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帐篷医疗队
3    4   
PDF 版
· 冬至暖归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8版:帐篷医疗队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1/12/22
朗读

冬至暖归 
帐篷医疗队再赴青州杨集庵村 徒步翻山越岭只为山顶那份牵挂
王晓明 王兵 孙良栋

  12月21日,帐篷医疗队的队员们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向杨集庵村行进。

  5位老人拿着自己的照片合影。

  义诊结束时已是中午,帐篷医疗队的队员们开始吃自己带来的午餐。

  12月21日,潍坊市青州市杨集庵村,淄博市公益摄影师协会副会长焦裕利(左)和理事胡光华,现场把给老人们拍摄的照片打印出来。90岁的张莲英平时就爱笑,看到自己的精美照片后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帐篷医疗队的队员们到杨集庵村村口时,82岁的彭先收老人已在村口等候多时了。

  85岁的李元花走路时腿疼得厉害,帐篷医疗队队员、潍淄医院院长陈百山为她检查膝关节磨损情况。

  帐篷医疗队的队员为一位老人测量血糖。

  帐篷医疗队的队员用便携式仪器为90岁的张莲英做彩超。

  帐篷医疗队队员们在彭先收老人家里,为老人们检查身体。

  2020年12月19日,鲁中晨报·新华医疗帐篷医疗队(以下简称帐篷医疗队)队员与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来到潍坊青州市杨集庵村,在一场大雪后,徒步登上山顶,为该村众多留守老人义诊。
  时隔一年,2021年12月21日,冬至,因为一直记挂着山顶的老人们,帐篷医疗队队员与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再次来到杨集庵村,为老人们送去温暖和健康。此次义诊主要由淄博潍淄骨科医院医护人员检查老人们的身体健康情况。
  重走山村路 

  “今年没有去年的大雪,路肯定好走不少,也不知道彭老爷子的腿现在怎么样了。”
  “今天天气这么好,很快就能见到他们了。”
  12月21日一大早,淄博潍淄骨科医院(以下简称潍淄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前往潍坊市青州市杨集庵村的路上,聊起了村里的老人们。当天正值冬至,清晨的阳光铺满了大街小巷,冷风未起,是个上山的好日子。
  救护车很快到达了杨集庵村山脚下,要想上山,大家还是得跟去年一样徒步爬山。
  由于山路陡峭狭窄,大家将义诊用的部分医疗设备和送给老人们的油、面等背在身上,在淄博市登山运动协会山友的引导下,向2公里外的山顶进发。
  “没有雪,路确实好走,大家加把劲,老人们已经在等着了。”走在队伍前面的潍淄医院院长陈百山向大家喊道。
  山路上虽然没有去年那样的积雪,但是徒步攀登依旧很耗费体力,不一会儿,大家的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
  登山之路虽然艰辛,但伴着山中美景,大家有说有笑,忘却了腿脚的酸楚,登山的速度并没有放缓,经过四十多分钟的徒步攀登,那错落的山村小屋和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眼前。

“老朋友”再相见

  “没错,就是彭先收老爷子!”
  村头,彭先收佝偻着身子不知等了多久,帐篷医疗队的队员们一眼就认出了他,并向他招手。
  “你们终于来了,可想你们了!”见到帐篷医疗队一行人,今年82岁的彭先收咧开嘴笑了。
  “最近身体挺好的?家里怎么样?”在一阵嘘寒问暖声中,负责内科检查的李捷紧紧拉着彭先收的手向村中走去。
  杨集庵村毗邻淄博市淄川区,是个坐落在山顶上的小村庄,是登山爱好者口中的“青州小西藏”,其位置之险可见一斑。
  去年帐篷医疗队就是在彭先收老人家中为村中老人义诊的,今年也不例外。得知帐篷医疗队又来给大家义诊,彭先收的老伴李守英忙着用柴火烧热水给大家喝。
  “你们可来了,一路上累着了吧?来先坐坐休息休息!”李守英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喝点热水。
  从李守英口中大家得知,加上他们老两口,山上仅有5位老人居住,他们的儿女在外工作,其他的老人都陆陆续续搬下山或被儿女接走了。
  不一会儿,屋前热闹了起来,村里老人们都来了。经过简单的休整,帐篷医疗队的队员们便熟练地在屋内铺垫子、挂帘子、支上仪器,开始为老人们检查身体。

彭先收的腿让医生心疼

  李守英第一个接受了医生的检查。
  “大娘,你的血糖还是挺正常的。”负责测血糖的李月跟李守英说。
  听到自己的血糖正常,李守英大娘笑得合不拢嘴,起身又出去忙活起来,一刻也闲不住。
  李守英19岁时便嫁到了杨集庵村,在这里住了近60年。儿子多次想把他们老两口接到城里生活,他们都以在村里住了一辈子、去城里不适应等理由给搪塞过去,其实心里是不想给孩子们添负担。
  在给彭先收做检查时,陈百山皱起了眉头。他去年来义诊时就告诉老人,其右腿患有骨性关节炎,已经出现关节内翻,需要手术做膝关节置换。彭先收考虑到各种因素,只靠贴膏药缓解疼痛,一直拖到现在。
  “你现在不能光贴膏药了,膝关节软组织都快磨没了,做个小手术花不了多少钱,是不是一直没跟您孩子说这事?”陈百山劝老人赶紧告诉孩子们,一定要及时治疗。
  耳背的彭先收听明白后,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可还是对膏药“情有独钟”。陈百山看着步履蹒跚的老人很是心疼,也明白老人是不舍得花孩子的“辛苦钱”。
  “都是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人,做这个手术大约得花一万元,他们舍不得,小病小痛他们就忍着,一直成了现在这样。”陈百山感叹道。
  85岁的李元花走路爬坡总是气喘,最近半个月还时不时头晕,李捷给老人详细检查了一番。
  “你这是气管不好,有老慢支,年纪大了,家里活干不完留着慢慢干,头晕的话平时多注意休息,我给你开点药,你找时间买一下,没啥大毛病。”李捷说。
  “那就好,那就好,真是太谢谢了!”李元花说。
  担心老人记不住,李捷把药名写到一张纸上交给老人,并再三叮嘱她每日吃三次,每次三片。
  今年90岁的张莲英患有帕金森病,头和手会不自觉地抖动,眼睛和腿脚因年纪大不太好使,好在耳朵还行。老伴彭先永一个月前去世,张莲英跟66岁的大儿子彭青业住在一起。帐篷医疗队的队员们耐心地给她检查身体。
  “身体没有啥大毛病,多吃饭,多注意休息。”负责妇科检查的翟沿红告诉她。

定格美好记忆 传递温暖关爱

  中午11点半左右,队员们给几位老人检查完了身体。令大家欣慰的是,老人们的身体除了以前的老毛病外,并没有其他的健康问题。
  其实,对老人们来说,他们并不适合继续留在山顶生活,帐篷医疗队的队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我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了,都不愿意下去,怕给儿女增添负担,也在村子里生活也习惯了。”李守英说,这么多年来村里的老人们互相依靠、互相照应,从感情和习惯上都难以放弃这块土地,舍不得这些老邻居。
  “村里的地都荒了,没法种粮,老人没有收入来源,全靠子女偶尔来回一趟照顾一下,带来一些生活用品啥的,腿脚还行的也去赶一赶很远的杨集,买点吃的。”彭青业告诉记者。
  为了帮老人们留下美好回忆,随行的淄博市公益摄影师协会副会长焦裕利和理事胡光华免费为老人们拍摄照片留念。他们还带来了电脑和打印机,直接在村子里为老人打印照片。
  “来,大娘,站好别动了啊……”焦裕利细心地教每一位老人摆出好看的姿势,用快门定格老人的喜悦瞬间。
  “看着老人们笑得那么开心,我觉得不虚此行。”焦裕利说。
  “这也太好看了,我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拍上照片!”捧着精致的相框,李元花老人爱不释手。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联合山东新华制药有限公司推出帐篷医疗队活动,组织各大医院的专家走进偏僻村庄,为缺乏医疗条件的村民送去党和政府的关爱,打通村民就医的最后一公里。帐篷医疗队已经先后走进36个山村,给留守老人们送医送药,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晓明 王兵 孙良栋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12/2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