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淄博
3    4   
PDF 版
· 怀旧、赏花……来一场踏青之旅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做青山绿水的守护人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东东峪:百泉美誉人杰地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8版:淄博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做青山绿水的守护人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1/03/24
朗读

怀旧、赏花……来一场踏青之旅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老年记者团三周年团建欢乐多多
侯婧 王兵

  老年记者团成员在太河镇东东峪村的民宿合影。

  老年记者们在太河镇东东峪村采访。

  太河水库总工王鹏(右)接受老年记者的采访。

  老年记者团成员在太河镇东东峪村“叮咚小院”民宿内拍摄。

  阳光和煦,春色独好。
  3月22日世界水日,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的100多名老年记者来到太河水库和太河镇东东峪村,开启了一段视野开阔、内涵丰实的“博物课堂”,大家用这种独特形式庆祝记者团三周岁生日。

太河水库,内心的小激动

  行进在通往太河水库的路上,宁静的村庄、星星点点的花朵不时映入眼帘,窗外,是一片绿色生态之美。
  车内,十分热闹,太河水库大坝整个建设过程历时近20年,不少记者团成员年轻时就曾参与水库建设,相互寒暄,聊起当年奋战的场景,每个人都有点小激动。
  上午9时许,车辆抵达太河水库,远远望去,碧波万顷,草木勃发。淄博市太河水库管理中心总工程师王鹏担任起活动向导,他带领大家走上水库大坝,介绍了太河水库概况。太河水库总库容1.833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净来水量1亿立方米/年,是淄博市库容最大、水质最好的地表水源地。
  太河水库始建于1960年2月,1971年大坝合龙蓄水,1976年4月总干渠通水灌溉发挥效益。整个建设过程历时近20年,共约十万人参加建设,共填土、砂、石料895万立方米,用工1700万个。在1970年至1972年太河水库大会战时期,两万八千人上阵决战淄河滩。
  参加活动的成员王梓君告诉记者,那时候的她,还没结婚,被分配到工地上的炊事班,目睹了工人们日夜奋战的情形。“当时以人工建设为主,施工条件非常艰苦,工人们在河滩上打地铺、在山洞里面住,再往后就是在河滩上搭一个简单的三角棚子休息。爆破下来的石头全都是用肩挑、用手推车运。”谈及建设情形,王梓君更是感慨万千。
  这次太河之行,对成员殷茂瑞也有着特别的意义。他的父亲就曾为太河水库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在殷茂瑞印象中,那时候父亲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回一次家。殷茂瑞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父辈们的付出,我们今天就喝不上这么好的水。”
  淄博市属于人均水资源短缺城市之一,太河水库饮用水源地是淄博市重要的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曾在水利系统工作的李杰深有感触。通过参观学习,每个人心中都已怀揣了一份对建设者的感激之情,大家背靠水库大坝,在“争当青山绿水守护人,守护美丽家园”的条幅上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姓名,既是致敬,也是承诺。

走进东东峪,赏杏花之美

  沿着太河水库前行,老记团深入水库腹地,淄博市登山运动协会名誉主席、资深山友一飞,为老记们讲解了太河两岸的风土人情以及周边村落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老记们听得入了迷。
  水库两岸山脉拔地而起,宽阔的水面,给人以“高峡出平湖”之感。山脚与水面的衔接处形成多处水湾,春日的水库就是一处处绝佳的风景。
  太河水库的水源补给主要靠截取峨庄支流、池上支流等五条主要支流的河表水。沿着乡村道路,下午,老记们来到了有“百泉村”之称的太河镇东东峪村。这里有着大大小小近百处泉眼,这些泉水,最后汇流成溪注入了太河水库。
  锅泉、尿泉、懒老婆泉……泉名起得很是讲究,拿着懒老婆泉来说,是说村里的妇女在山里摘了青菜之后,在这个泉子里,顺手淘洗干净,然后回家就下锅了。反而言之,勤快的老婆都是把泉水挑到家里,在家里淘洗蔬菜。往前,又看见锅泉,仔细查看,泉眼形状果然宛如一口铁锅。
  泉水,让这个村庄有了灵气。而花,让山村多了柔美。
  溪水潺潺的东东峪村,时下,空气中处处弥漫着花香的气息。农家小院大门上红红的“福”字颜色还未褪尽,黄色的连翘已悄然绽放,扮靓了静谧的山村。远远望去洁白的杏花遍布山坡、河边和房前屋后。穿行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所见村庄都淹没在花海之中。村庄干净整洁,清澈的溪水静静穿过。
  不等上山,老年记者们就迫不及待地端起相机拍起来。
  “早就听说东东峪村是很有名气的杏花村,如今亲眼所见,果然名副其实。”老年记者于润德是摄影爱好者,看到东东峪村漫山的杏花,内心早已按捺不住,一边构思着拍摄角度,一边往杏花林里钻,还不忘回头喊几个“模特”。
  根据老人的体能情况,淄博市登山运动协会副会长徐炳森为大家规划了多条赏花线路。老年记者们漫步花间,拍照、说笑,还有的挖着野菜,沐浴着初春的暖阳,像极了一群颇有活力的年轻人。
  在静谧的乡村中,有几处独立院落也格外引人注目,仔细打听,原来是村中的民宿,这里的民宿有个十分好听的名字,叫做“叮咚小院”。看来漫山的泉水,已经成为这个村庄最为显著的标志。民宿都是由村里的空闲老宅改造而成,古朴与时尚相结合,竟毫无违和感。参观完民宿,老记者们表示,甭说是来这里住上几天,光坐在院子安静地赏花,也是特别幸福的一件事。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别说是老记团,估计谁来了也舍不得离开。
  一天的时间,对很多老年记者来说,是体能的考验。走不动了,服务保障车东风日产“启辰星”承担起转送任务。腿疼了,淄博潍淄骨科医院的医生李捷随时诊治,为老年记者们踏青看水保驾护航。
  三周岁,老年记者团的梦才刚刚开始。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婧 王兵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03/2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