,美国疾病防疫控制中心派出疾控精英前往调查。调查发现,神秘病毒是某商业组织研发的“产品”。
  《双螺旋》这部美剧在给观众普及CDC、P4实验室等病毒方面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唱响了病毒“阴谋论”——实力雄厚的财团为了赚更多的钱或者秘密服务于政府,研发高致命病毒作为武器,或者作为赚钱工具。这样的“套路”迎合了不少观众的口味,也回答了科学家都没有绝对答案的问题——病毒从哪儿而来。
  此后,包括《铁线虫入侵》等韩国电影均顺延这样的编剧思路,“妖魔化”病毒的来源。这种电影编剧想象出来的“阴谋论”,从诞生之初就受到追捧,但很少有电影会去追溯源头、记录查找“0号病人”的艰辛、解读分离毒株的不易。
  其实,对于一次病毒疫情的起源,从古至今,人们都爱用“阴谋论”加以解释。1347年,黑死病横扫欧洲,后人(包括不少历史学家)都喜欢春秋一笔——是进攻欧洲的鞑靼人将因鼠疫而死的尸体扔进了欧洲的城市。那第一个患上鼠疫的鞑靼人又是谁?没有人可以回答。
  多年以后,不少人依然相信,美洲大陆暴发的天花,是因为西班牙船长皮萨罗将一块天花病人用过的毛毯,献给了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随后,100多名西班牙人在瘟疫的助力下,消灭了当地95%的土著人口。
  如今,在类似影视剧的演绎和渲染下,“阴谋论”成为了神秘病毒“最合理的解释”。其实,这样的“大开脑洞”,不过是编剧骗取流量和关注玩弄的老梗。

《血疫》:夸张的伪纪录片

  一张实木餐桌上铺着高雅的餐布,透明水晶杯盛了半杯威士忌,餐盘里是一道考究的水果前菜。然而诡异的是,没有一个用餐的人,只有一只黑乌鸦……这是美国HBO电视网2019年的高分美剧《血疫》的开篇场景。这部美剧在播出之初评分不算很高,但在过去的这个春节,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红了一把。
  《血疫》以双线叙事的方式讲述埃博拉病毒疫情的暴发:一条线是讲老一代科学家发现埃博拉病毒的过程,另一条线讲1989年美国华盛顿郊区发现本土第一例埃博拉病毒。这部美剧比《双螺旋》少了许多逻辑漏洞,编剧还借鉴《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这本非虚构小说,营造了一种“伪纪录片”的氛围——没有夸张的故事情节,没有惊悚的瘟疫描述,力求平铺直叙地讲故事。不过,总体平稳的背后还是夸大了病情——开头那段马尔堡病人发病的特写让人不寒而栗。此外,整个剧情中,研究者在P4实验室中的小心翼翼,包括灭杀病毒猴子时如临大敌,暗示着病毒的极度可怕。
  的确,埃博拉病毒被誉为“生命擦黑板”,也是上世纪发现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但《血疫》剧情中宣扬的“埃博拉病毒会在空气中人传人”,其实至今没有科学证明。
  事实上,虽然埃博拉病毒是困扰西非地区的严重瘟疫,但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2014年6月,埃博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2015年的《柳叶刀》报告显示,经过12期人体测试显示,这一疫苗100%有效。
  2018年春天,埃博拉病毒又一次在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暴发时,该国同意使用该疫苗。在宣布疫情暴发8天后,刚果民主共和国开始接种疫苗,超过26万人接种。2019年11月11日,该疫苗获得了欧盟委员会的批准,这是疫苗首次获得监管机构的许可。12月21日,FDA在美国批准了该疫苗。
  这意味着,“生命擦黑板”已经得到有效遏制,人类再一次把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王国》:让“丧尸文化”流行

  除了夸大瘟疫、病毒的危害,影视作品里也会经常描述病毒变异,比如游戏改编的经典IP电影《生化危机》,掀起末日电影热的《我是传奇》《末日病毒》和《末日孤舰》,还有2019年韩美合拍的电视剧《王国》。它们都是将病毒感染人的结果“妖魔化”,还用上了一个表达载体——感染类丧尸。
  将病毒的“人传人”演绎成丧尸和人之间的撕咬行为,这是丧尸类电影无脑爽的嗨点。当然,打怪升级、一路逃杀等暴力血腥的打斗戏份,也是丧尸文化越来越火的原因。
  翻开欧美影视单,几乎每年都不乏各种题材的丧尸影视剧。1968年,黑白恐怖片《活死人之夜》掀起了“丧尸文化”的序幕,而2019年火了一把的《王国》将这一“文化”又一次宣扬到顶点。这一类型片的逻辑极其简单——零号病人被神秘病毒传染,然后感染给其他人,整个城市蔓延在“丧尸”恐慌中。
  2016年韩国影片《釜山行》大热,让韩国成为亚洲丧尸类影片的受众国,也成为了“丧尸文化”的输出国。
  人类对瘟疫的态度总是从无知走向恐慌。病毒、疫情给城市带来的次生灾害最明显的就是恐慌:囤积居奇,抢购水、油粮和药品。而影视剧情节对于病毒和疫情的渲染,让观众分不清其真正的危害。居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说,群体性的情绪最容易传染,而群体性的行为也是缺乏理性的。当丧尸文化带来的影响和现实的疫情有了重叠或映射,那么人们就会自动地“脑补”电影情节和画面,恐怖就如丧尸般汹涌扑来,给处于疫情中的人们带来更大的负能量。

启示:最好的药是理性认知

  2003年非典疫情、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时隔17年的两次传染病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不论是2003年哄抢板蓝根、陈醋,还是2020年抢购双黄连、口罩、消毒液,这背后多少都反映出一种恐慌和不理性。不少网友将疫情和电影相联系,《传染病》《血疫》等影视片名也冲上网络热搜。可以说,这些瘟疫影视剧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部分人的思维方式,让他们沉浸在恐慌中。
  事实上,面对重大疫情,我们更需要的是这样的文化作品:用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还原病毒产生的根源、传播途径、危害和控制,让更多的观众在娱乐之余也懂得流行病的基本原理。让大家不至于在疫情来到时放弃理性,而是以更科学、客观的态度面对未知的病毒疫情,也让更多的谣言和恐慌止于理性。

  ■ 相关链接
  守望相助
是共同主题
——从疫病灾难片感受人性光芒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与疫病相关的灾难电影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灾难电影(以下简称“灾难片”)多涉及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突变、基因变异的怪物和失控的科学等题材。其中描写疫病对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除《卡桑德拉大桥》《恐怖地带》外,还有《十二只猴子》《传染病》《流感》《釜山行》等。它们在灾难片的主体架构中,融入科幻片、恐怖片、惊险片等类型元素及道德伦理电影等题材成分;作为对死亡或末日恐惧的想象,也作为流行文化的奇异表征,影片在令人惊恐的秩序崩塌的镜式情境中,既拷问生死之间的良知,也全力呈现希望与救赎。
  为强化叙事张力与情绪感染力,疫病灾难片大都设定了闭锁或牢笼般的灾难时空,比如病毒肆虐的列车、令人绝望的封闭疫区等,且多为具有二律背反色彩的极限处境——它们往往以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现实故事为蓝本。实际上,影片所设定的极限灾难处境在人类历史上并不鲜见,如鼠疫(黑死病)、天花、甲型H1N1流感、霍乱、甲型H3N2流感、埃博拉病毒等,造成成千上万的人罹难,无数家庭整体灭失。
  与国外疫病灾难片的主旨相通,国产影视作品也通过对灾难下的人性书写,传递人性的光芒。在此次疫情中,国产影视作品的创作也在积极展开,不仅呈现出灾难下的人间大爱,这些作品也将用英雄形象书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战疫故事。比如,目前已经启动创作的《在一起》,将以战疫期间各行各业真实的原型人物、故事为基础,通过艺术加工,塑造战疫一线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群像,呈现出灾难下的人间大爱。
  灾难虽不可完全避免,但人类无节制地捕猎、贩卖野生动物,过度开发自然等行为诱发了灾难的发生。可以说,疫病灾难片既是艺术的反映,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不仅剖析了灾难来临时的人性表现,也给现实中的人们上了一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减少灾祸的发生,而当灾难发生时,整个人类,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本版稿件据《华西都市报》《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06/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