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落实突破沂源行
3    4   
PDF 版
· 品质民生 破解山区群众“看病难”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9版:落实突破沂源行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1/06/01
朗读

品质民生 破解山区群众“看病难” 

李科 姜涛 孙锐 李振兴 孙良栋 通讯员 董玉芳 王俊

  村民在沂源县南鲁山卫生院三岔分院下设的中心村卫生室做检查。   沂源县东里中心卫生院病房楼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从乡医队伍日益壮大的中心村卫生室,到特色专科各有所长的乡镇卫生院,再到沂源建县以来单项投资最大、建筑面积最大的民生工程——沂源县人民医院新院的规划建设,“环环相扣”的医共体建设可谓彻底破解了沂源县山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提升民生福祉,就是要让好的医疗条件离群众更近。
  偏远山区设置医疗服务点,相邻村庄资源整合做大中心村卫生室,失能老人无须远行,在乡镇卫生院便可问诊国内专家,将当地最远120急救接诊时间由单程1小时缩短到20分钟……沂源山区一系列惠民之举的落地,均没有绕开落实突破“品质民生”这一主题。
  昔日“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理想不仅照进了现实,更照亮了山区群众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

  “室+点”破题山区“看病难”

  29年间,跑废2辆自行车、3辆摩托车,这只是52岁的江玉友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期间的一个片段。
  记者采访他时,又到了三宝村82岁老人武传举需要输液治疗的时间,江玉友骑上自己的第4辆摩托车,从所在的中心村卫生室出发,赶往10余里外的老人家中。
  江玉友的身上总带着一个破旧不堪的本子,本子上记着需要重点“照顾”的辖区患者,像武传举一样的高龄患者有10余人。
  “11年前,老人患了脑梗,行动不便。那会儿我还在前暖院村卫生室干,隔三差五就要往老人所在的三宝村跑,这一跑便是11年。”
  为了破解当地空白村群众“就医难”的问题,2019年10月,沂源县东里镇前水北村中心卫生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包括江玉友在内的周边3个卫生室的乡村医生“齐聚一堂”形成合力,迅速覆盖了所辖区域10个村庄的基层医疗工作。
  当然,地理环境特殊的沂源山区,还有很多中心卫生室尚且无法覆盖的村庄,位于南鲁山镇的鄢家峪村便是其中之一。鄢家峪村虽登记村民100余户,常住人口却只有180余人,其中50岁以上的老人便有140多人。
  已经65岁的申宗臣在此干了42年乡村医生,2016年退休后,本想就此安享晚年,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却被一纸返聘书打乱了计划。
  “我们这个村庄实在太偏远,偏远到没有新的乡村医生愿意来。”
  申宗臣最终还是没能放下对家乡父老的牵挂,仅体验了2年退休生活的他再度“披挂上阵”,坐回到了那张熟悉的诊桌前。而与其退休前不同的是,曾经的卫生室现已被更名为医疗服务点。
  根据沂源县卫生健康局提供的数据,为破解山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自2019年起,沂源县由财政投资,已建设了50处中心村卫生室。以2.5公里为服务半径,建成了以中心村卫生室为主体,一般村卫生室和村卫生室服务点为补充,公益特色鲜明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了农村地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同时,沂源县还将每年为中心村卫生室招聘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此保证中心村卫生室的长效运转和队伍稳定。

乡镇特色“专科”
加持医共体建设

  日前,当101岁高龄的王存英老人被掀开裹在眼睛上的纱布,重获光明的那一刻,这名百岁老人感慨地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再看到光,更没想到在家门口能把这手术给做了。”
  高龄、行动不便,是包括王存英在内的许多身居沂源偏远山区的老人求医路上的最大阻碍,但沂源县悦庄中心卫生院却帮辖区像王存英一样的老人解决了难题。
  说起自己医院的特色眼科,院长王涛非常自豪。在其身后的这所乡镇中心卫生院的眼科,不仅配备有德国徕卡手术显微镜、美国眼力健超声乳化仪等先进设备,还配置了百级、万级层流洁净手术间,通过邀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博士生导师、国内知名眼科专家乔智教授及淄博市中心医院眼科专家定期坐诊,仅2020年便为200余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
  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让每一所乡镇卫生院都有能被叫响的“专科”,是沂源县建立横向紧密型医联体,整合乡镇医疗资源实现抱团发展的主要思路。
  在数十公里外的沂源县南鲁山卫生院三岔分院,“中—德卡特三氧医学中心沂源基层中心”这个名称虽然让当地群众感觉有些绕口,但其带来的“三氧自血治疗项目”却被广大患者所称道。
  西鲍庄村的张女士已58岁,几个月前被诊断为脑梗塞,肢体麻木无力,走路不稳,需要别人搀扶才能走几步。20多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在经过6次三氧自血疗法后,效果明显,张女士已可自己上下楼,其他症状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没想到我们乡镇卫生院有如此先进的治疗手段。”张女士说。
  沂源县南鲁山卫生院三岔分院副院长解晓燕说,为促进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方便百姓就医,提升群众满意度,解决业务用房不足,上级拨付资金265万元,将原三岔党委政府办公大楼改建为南鲁山医共体三岔院区综合楼,重新设置划分门诊、急诊、病房、公共卫生、医技楼,改善了山区群众的就医环境。
  记者获悉,截至目前,沂源县全域所有乡镇卫生院均通过一级医院等级评审,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2家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并创建为社区医院;东里中心卫生院在淄博市首家通过了二级综合医院的评审。

从1小时到20分钟
的救援之变

  早在2009年,为解决沂源县东部山区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问题,淄博市急救中心在沂源县东里中心卫生院设立了“淄博120第39急救点”。以过去3年为例,该急救点平均每年完成接诊1600余次。
  在一所乡镇医院设立淄博120急救点,在过去的10余年间,沂源县东里镇因此一度成为当地许多偏远山区群众羡慕的对象。
  提升民生福祉,就是要让好的医疗条件离群众更近。
  在沂源县人民医院的帮扶下,2018年7月,位于沂源县南鲁山卫生院三岔分院的“淄博120第49急救点”通过验收,正常运转。
  记者了解到,该急救点能够覆盖南鲁山镇23个行政村和悦庄镇14个行政村,急救接诊医生针对不能就地急救需转诊的病患,及时拨打县级医院的120电话,并免费出车送至与县级120急救车交会点。
  根据沂源县卫生健康局提供的数据,近年来,沂源县共新建立乡镇120急救站点4处,全县急救站点达到7处,最远120急救接诊时间由单程1小时缩短到20分钟,提高了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民生工程
打造沂源历史之最

  心系民生,多年深耕,让“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不再是一句口号。
  近年来,沂源县围绕“品质民生”落实突破,建设现代化人民医院新院,依托京医到家等平台链接高端医疗资源,让群众真正实现了大病不出县。
  沂源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强介绍说,2016年4月,他们正式启动了新院的建设项目,该项目是沂源县建县以来单项投资最大、建筑面积最大的一项民生工程。目前全部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新院的建成使用将大大提升当地群众的就医质量和就医环境。
  沂源县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齐元琳在接受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沂源县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以县域医疗卫生均衡发展和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为重点,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县域医疗承载能力,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如齐元琳所说,在县级和乡镇层面,沂源县通过持续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建立了沂源县人民医院“1+7”和沂源县中医医院“1+5”两个医共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了以强扶弱、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同时,建立了东里—西里、南鲁山—三岔两个横向紧密型医联体,整合乡镇医疗资源实现抱团发展。在村级层面,通过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沂源县全域共634所村卫生室,其中中心村卫生室50处,达到省市级规范化村卫生室标准的有404处。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六统一’模式,由县财政出资,在卫生室空白村或集中连片的薄弱村建设中心村卫生室,在偏远山村设置医疗服务点,为山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兜牢基层服务的网底。”齐元琳说。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科 姜涛 孙锐 李振兴 孙良栋 通讯员 董玉芳 王俊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06/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