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3    4   
PDF 版
· 传承国球文化 走向美好未来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7版:要闻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1/05/16
朗读

传承国球文化 走向美好未来 

王晓明 王兵 曲心健 通讯员 王连盟

  图为村中的乒乓球训练馆,许多孩子就是从这里起步,走出大山。

  村中荣誉室中摆放着许多奖杯、奖牌。

  放学后,张庄中心校的学生们开始了紧张的训练。

  传承国球文化
走向美好未来
“乒乓球之乡”淄川区张庄村的蜕变之路
  有这样一个偏远的小山村,231人次代表淄博市参加了省级比赛、176人次参加了国家级比赛,26人次获单打前三名。这里向淄博市体校输送了14名优秀队员,向省乒乓球队输送了3名优秀队员,32人被十几个省、市级企事业单位录用,有十多人在全国各省、市、区县担任乒乓球教练员。这里走出了世界乒乓球冠军孙蓓蓓,2005年12月她在中国福州举行的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中,获得21岁以下组女子单打冠军,同年在克罗地亚举行的国际乒联公开赛中获得女子单打第一名。
  这个小山村就是淄川区西河镇张庄村,近40年来,张庄村的乒乓球队员在各项赛事上过关斩将、摘金夺银,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为社会各界输送了近200名具有乒乓球特长的人才。
  鸟枪换炮 业余变专业

  4月30日下午放学,张庄中心校乒乓球队又开始了训练,备战五一期间举行的淄博市第十二届青少年乒乓球邀请赛。孩子们拿着专业的球拍,身着统一的比赛服装,在刚刚翻新的乒乓球馆里刻苦训练。
  发球、接球、扣球,动作一气呵成。在淄川区张庄村乒乓球训练馆,十几名身着训练服的队员正在两两激战。
  “能有现在的训练环境,以前想都不敢想!”张庄中心校的体育教师田勤海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条件十分简陋,要什么没什么,不像现在,装备都很齐全。“那个时候,孩子们虽然很喜欢打乒乓球,但是条件很不好,只能想办法去克服。”
  田勤海1977年来到张庄村小学,见证了张庄村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历史。“以前没有球拍,我们就把木块锯成椭圆形,用木块来当球拍;没有球台,就用石块砌起球台,然后在上面刷一层水泥;没有球网,就用秫秸和砖头当球网……即使是在这种条件下,一下课,孩子们还是飞奔到操场,抢着打乒乓球。”
  1989年,张庄村建成了乒乓球训练馆基地,安装了9张乒乓球台,学生们终于可以在室内进行训练了。虽然9张乒乓球台还是不能完全满足所有队员的训练需求,但是训练条件得到了改善,队员们在训练基地争分夺秒刻苦训练,为张庄村获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
  “来到村子的第一天,我就向张庄村党委书记刘长胜了解了村子的情况。得知村里辉煌的乒乓球历史之后,我们决定在乒乓球上下功夫。”2019年,淄博市乡村振兴服务队淄川2队的张学传来到张庄村担任“第一书记”,经过细致考察、了解,决定把振兴张庄村“乒乓球之乡”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太危险了,必须得修理!”张学传在考察时发现,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训练馆基地因年久失修,破损情况日益严重,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乒乓球运动的训练发展。张学传和张庄村党委书记刘长胜商议,启动对张庄村乒乓球训练馆基地的提升改造,该项目工程由三部分提升改造内容组成,分别为乒乓球训练馆工程、餐宿综合楼工程、室外公共设施配套工程。
  张学传多次向区里申请政策支持,经过多次申请和沟通,在淄博市乡村振兴服务队淄川2队队长刘延强的帮助下,区里同意了对张庄村乒乓球训练馆提升改造的方案。2020年9月底,一座崭新的乒乓球馆出现在村民眼前:场馆外墙重新粉刷,墙体也得到了修缮;高标准球台、崭新的储物柜、乒乓球发球机、塑胶地板、平开门、铝合金窗……场馆内也进行了升级改造,整个乒乓球馆焕然一新。
  思路之变
  转变思路 带动经济增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张庄村“乒乓球之乡”的名号全国闻名,后来却变得少有人关注,为什么呢?
  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经商、居住,很大一部分适龄学生外出到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张庄中心校学生流失严重,目前九年一贯制教育在校生不足200人,乒乓球队选拔面窄。加上张庄村乒乓球训练馆建成时间早、建设标准不高,当地餐饮、住宿等基础配套不够完善,很难满足大型体育赛事需求。
  面对这些问题,淄博市乡村振兴服务队淄川2队和张庄村“第一书记”张学传迎难而上,想办法突破,一步步重塑“乒乓球之乡”的辉煌。
  面对现状,张学传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充分利用好张庄中心校现有教育资源,积极吸纳社会资本与张庄中心校联合办学,开设乒乓球专业特长班,探索商业化运作模式,进一步打破招生范围瓶颈,扩大学校招生范围,面向淄博市乃至全省招生。严格队员选拔条件,确保乒乓球队伍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采取资源入股、合作经营、共享分红或独资经营等方式,积极盘活张庄村闲置厂房等资源,新建集训练、餐饮和住宿于一体的高标准训练场馆,满足办学及举行大型体育赛事的基础条件。
  有了思路,张学传开始积极运作。2020年10月6日,淄川区张庄中心校携手张庄村委在张庄乒乓球文化大院举行了庆祝张庄乒乓球训练馆提升工程竣工暨张庄乒乓球队建队43周年仪式。淄博市、淄川区有关领导,西河镇、张庄村委、张庄中心校主要负责人,原张庄乒乓球队队员代表等参加了仪式。从张庄村走出去的100多名乒乓球精英也参加了活动。
  “我们策划这个活动,就是想让这些走出去的运动员给张庄村出谋划策。”刘长胜说,“活动以后,很多学生积极和我们联系,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还有一些有了回乡投资的想法。”
  “我们村的餐饮和住宿比较落后,有时候来参加比赛,队员们还得驱车几公里到西河镇吃饭、住宿,十分不方便。我们想把村里的餐饮、住宿与乒乓球文化结合起来,一是完善相关设施,让更多人愿意来这里训练打球;二是通过这些措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让老百姓富起来。”此外,张学传还积极策划餐宿综合楼工程建设,今年4月底,张学传和村委相关负责人一起为餐宿综合楼选址,并于近期进行施工。

  精神不变
  勤劳刻苦 乒乓文化代代传

  “您身体还好吧?最近这是忙什么比赛啊?”5月2日,在淄博市第十二届青少年乒乓球邀请赛比赛现场,从张庄村走出去的乒乓球冠军梁峰,见到了恩师田勤海。
  梁峰是田勤海最早带出来的乒乓球队员之一,1988年起学打乒乓球,2000年加入鲁能乒乓球队,成为职业乒乓球运动员。2004年至2013年,梁峰赴意大利执教,率领意大利克拉斯乒乓球俱乐部参加国家乒乓球联赛,所带队伍进入全国顶级赛事前4名。2014年,梁峰回国创立梁峰乒乓球俱乐部。
  “每年过节没有特殊情况,我都会回来看望田老师。”梁峰说,田老师要求严格、细致用心,对他们帮助很大。“在张庄训练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会训练到很晚。训练完无论刮风下雨,田老师都会挨家挨户把学生送到家。”
  田勤海,这位一直坚守在张庄中心校的体育教师,在这里一待就是40多年,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1995年,在淄博市第十一届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中,田勤海任教的乒乓球队队员为淄川区代表队夺得了全部44枚金牌中的21枚,为淄川区赢得了荣誉。由于成绩突出,有几家单位想高薪聘请田勤海去任教。
  “说实话,我也动摇了,走出去,我的事业肯定会更上一层楼。”田勤海说,“当时队里有几个队员非常出色,如孙蓓蓓、田红玉、梁峰、陈群等,他们是非常难得的好苗子,有很好的发展前途。我走了,山里的孩子就缺少了一条走出大山的路。山里的孩子更需要我,需要我来帮助他们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选择了留下来,就是选择了奉献。从任乒乓球队教练起,田勤海就把全部精力和业余时间都献给了球队的孩子们。学校乒乓球队的训练时间是每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周六、周日和寒暑假全天训练。为了搞好训练,他每天总是提前半小时赶到训练场馆,检查训练场地和训练器材,并安排好训练内容。除了外出开会、学习和参加比赛,无论严寒酷暑从未间断。
  如果按照周一至周五每天训练2小时,周六周日、寒暑假每天训练6小时计算,相当于每年义务工作100多天,近40年坚持下来,就是4000多天,他从没申请过一分钱的补助。
  正是田勤海的淡泊名利,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张庄乒乓球健儿。这种坚守和负责的精神,让张庄的乒乓精神得以延续传承。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振兴‘乒乓球之乡’的工作,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着力培养乒乓球人才,培植壮大乡村文化产业,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之路。”张学传满怀信心地说。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晓明 王兵 曲心健 通讯员 王连盟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05/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