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  副刊
3    4   
PDF 版
· 走近 “中国琉璃内画张”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6版:  副刊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1/02/20
朗读

走近 “中国琉璃内画张”



  文向君内画作品

  文静内画作品

  走近
“中国琉璃内画张”
  □ 刘培国
  就业之前,张鹏就受教于众多鲁派内画大师:李克昌、文向君、吴建柱、陈东舜、父亲张广忠、母亲孙凤琴、叔叔张广庆。画完一件作品,拿着找大师们看看,都给点拨点拨。当时张鹏受父亲影响,画山水多。大师们不忙了,也好四下转转,就到张鹏桌子前看看、说说。画腻了一个画面,喜欢画点啥,他会找大师们再给画个样子,回来再比着临摹。李克昌、文向君、吴建柱等画在小画册上的范画,还都保留着。

搜尽奇峰打草稿
自有神韵在笔下

  张鹏的内画题材也由山水兼画人物、动物、花鸟,受李克昌《洛阳兴殿图》《观潮图》影响,也画些界画(亭台楼阁)。界画对线条要求特别高,在宣纸上画,有时会借助格尺,才能横平竖直,在壶中作画只能挺住手腕,把每一根线条拉直,一根线条失败往往前功尽弃。就张鹏个人体会,界画是内画里最难的题材,比人物还要难,当然人物群像也不容易,比如《水浒》一百单八将。场面宏大的界画是最难画的。内画四大流派,就是鲁派擅长画大场面,而且画得最多。京派、冀派不画这种,后来才有所变化。像父亲、叔叔同辈、同龄的那些京派、冀派内画家,从来不画大场面的东西,王习三先生可能画过《百子图》,算是场面比较大的。鲁派大师们几乎人人都有大场面作品,如《百美图》《一百零八将》《五百罗汉》《洛阳兴殿图》《洛神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鲁派内画引领潮流,树立内画艺术标杆。说全国内画看博山,绝非夸张。第一,没有人超越。环境使然。张鹏父辈那一代,依托博山美术琉璃厂,从业人员多,氛围也好,你争我赶,你创作一个《一百零八将》,我就创作个《五百罗汉》,环境造就了一大批艺术高超的内画艺术家。那个年代就是以厂为家。上世纪80年代是鲁派“黄金十年”。大家都是相互帮衬、你追我赶,一人进步,他人便暗下决心,不甘落后。所谓氛围好,一是在内画艺术大师周围形成了五六十人的内画艺人团队,加上为内画配套的上下游辅助人员,这个专业团队的规模超过了上百人。二是厂里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条件,比如每年组织内画艺人两次赴外写生,搜尽奇峰打草稿,自有神韵在笔下。
延续内画薪火

  文静的内画更有一番气象,她全盘承袭了父亲文向君的纸上功夫和壶中技艺,尤以金鱼为最,把父亲最得心应手的金鱼题材发挥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从小学开始,文静受父亲的引领,在工笔花卉、葡萄等题材上的涂抹已经有模有样,后来又倾倒于父亲仕女、观音绘画中线条的精准。经过数年苦恋,终于练就了寓柔婉于刚劲之中的线条童子功。之后又喜欢上了父亲的金鱼,父亲没有让文静信马由缰,而是继续磨炼她童子、仕女、人物的精确表达,直到有一天,父亲看到文静的笔触逐渐减少了圆滑,多了几分生涩的时候,说,你可以专心画你的金鱼了!这个时间节点正是1997年,宣示着她内画题材、风格的基本形成。
  后来,李梓源成立了艺术中心,张广庆成立了内画院,文向君受博山区政府邀约从淄川回到博山,结婚不久的张鹏、文静夫妇随之返回博山,进入新组建的博山陶琉艺术研究院。
  其后,张鹏、文静经历了一次短暂的“逃离”——从内画艺术的情境里逃离出来,经营了十年的快餐饭店,经营“双眼皮饺子”(博山水饺)。这次“逃离”是内画市场低迷的逼迫,是生存的尴尬,讽刺意味强烈的是煮水饺果然比画内画挣钱,三个月竟然可以全部收回投资,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盈利。这种痛快愈甚,内心的痛楚越深,说到底,张鹏、文静是为中国内画而生、为鲁派内画而生的。这种“逃离”也就注定以最终回归为唯一目的和路径。
  有了钱和资本,却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延续内画的薪火。果然,中国鲁派内画保护单位落在了张广忠先生身上。张广忠对儿子张鹏说,成了保护单位,内画不再是我的事,也不再是张家的事、博山的事,而是国家的事,没有退路了,就得传承下去,是时候回来了。夫妻俩双双回归。成了保护单位,得有个展馆,就有了“内画张艺术馆”。2016年7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日用玻璃协会授予中国玻璃(琉璃)艺术大师、中国内画艺术大师张广忠“中国琉璃内画张”荣誉称号。继而,张鹏申报“套料内画鼻烟壶”、文静申报“内画项珠”“多彩琉璃内画瓶”为市级非遗保护项目,作为国家级、省级非遗的衍生保护项目。
  心无旁骛 潜心创作

  “黄金十年”虽然已成过去,但艺术创作的繁荣气息在张鹏的内心始终没有散去,心无旁骛、潜心创作早已成为他的生命模式。夜深人静之际,是他灵感频发的美妙时刻,一擦一皴,无不带着灵性。《江山揽胜》《春江泛舟》《十八罗汉》《秋山飞瀑系列》,都是内画艺术成熟的标志性作品。《秋山飞瀑系列》部分借助了写生所得,满山红叶,层林尽染,高山流水,激发出丰沛的创作灵感,结合早期临摹古人山水的古意印象,形成了感受不一、情景各异、个性表达的六七个系列作品,积攒了半生的胸臆喷薄而出,传统摹写的古意与当下写生的鲜活融为一炉,一吐为快!
  《秋山飞瀑系列》的创作在内画载体上也有了相当大的突破,在李克昌先生、文向君先生当年突破“壶”概念的基础上,每一件作品都是根据画面要求定向制作多彩琉璃瓶,在瓶壁上铺陈足以呼应画面的色块,形态恣意而精准,寻求秋山特定的丰富色彩和高山叠瀑构图范式的最佳呈现方式,在丰富的层次叠加之中,达到形式感与思想性的高度契合,赋予作品以强烈的冲击力、现代感,这是传统山水题材内画所达不到的境界,为中国内画开辟出一片崭新的领地,从而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标识。
  进入内画艺术成熟期的文静,时常回忆起父亲带着她出差各地,参观各级各类博物馆、花鸟鱼虫市场的情景。她开始不断买鱼,不断养鱼,各个品种都买,然后观察。如今,她若出差,必去看人家那里各种鱼类的品种,现场观察个够,再用相机拍下来,带回来研究,对金鱼的品种、特性非常了解。除了家承、实物观察,文静还大量摹写历代名人金鱼题材的绘画经典,包括钱彗安、吴作人、叶秀炯、刘室龄、汪亚尘,从中吸取自己能够领会、驾驭的风格和技法,又把大写意、小写意、工笔尝试一遍。
  文静觉得,工笔已开始限制自己思想的表现,放不开手。她在积蓄力量,寻找灵感,慢慢从父亲的小写意金鱼中走出来,逐渐形成自己半工半写的特色,最终找到自己得心应手的表达方式和艺术风格。文静的鱼,已经有了“抓人”的魔力,任何一条鱼,只要与某位观众照面,都会径直游进观者的内心。宜兴有位著名策展人,带着朱泥紫砂壶大师营林法来博山考察,偶尔见到文静纸上画的金鱼,立刻邀请她去宜兴,把金鱼线刻在紫砂壶上,效果出奇地好,是一个开创,多次发来邀请继续合作。2017年,著名书法家曹子玉先生陪同苏州某位收藏家一行参观艺术馆,一眼相中了一件《金玉满堂》内画壶,一口价纳入怀中。
  除了琉璃这个传统载体以外,天然水晶、玛瑙也被张鹏、文静在内画方面大量使用。天然水晶可以根据水晶纹理,钛晶、黄晶、绿鬼魂、白幽灵等宝石级晶体,专门设计绘制与之相呼应、能对话的画面,材料的稀缺、价值的昂贵,让独领风骚的中国鲁派内画得到了更炫目的依托,相得益彰。

心中有使命
笔下有乾坤

  内画家的画风非常清晰,是谁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张广忠的人物,以罗汉为主,最出名的是《五百罗汉》《降龙伏虎》,还有《八大名医》《水浒故事》《三国故事》。《五百罗汉》至今还是孤品,一只瓶子里头画上五百个罗汉,一般人很难驾驭。巧妙的构思、微妙的表达,自成一格,别人模仿不来。张广忠的山水小写意也很难模仿,有独特的隽永和韵味,是毕生揣摩所得,不是仅靠技巧所能抵达的境界。张广忠那一辈的内画大师,都有非常过硬的纸上功夫做支撑。张广忠的山水、张广庆的动物花鸟,都是纸上妙品。张广忠绘画的源头活水则是持续不断地写生,背后又是古画临摹的深厚功底。临摹古人成为张广忠国画技艺娴熟的不二法门。夜灯下,铺开纸临摹古画的父亲影像早已深深铭刻在幼年张鹏的内心深处。
  小时候,父母引导张鹏大量临摹小人书、连环画。大一点,他就比着画册临摹,形成了对线条、构图、色彩的基本概念。及至开始画内画,只不过是变换了一下工具而已,对内画工具的掌握就是“熟能生巧”四个字,而画里高下就看外画功夫也就是纸上功底了。外画功底深厚了,内画自然而然神采斐然。张鹏几乎付出了近四十年的时间用于临摹,访古问今,四十岁以后,进入创作鼎盛期,艺术风格渐趋成熟和定型。腹无诗书、囊中乏物,笔下能有乾坤?
  作为对张鹏内画艺术的肯定,十年来,行业内的国家级奖项,如轻工业联合会展览金奖、“百花奖”“金凤奖”等频频青睐张鹏,他也跻身中国玻璃(琉璃)艺术大师、中国内画艺术大师之列。作为为数不多的内画界大师伉俪,文静也荣膺中国内画艺术大师、山东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齐鲁首席技师称号。
  说到鲁派内画的前景,话题并不轻松。虽然政府在强力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让更多从业人员加入仍很困难。凭这门技艺挣饭吃,小孩一就业干内画,挺难。还得想办法让青年人热爱这个工作,喜欢内画,最终能够看到经济效益才行。这几乎是所有工艺品行业的整体性状况,也是为什么要进行非遗保护,保护就是支持它不能断绝。当然,政府推动是一方面,个人努力才是根本动力。张广忠说,现在人都浮,浮躁,上手就想见到效益,能行?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02/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