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  副刊
3    4   
PDF 版
· 西冶手造,致敬“一带一路”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季节的分量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有些路 要一个人走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9版:  副刊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季节的分量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2/04/07
朗读

西冶手造,致敬“一带一路”

蹄子 趾瓣

  西冶手造,致敬“一带一路”
——刘持君大师琉璃骆驼技艺解析(上)
  □ 刘培国
  博山是中国琉璃之乡,是中国琉璃发祥地之一。宋元时期,博山陶瓷、琉璃制造集中在大街一带,后来琉璃制造规模扩大,众多琉璃作坊迁往西冶街,形成琉璃制造大片区,西冶街遂有“闹龙街”传说。老旧西冶街不复存在以后,西冶工坊继承沿袭了西冶琉璃文化内涵,重新确立了当代琉璃制造的一个标志性存在。西冶琉璃艺术,既有鲜明的民族文化遗存,又有来自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融,创作一组丝绸之路主题的琉璃艺术作品,成为西冶工坊董事长李志刚的一大创意。创意聚焦在大漠驼队系列,用博山琉璃热成型、热雕塑工艺来完成。

     一

  李志刚的创意,在刘持君大师的手上得到了圆满的实现。
  刘持君,1980年出生,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美国玻璃艺术协会会员。从事琉璃制作20余年,擅长琉璃吹制及热成型。刘持君已经成为西冶工坊最具实力的琉璃艺术家之一。
  2022年3月4日,笔者现场观赏了刘持君琉璃骆驼制作的全部过程,征得主创团队同意,将工艺流程披露于下,以飨读者。
  刘持君创作的琉璃骆驼较为具象,采用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完成。由于琉璃骆驼的体量较大,不能一次完成,只好依次制作出骆驼的头部、尾巴、躯干、腿部等局部,放入保温炉中等待,最后进行热拼接。
  琉璃是中国古代沿袭下来的对玻璃的叫法,实际上指的就是玻璃。玻璃或琉璃的起源是个很重大的学术问题,争议也很大。学术界认为,中国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出现了釉砂。通常认为是从地中海沿岸通过北方草原比如天山北麓前丝绸之路一路传播到中原,出土文物在色彩和形制上带有显著的埃及风格。中原地区很有可能是古埃及以外,世界上又一个釉砂和古玻璃生产制造中心。不同点是玻璃性质有所差异,古埃及玻璃属于钠钙玻璃系统,中原玻璃属于铅钡玻璃系统。到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剑镶嵌的蓝色玻璃,应该是中国最古老的玻璃制品,或者还有稍早些的。淄博属于齐国故都,临淄区商王村1号战国墓出土有一颗蓝绿色铅钡琉璃珠,不能否定属于齐国故地生产。没有疑问的是,经过多年的交流融合,中原的铅钡玻璃系统也逐渐演变为钠钙玻璃系统,直到延续至今。
  真正把琉璃的性质、配方、品类、制造技术交代清楚的就是明末清初的孙廷铨。孙廷铨出身博山琉璃世家,家族产业就是代表明朝宫廷管理地方玻璃制造以供取用的,隶“内官监”。孙廷铨通过科举入仕,康熙时期成为三部尚书、内秘书院大学士,一度成为康熙皇帝的老师,归里以后致力著书立说,完成了《颜山杂记》一书,其中《琉璃》篇成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玻璃工艺学专著——“琉璃者,石以为质,硝以和之,礁以锻之,铜铁丹铅以变之。非石不成,非硝不行,非铜铁丹铅则不精,三合而后生。”

      二

  制作一匹琉璃骆驼,经过六道大工序,而每一道工序又有数道小工序组成。每道工序都要琉璃料400到1200度之间操作。一匹骆驼需要取6层料,分别是水晶、水晶、水晶、瓷白、茶晶、水晶。其中水晶取自池炉,茶晶、瓷白取自坩埚。刘持君在使用各种通常必用的钳、剪、刀等塑形工具外,还专门制作了这次骆驼烧制中钻石钳、撑杆等专用工具。
  我们先来看骆驼头部的制作。
  吹杆去残料。吹杆也叫吹筒,是古老吹制工艺的基本工具,这里的吹杆是一根空心金属管,有粗细之别,须由制作的琉璃体量大小来选择匹配的吹杆。吹杆末端会残存些许残料,需要清除干净。然后预热吹杆。琉璃最惧怕冷热相激,工具和琉璃大体需要在一个温度范围。
  用吹杆在池炉中蘸取水晶琉璃基料,旋转吹杆,使水晶料在吹杆末端保持稳定姿态冷却,冷却到一定程度再回池炉第二次蘸取水晶,再旋转冷却,再蘸取,这样反复三次,意味着基料蘸取完成。可见,制作较大器物时,一次蘸取物料是不足的。
  持蘸有水晶的吹杆去坩埚炉蘸取瓷白,完整包裹水晶基料,回到工作台,让其自然冷却,不用任何工具施加动作,以免带入杂质。瓷白冷却至合适温度,回到坩埚炉蘸取茶晶,用茶晶把瓷白包裹均匀,回工作台冷却。同时碾搓吹杆使其瓷白在加水托起的一沓报纸上塑形成圆柱状。博山把报纸用于琉璃成型很早,但只是贴在模具内壁上使用,做出的货十分光泽。1971年,为技术援助马耳他,中国政府委派大连玻璃厂和美术琉璃厂共同组团,两厂技术人员在博山交流培训,大连工匠把报纸揉搓琉璃塑形传授到了博山,这个工艺遂被博山技工所掌握。用报纸为琉璃塑形,一是报纸遇高温易碳化,不会在琉璃上遗留杂质;二是加水的报纸具有隔热作用,利于工匠操作;三是由于印刷油墨含铅的缘故,用报纸搓出的琉璃器物光泽莹润。

      三

  不论新疆或中原,古代玻璃制品大量出土,但玻璃制造场所的出土不多见。直到1982年11月博山大街玻璃遗址的发现,确立了博山是明清两代玻璃制造中心和集散地的地位。故宫博物院和省市文物部门考古挖掘出大型玻璃炉遗址1座、小型玻璃炉遗址21座,而且相当密集,属于元末明初玻璃窑炉遗址。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古代玻璃制造遗址。如此大的规模,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起码也要有数百年的积累,元代不足一百年,翻过元代就是宋代、唐代,抛开大量的民间传说不算,我们期待能够继续有更古老的玻璃窑炉遗址被发现。
  最后一次蘸取水晶。力求包裹均匀,液态中剪掉多余的料,开始用板钳、葫芦钳塑形骆驼头部大体轮廓。
  塑形至琉璃失去柔性时,回熘货炉加温,时间长短依经验确定。回工作台用板钳塑形骆驼下巴、鼻梁。移至喷枪处局部加热使其回软,按压下巴,把口型塑造出来,使用小刀隆起鼻梁。用喷枪回软,近似灯工技艺,也可以理解为放大了的灯工,原理是一样的。
  回熘货炉加热。频繁加热是为了使器物保持在六七百度以上,低于400度将有炸裂危险。这个400度指望经验目测确定。加热后回工作台整出骆驼眉骨、塑形眼珠、扩出眼角等细部特征。
  琉璃也有记忆,回炉加温的过程中这些细部刻画会逆转还原,需要不断给予强调。满意以后粘在另一支吹杆上,从第一支吹杆上敲下来,上喷枪加热骆驼头颈缺口处,呈凹形,以备与主体衔接,置入500度恒温箱保存。至此,骆驼头部制作完成。接下来是尾巴。用同样的方法抻出尾巴和尾巴末端,放入保温炉中保温待用。
  然后制作骆驼躯干。制作骆驼躯干需要使用更粗的吹杆。预热吹杆,重新蘸取水晶料,工位塑形至规整,吹气成泡,旋转吹杆让壁厚均匀一致。二次蘸取水晶,再吹气,蘸水晶,吹气,蘸瓷白,蘸茶晶,蘸水晶。搓出骆驼肚子,此时可见骆驼躯体出现隐形纹络,瓷白与茶晶参差交织所致,甚美观。
  此时吹杆最前端是骆驼后臀、后腿,近吹杆处是骆驼脖颈、前腿,用钳子揪出前腿、后腿各一条,不断回熘货炉加热,给肚子整形,两条腿剪开成为四条腿,用喷枪加热,拽出腿的形状,以钻石剪刀塑形腿关节。回熘货炉加温,喷枪局部加温,塑形小腿、蹄子、趾瓣。这些地方要塑得巧妙逼真,需要一定的解剖学知识和美术基础。为了把骆驼做得逼真,观察骆驼实物是刘持君绕不过去的功课。嘴部特征、脖颈的弧度、双峰的位置、腿部的骨感以至蹄瓣,都有细致的观摩和记忆。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04/0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