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相约2022北京冬奥会
3    4   
PDF 版
· 婉若游龙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5版:相约2022北京冬奥会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2/02/14
朗读

婉若游龙
“每个奥运工程,都是在创造历史”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犹如一条巨龙盘旋在海陀山上。

  2月13日,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赛场内,工作人员在整理赛道。

  张家口赛区坡面障碍技巧赛道“雪长城”

  “每个奥运工程,都是在创造历史”
  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近日相继迎来冬奥赛事。这里也是本届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延庆赛区总设计师李兴钢带领团队实现了高山架空平台、地形气候保护系统、边坡修复技术等一系列科研成果的落地应用,填补了我国高难度雪上场馆建设空白,两场馆分别被对应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认证评价为“世界领先的高山滑雪场馆和雪车雪橇场馆”。
  雪游龙
冬奥版“速度与
激情”在此上演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是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后的第一感受。站在场馆顶部俯瞰,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犹如一条巨龙盘旋在海陀山上,“雪游龙”名不虚传。
  2月9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来到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慰问了场馆工作人员,并称赞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设计和建造都十分成功,漂亮且壮观,认为这座场馆是“世界一流”。
  北京冬奥会结束后,延庆赛区“两馆一村”将于今年5月1日以“奥林匹克公园”形式向公众开放,作为国际赛事、国家队训练、大众体验中心继续运营。
  “雪游龙”是世界第17条、亚洲第3条、中国首条雪车雪橇赛道,全长1975米,共有16个弯,垂直落差121米。其中第11个弯道是目前世界唯一一个360度回旋弯道。此前,国际雪橇联合会执行主席克里斯托夫施魏格在实地考察后说:“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场馆的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
  据记者观察,“雪游龙”所在的山体落差很大,赛场旁边有一个滑雪场,滑雪场旁边就是延庆赛区的冬奥村。运动员们乘车从冬奥村出发,直接到达位于山顶的出发点,车上还载有雪车等装备。比赛开始,雪车从赛道疾驰而下,速度可超过100公里/小时。
  当记者来到出发点时,不少运动员正在卸装备,准备进行训练。从山顶向山下俯瞰,如果有恐高症会产生眩晕感,可以想见要俯身滑下去,需要多大的勇气。

  从零开始建起一座“小城市”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兴钢曾担任国家体育场“鸟巢”中方总设计师,本届冬奥会又担任延庆赛区总设计师,是名副其实的“双奥设计师”。不同于以往的独立场馆设计,李兴钢团队要在地形复杂、生态敏感的小海陀山区建起一座“小城市”,从市政道路的规划到基础设施的布局都要思虑周全。
  场馆本身的建设难度也相当高。以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为例,赛道顺陡峭的山势而下,运动员竞技可达每小时135公里,为保证运动员过弯时安全性和竞技性的平衡,需根据每一处弯道变化相应调整赛道的曲面形状,近2公里的赛道,几乎每个截面都不同。这种高难度竞技场馆的设计、建造和运行,此前国内从未有过。

“自然”背后满满科技味

  赛区除永久性建筑外,需建设大量冬奥会临时配套设施,且赛后不会被全部保留。李兴钢团队将我国西南山区传统“干阑式”民居结构转化创造为现代建筑技术,研发出高山架空平台系统,沿山体走势搭建钢结构支架“撑”起基础平台,既不破坏山地环境,又能提升施工效率,赛后还可根据需求快速恢复地形原貌。
  场馆选址也有讲究。为避免白天阳光直射造成赛道冰面变软,雪车雪橇项目赛场通常建设在山体北坡,但海陀山仅有南坡一处区域具备合适的建造坡度。“把南坡变北坡”,李兴钢团队利用自然地形的天然遮挡,配合人工地形、遮阳棚、挡风背板等设计,实现了“雪游龙”地形气候保护系统的研发建设,赛道节能指标甚至优于北坡。
  设计团队还在遮阳棚上加装了人行步道作为棚面结构配重,既方便检修人员使用,又能供观众和游客游览使用。“雪游龙”隐藏在遮阳棚的木瓦顶之下,增添了山林游廊的中国韵味。

用建筑设计传递中国文化

  冬奥村没有沿用历届冬奥会“在山里盖大楼”的思路,而是采取我国传统山村聚落式布局,庭院依山就势,大量原生树木被保留,上世纪40年代的小庄户村遗迹修旧如旧,充分展现了村落文化的传承。这也是李兴钢“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理念的体现。
  “冬奥会是重大的国际赛事,在国际语境下,把中国人的文化理念、生态价值观传递给世界,是延庆赛区设计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李兴钢说,奥运场馆建设不仅在技术上必须对标国际要求,更是在全世界目光注视下建设的超级工程,从2008年的宏大彰显到2022年的生态融合,“每个奥运工程,都是在创造历史。”
  对于“后冬奥时代”,李兴钢团队早有规划。他们为延庆奥林匹克园区提前制定了“冬奥雪上场馆及附属设施赛后改造设计技术和导则”,不仅能为专业运动员提供国际级场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还留设了大众体验赛道出发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回村雪道”也将成为长达15.3公里的大众雪道,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参与大众冰雪运动。
  雪长城
蓝本取自山海关

  位于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的坡面障碍技巧场地“雪长城”,因其独特的滑行趣味性和观赏性得到运动员和全球观众赞许。
  据云顶滑雪公园山地运行副经理王世同介绍,在“雪长城”正式开工修建前,赛道塑形师、德国人迪克·舒尔曼曾和他交流过以何种长城景观作为蓝本。最终,由舒尔曼领衔的中外塑形团队决定借鉴山海关。
  “道具区第二个赛段上那个‘小房子’的外形,其实参考自山海关城楼。它不仅仅是个景观造型,还是个道具,在上面飞檐走壁极具视觉效果。”王世同说,“在公开训练时,几乎每个运动员都会想跳上去玩玩。”
  “小房子”的下一个赛段上安置有被称为“炮杆”的道具。“我问他(舒尔曼),为什么要在‘炮杆’平台下面刻一些弯曲的纹路,他说这是波浪,象征着海洋。所以这个设计其实是参考了山海关老龙头的炮台,道具本身就是大炮,十分形象。” 
  王世同介绍,在道具区之后的跳台区,塑型团队也保持了“长城”视觉语言的连续性,不管跳台本身形状是鲨鱼鳍还是骆驼背,上面都有城墙砖符号。 
  作为为平昌冬奥会等多项国际大赛执行过场地修型工作的专家,舒尔曼本人为现在这条“完成态”的“雪长城”感到骄傲:“这是我们团队迄今为止最棒的作品。”
  雪如意
璀璨山峦之间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竞赛场馆设计灵感取自中国的“如意”,将跳台剖面的S形曲线融入中国传统吉祥物件“如意”的造型中,故取了个充满诗意的名字:“雪如意”。两条赛道就是“如意”的“柄身”,分别是HS140大跳台和HS106标准跳台,赛道顶端是“如意”的“柄首”,一个圆环直径80米、总高约40米的顶峰俱乐部,赛后可用于公众的观光游览。
  12日,张家口赛区迎来降雪天气,降雪天气下办赛,“雪如意”维持比赛正常进行的最主要挑战是什么?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场馆建设二处副处长、古杨树场馆群设施经理王敬先说:“对场馆的设施来说,最主要的影响就是地轨缆车,我们有一个运送运动员从山下到山顶的垂直上山的交通工具,地轨缆车有很多轨道是斜铺在山体上的,一旦降雪之后再结冰,对于缆车的安全运行会有很大隐患。”
  “针对这个方面我们做了大量应急预案,之前也做过很多次应急演练。我们已经安排好了很多个班次,工作人员轮流上岗去对轨道进行吹雪和除冰工作,保证地轨缆车能够在赛时保障运动员顺利上山。”
  据新华社、《成都商报》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02/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