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淄博
3    4   
PDF 版
· 山区个性养老房 幸福路上的“淄博智慧”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9版:淄博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1/06/03
朗读

山区个性养老房 幸福路上的“淄博智慧”

姜涛

  沂源县西里镇欣苗村用于安置五保老人、空巢老人和特殊困难老人的养老“周转房”。

  养老“周转房”中配备了家电和家具。

  至大山深处的隐秘之地,于古朴村落的平坦之处,一栋栋在工艺美学设计上颇为考究的山区个性养老“周转房”,虽使人眼前一亮,却又能与当地的自然风貌巧妙地融为一体。
  在此居住的皆为当地的五保老人、空巢老人和特殊困难老人,老人们的经历折射着区域决策层的智慧。
  “虽然我们从来没住过宾馆,但看电视上演的,我们现在就像天天住在宾馆里一样。”沂源县74岁老人王凤珠说。
  山村不同、情况有异,破解山区百姓养老难的问题是许多城市决策者无法绕开的话题。在淄博市沂源县全域推广的山区养老“周转房”,思路从何而来?该模式的背后,又有着多大的现实“承载力”?
  在近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洪天云表示,2021年是乡村振兴建设行动全面启动的第一年,将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放在农村。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隐秘于沂源大山深处、藏身在林水之间的山区个性养老“周转房”,未来将如何实现进阶、提档,完成提升山区百姓品质生活的终极目标,提供一个可实践的“破题样本”?
  日前,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赴淄博市沂源县实地采访调查,以期揭开山区个性养老“周转房”里的秘密。

  危房之“困”

  一晃之间,王凤珠和老伴已经在这个并不属于自己的“家”中住了近三年,从抵触抗拒到接纳适应,其中缘由可谓一言难尽。
  在淄博市沂源县西里镇欣苗村村南最平整的一片空地上,21套养老“周转房”占据着该村最好的“地段”,与村中的老宅子形成了不小的反差。“周转房”的入住者均为欣苗村搬离危房的五保老人、空巢老人和特殊困难老人,王凤珠和老伴便是其中的一户。
  “假如7年前儿子没出事,家里的老宅子估计早就翻(建)好了。”对于搬入“周转房”养老,王凤珠起初是抵触的。在当地,老人都不愿离开自己生活了一辈子、养育了几代人的老宅子。
  时间回拨到2014年1月,老人的儿子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失足坠落,在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并欠下十几万元外债后,依然不得不面对高位瘫痪的命运。
  2015年欣苗村启动危房改造工作,政策帮扶之下,村里绝大多数符合改造条件的危房均完成了翻建,而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由王凤珠和老伴住了一辈子的两间土坯房,此时依然在风雨飘摇中诉说着无奈。
  “当时,儿子正在省城住院,一住便是大半年,一家人实在是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去翻建老宅子。”王凤珠和老伴将焦虑藏于心底,毕竟人过古稀总要有个遮风挡雨的落脚之地,如不能依托政策完成对老宅子的翻建,将来老宅子真要是塌了,住哪?
  “后来,村‘两委’的干部来做我们的(思想)工作,动员我们搬进养老‘周转房’,承诺分给我们一户单独的院子,我们老两口还是住在一起。虽然我们从未住过宾馆,但看电视上演的,现在就像天天住在宾馆里一样。”已在此居住近三年的王凤珠,仍有些激动地说。

“所”然之变

  王凤珠所在的欣苗村共820户2450口人,在沂源县西里镇是大村,至2020年底实现全面脱贫后,共有19户22名老人搬入了村里的养老“周转房”。
  虽人口不少,欣苗村的“底子”却很薄,在过去的许多年间,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赖于苹果和桃子的种植,单一的种植模式,不仅造成了靠天吃饭的被动,也使部分村民形成了思想上的惰性。
  外界或很难理解养老“周转房”给欣苗村带来的冲击和行为改变,梳理受访村民的“只言片语”记者发现,这片用于当地五保老人、空巢老人和特殊困难老人的栖身之所,其带来的改变,实则源于当地村民已然看到的未来和希望。
  在“周转房”解决了村中老人的养老问题后,2020年9月,一个投入专项扶贫资金450万元的果蔬合作社项目在欣苗村成功落地,不少年龄40岁左右的村民由此谋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不仅村民们致富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许多人的心性也由此发生了变化。
  “照顾好养老‘周转房’里的老人,是作为晚辈的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老人的当下便是我们的未来,我们也理应言传身教,将尊老这一美德传承给欣苗村的下一代。”两端兼顾,村民李海香累并快乐着。从自愿成立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到由政府购买服务依托专业养老机构招聘的工作人员,李海香将自己的大半精力放在了养老“周转房”中老人的身上。
  借助沂源县推行“特殊群体管护”工作的相关政策,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招聘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对入住养老“周转房”的老人和其他失能人群进行照顾,从而实现落实脱贫工作的“一举两得”,李海香只是众多受益者中的一员。
  如欣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明富所说,五保老人、空巢老人和特殊困难老人,只需带着常用衣物和简单的生活用品便可入住养老“周转房”。不仅如此,“周转房”里还统一配置了崭新的床、橱子、桌子、沙发、电代煤空调等设施。

有解之“法”

  山村不同、情况有异,如何破解山区百姓养老难的问题,无疑是许多城市决策者无法绕开的话题。在沂源县全域推广的养老“周转房”,思路从何而来?该模式的背后,又有着多大的现实“承载力”?
  日前,通过在沂源县实地采访调查记者了解到,沂源县集中建设养老“周转房”起初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结合山村老人的思想特点,年龄大了都不愿意离开自己住了一辈子的地方;二是如果在原址上建,不仅会导致居住分散不便于管理,在老人去世后,因房子再无人居住,投入的财政资金无法实现长久续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7年,经过实地调研,当时在推行危房改造工作的过程中,特别是针对高龄贫困老人的危房改造工作中,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去世了十余名老人,不仅去世的老人没有享受到回迁新房的“福利”,同时还造成了专项扶贫资金的浪费。
  “发现上述矛盾问题后,县扶贫办和县住建局立即向沂源县委县政府进行了汇报,县委常委会研究提出了集中建设养老‘周转房’的解决办法。”沂源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扶贫办主任郑继光说。
  因此,2018年以来,为有效破解各户在原宅基地分散改造,资金、土地和房屋利用率低等问题,沂源县创新工作思路,结合各村居实际及群众改造意愿、贫困户性质等因素,“一户一策”确定养老“周转房”改造安置方式,充分利用废弃宅基地、村集体闲置房屋、“周转房”等公共资源进行集中安置。
  “截至目前,沂源县通过建设养老‘周转房’共安置贫困户612户,该模式既保证了产权归集体所有,又能随时根据房屋使用情况和贫困群众申请情况,对住户进行动态调整,保持周转房循环使用,确保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沂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洪成说。
  实地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在沂源县全域推广的养老“周转房”模式,不仅有着个性化的地域特点,更透视着区域决策层的智慧。集中建设居住的形式思路,成功将房屋和老人集中了起来,未来符合条件的老人均可入住,集中居住还可实现老人之间的互相照顾,进而解决了独居老人无人照料的问题。
  至此,在破解山区百姓养老难的问题上,由沂源县创新推行的养老“周转房”集中安置模式和危房改造“六统一”模式,也因此获得了国务院督查激励。
进“阶”之梦

  在近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洪天云表示,2021年是乡村振兴建设行动全面启动的第一年,将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放在农村。
  那么,这些隐秘于沂源大山深处、藏身在林水之间的山区个性养老“周转房”,将如何实现进阶、提档,完成提升山区百姓品质生活的终极目标,又能否提供一个可实践的“破题样本”?
  调查中记者发现,随着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拥有优质自然资源的地区已然成为投资者的“兵家必争之地”,而优质康养项目落户沂源山区,也早已不是期许。
  目前,在沂源县南鲁山镇已经有了受政策和当地秀美山水吸引而来的康养项目,该项目主要是借助当地原有企业遗留下的厂房,由济南一所房地产公司对周边区域进行规划建设,对厂房进行升级改造,项目的启动也实现了当地对山区养老产业的全新探索。
  对此,沂源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扶贫办主任郑继光表示,沂源县养老“周转房”模式的提出,虽起初考虑更多的是让身处偏远山村的五保老人、空巢老人和特殊困难老人住上安全住房,但结合沂源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桑家峪”模式之成功经验,养老“周转房”在未来实现进一步的进阶、提档,完全具备可行性。
  日前,淄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溯易在接受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
  “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对农村‘空心村’、空巢老人和特殊困难群众等问题,沂源县坚持有解思维,积极探索推行养老‘周转房’,既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是当前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必须直面的破题之作;也有利于关心、关爱老年人等特殊群众,满足他们‘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的愿望,是加强乡村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
  如杨溯易所说,被赋予“淄博智慧”的山区个性养老“周转房”,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姜涛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06/0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