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9版:要闻
3    4   
PDF 版
· 乡村记忆馆存乡愁 沙石小路留印记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8-09版:要闻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0/09/23
朗读

乡村记忆馆存乡愁 沙石小路留印记 

王兵 李波

  东顶村出土的瓷片。

  东顶村出土的鱼碗。

  东顶村保存着几十年来的账册。

  博山区八陡镇东顶村。(无人机照片)

  乡村记忆馆存乡愁 沙石小路留印记

  惊艳于这里的古老街巷,记者一行人近日先后两次来到博山区八陡镇东顶村。东顶位于八陡最东边,是岳阳河南岸东端的一座山头。自古以来,东顶村的村民就依山建房形成村落,被称作东顶村。村内街道皆依山而修,坡度很大,是八陡地名中的一“陡”。
  在东顶村,有一片古老的街巷至今保存完好,其中包括东顶大街、关帝庙胡同、井胡同等在内的部分建筑。行走在东顶大街的石板路上,仿佛走进了博山城旧日的时光中,唤起了我们对那些胡同道道的回忆……
  走进乡村记忆馆

  “八陡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文化底蕴,东顶村更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东顶村位于八陡镇最东端,为八陡镇的最高点,故名东顶。有多条交通干线在村内交会贯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8月20日,在博山区八陡镇东顶村乡村记忆馆,解说员告诉记者,该馆的建设历时7个月,由10个板块组成,涵盖了乡村振兴、乡贤文化、幸福家庭、历史传承、传统文化等内容。
  “自宋代开始,先民就利用地下蕴藏的煤炭、陶土生产陶瓷。现存的宋代古窑遗址向人们展示着当年陶瓷业的繁荣;金元和明代琉璃瓦窑遗址则告诉我们,这里作为颜神镇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所产琉璃瓦让青州衡王府的宫殿更加金碧辉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史料,感受到东顶村先民创业的艰难,领略到了此处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风采。
  “为了让村民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挖掘那些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忆,调动富而思进的积极性,我们村‘两委’克服重重困难,建立起乡村记忆馆,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东顶千年来的历史轨迹和发展变迁。”东顶村“两委”成员丁龙玉女士告诉记者,乡村记忆馆工程的实施,有利于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的传承人、文化持有人依托记忆馆开展各种新时代文明实践传播活动,致力于唤起当地民众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道德传承意识,进一步培养民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形成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罕见的宋代古窑

  当天的雨越下越大,我们冒着密雨,在丁龙玉女士的带领下,参观了鲁中民俗文化体验地——八陡老街陈万箱老宅。
  在东顶村有一座东庵,以前叫做望华庵,《续修博山县志》载:望华庵在八陡东头。东庵建在东顶最高处,相传建于宋代,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八陡规模最大的庙宇。
  听说,在东顶村东庵以东200米处有两处古窑遗址,北边为八陡琉璃瓦窑址,南边为八陡瓷窑址,两处皆为宋代遗址。遗址面积很大,曾出土黑、白釉色平盘及青釉等陶瓷残片,都是宋代的文物。由此窑址面积推断,在宋代,东顶村应是规模较大的陶瓷产地。北边的琉璃瓦窑至少生产了几百年,根据讲解员的讲述,明弘治十二年(1499),衡王朱佑就藩青州,为其修建衡王府所用的琉璃瓦就出自于此。
  在东顶村关帝庙2号旁边有一处古窑遗址,据专家考证,为宋代瓷窑。目前,这座宋代古窑已经被妥善地保护起来,加装了玻璃,封存地下。
  关帝庙位于东顶大街关帝庙胡同内。庙宇建在离地面一米多的高台上,现有大殿三间,庙门前尚存古碑一座,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距今已有400余年,现在也是老八陡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庙宇之一。

  探访东顶大街

  在东顶大街,记者看到这条老街由大块沙石铺就地面。丁龙玉女士告诉记者,东顶大街自南北桥到陈家大门一段,至今保留着过去的样子。一座座民居铁锁把门,虽然已经无人居住,但仍不时有居民从路上经过。
  “自东庵沿长条沙石铺成的东顶大街陡坡路面向西下行300米为南北桥(五龙桥)。此桥地处三岔路口,是东顶、北河口、青石关三村交界处,自古为交通要道。”今年47岁的陈建飞是土生土长的八陡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过桥(南北桥)向南出青石关村登八古台,可通莱芜、沂源;往西经北河口可达博山、淄川、青州。”
  据《续修博山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三年重修八陡镇五龙桥,用款千余元”。
  “当时,东顶大街是一条官道,因为占据地理优势,此处的商业非常发达,沿街都是做买卖的。”陈建飞告诉记者,发源于青石关村的五条溪流在南北桥以上汇合,被称五龙溪,溪水过桥西流至北河口村向北流后汇入岳阳河。因此,这座五龙桥就十分重要了。
  蒙蒙细雨中,关帝庙胡同仍旧保留着原貌。关帝庙胡同南端离南北桥50米左右,连接东顶大街与岳阳河。胡同南段的院落得以保留,尤其是关帝庙得到了妥善保护。井胡同北头在关帝庙胡同南口以东不远的斜对面,连接东顶大街和青石关大街。这些大街和胡同里的建筑饱经岁月的洗礼,很多老屋已经无人居住,但留下了祖祖辈辈八陡人生活的印记。
  如今的东顶村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村民收入水平节节提高,村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发展,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淄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多年被评为博山区经济强村、区先锋基层党组织、区时代先锋单位等荣誉称号,去年又被评为淄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王晓明 王兵 李波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09/2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