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3    4   
PDF 版
· 福利院走出首个大学生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3版:要闻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1/10/26
朗读

福利院走出首个大学生

孙渤海

  2006年6月13日,张新收到了泰山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9月13日,他来到学校,被校园里一座由聋哑学生完成的雕塑吸引了。

  淄博市社会福利院,小时候的张新和小伙伴在一起。

  2003年夏天,本报记者带着包括张新在内的福利院孩子们到海边听海、看海。

  聪明好学的张新有时间就学习。

  福利院走出首个大学生
  张新考上大学的消息传来,整个福利院都沸腾了。
  “张新同学,恭喜你被泰山医学院正式录取了!”2006年6月13日中午,张新听到一个足以改变他一生的消息。
  他是不幸的,有先天残疾,但他又是幸运的,在淄博市社会福利院无数个“妈妈”的呵护中长大,成为该院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
  1985年,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被送入淄博市社会福利院。经检查,该婴儿患有先天性青光眼。福利院的“妈妈”们给他取了一个富有深意的名字——张新,希望这个命运多舛的男孩有一个崭新的开始。
  小时候,张新就表现出了一名“哥哥”的担当和责任,他会在“妈妈”累的时候送上一杯热水,帮“妈妈”捶捶背;他会在“弟弟妹妹”哭闹时耐心地开导,抱起“弟弟妹妹”转一圈。他是“妈妈”们口中乖巧懂事的好孩子,也是“弟弟妹妹”们心中的榜样。
  然而,随着病情的加重,张新的视力越来越差,直至最终完全失明,这带给他沉重的打击。原本开朗乐观的小男孩变得沉默寡言。看着他的变化,福利院的“妈妈”们急坏了。
  于是,“妈妈”们带着张新阅读张海迪等人的故事,带着他了解身边残疾人创业的故事……慢慢地,张新走出了阴影,他不再因失明而耿耿于怀,并暗暗下定决心,要用出色的学业成绩和实实在在的行动回报社会。他更加刻苦学习,更加努力生活。
  作为一名视障学生,张新付出的努力是常人的数倍。为了记清每一个盲文,他每天埋头在厚厚的盲文书堆中,反复记忆那密密麻麻的小米粒般的盲字;为了熟记人体的构造、关节以及穴位的分布,他细心地触摸人体模型、解剖模型、骨骼模型的每一寸,晚上睡觉前,还要在自己身上掐、按,复习课上老师讲授的内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张新的付出没有白费,他以优异的成绩,收到了泰山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圆了他继续深造针灸按摩技术的梦想,也让他成为了淄博市社会福利院走出的第一名大学生。
  张新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只要肯拼搏就一定能拥有美好未来。张新常说:“每个残疾人都应该有一颗平常心,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我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咱有手啊!只要肯拼搏,就一定能有美好的未来。”
  2006年9月12日,张新在淄博市社会福利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踏上大学之路。淄博市慈善总会还专门奖励了张新6000元钱,鼓励他在大学里好好学习,将来好回报社会。
  面对学校的环境张新显得信心十足,在学校针灸推拿班报名后,张新就兴奋地和老师交流起来,一些新同学也在帮张新拿物品。虽然看不见学校的样子,但张新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张新的班主任金晖告诉记者,他们班里一共招了50名学生,其中有8名是盲学生,她相信这8名盲学生一定会通过努力学好技能并顺利拿到毕业证,将来一定会有出息。如今她的话得到了验证。
  张新说,上大学是他从小的梦想,梦想变成了现实,他要谢谢福利院“爸爸妈妈”们这么多年来对他的照顾,如果没有这些“爸爸妈妈”的教导,他不会跨入大学的校门,张新也非常感谢这么多年来关注和帮助他的好心人。
  每个福利院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或有身体残疾,或有家庭不完整的缺憾,但是生活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在感恩中,张新一直在努力。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渤海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10/2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