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博览周刊
3    4   
PDF 版
· 各国的家政教育 如何让孩子享受其中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3版:博览周刊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2/06/08
朗读

各国的家政教育 如何让孩子享受其中



  刚刚过去的5月,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这条新闻在教育圈和家长群体里掀起了不少的讨论,这不仅意味着家政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地位的明显提高,也能体现出教育理念的明确转变。总体而言,大部分家长的态度是积极大过消极、期待大过疑虑,毕竟让孩子从小掌握各种生活技能,也不失为一件幸事。在青少年和儿童的家政教育方面,其他国家是怎样将这些内容融入教学体系中的呢?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动手能力和家务意识对孩子一生的影响的呢?
  瑞士
  家政教育的性别区分逐渐淡化
  星期五中午我家的14岁八年级初中生没有回家吃午餐,我就知道又是每两周一次的家政课时间了。我家的孩子会把家政课戏称为做饭课。上课的时间是总共四节课,包含了购买、烹饪、吃,最后还要收拾厨房,洗干净碗盘,总共三个小时。一般是一道前菜、一道主菜和一道甜点。菜单主要是由上课的老师自己来规定,烹饪的方法和程序会使用瑞士传统的学校烹饪教材。

家政课还教
如何理解金钱、计划消费

  瑞士的家政课又叫WAH,是德语词汇经济、劳动和家庭的简称。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就和这个课程的名称一样。虽然课程的实操主要是做饭,但是老师在传授厨艺同时会把WAH的教学大纲穿插其中。教学有五个大主题:1.探索和熟悉生产和劳动的过程。2.熟悉市场和购买过程,理解金钱。3.设计购物清单。4.计划饮食和家庭生活消费。5.普及健康营养学知识,探索新的饮食文化。具体的操作有:如何在购买时阅读食品的营养成分?基本的几大营养要素是什么?怎么在有限的预算内合理搭配所有关键营养要素?有时候还会有比较时尚的主题,比如怎么减少食品浪费,一起到瑞士一家卖“剩饭(临期食品)”的店家去选购食材,带着孩子们去参观瑞士农交会,看看瑞士农产品是如何生产和进入售卖渠道的。老师们还会试着做一些更有异国情调的食谱,比如日式卷寿司和中式的炒面之类。
  其实瑞士十几岁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是自觉就热爱劳动的。我家的初中生上完家政课回家后就有她的抱怨:老师不让她们使用洗碗机,要求大家都手洗餐具。孩子们还会抱怨老师的食谱不符合现代最新的营养学知识,比如蛋白质不够,糖分太高。比如一道水果沙拉老师却要刻板地按照传统食谱书上的步骤再加几勺糖。孩子们跟老师辩论这个食谱太过时、不合理。不过这个过程也让孩子们知道了家政是既要动手也要动脑的。
  除了做饭之外,瑞士的孩子们在学校一直都有手工类课程,这个课程在当地的教育理念中非常重要,它们是必修课而不是兴趣班。瑞士重视职业教育,所以很小的时候就在学校打下动手能力的基础。幼儿园和初小教得比较简单,到了高小和初中,手工课便被分成技工型和纺织类两个分支,孩子们都需要学习基本的木工技术、简单的金属电焊、缝纫和针织。

动手能力越强
越能为自己省钱

  瑞士的人工费高昂,一般人的家务劳动都是自己动手,全家参与。瑞士人一般都会在家里要求孩子参与家庭劳动,但是在瑞士家庭中也存在着两种差异性的观点。一是孩子参与劳动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劳动和零用钱不挂钩。另一些人会支付给孩子们工资,主张零用钱是劳动所得。我家采取的方式介于这两种之间,孩子有一部分固定的义务家务劳动,额外的劳动会有一些“工资”。孩子们从小就应该知道劳动力是有交换价值的。为人提供劳务和请专业工人工作的时候都需要支付合理的工资。在瑞士请电工师傅修个插座、换个灯泡都有可能花一大笔人工费,所以瑞士的孩子都知道日常生活中动手能力越强,也就越能为自己省钱。

男孩女孩都学一样的
纺织课和技工课

  瑞士一直是一个性别角色比较保守的国家,六十几岁的瑞士人都记得自己以前在上学的时候只有女孩子才会上家政课。那时候在学校手工课程中,规定了男孩子做木工、金属焊接等技工,而女孩子做缝纫针织类,后来慢慢改为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而在自我选择的时候还是和以前一样展示出性别的选择倾向。根据最近的瑞士统一教育改革的规定,不论性别,所有的小学生都要求参与技工型技术课和纺织类技术课。不管你是男孩女孩都得会做简单家具,会做简单的缝纫,修个小东西,织个围巾帽子。我家女儿六年级给家里带回来一个可以翻盖的咖啡桌,平时背着自己做的运动包,冬天头戴自己织的毛线帽。八年级时穿着自己做的卫衣,吃着自己卷的寿司。家里的沙发靠垫上也套着孩子们自己设计印染和绣花的套子,爷爷奶奶在圣诞节收到的是孩子们自己制作的切菜板和茶杯。
  贾淑芬(现居瑞士)

  美国
  孩子16岁以后也要自己去打零工
  我住在新墨西哥的时候,经常去好朋友凯西和约瑟家,给他们做中餐。我做的中餐很简单,从来没做过包饺子、蒸包子、烙馅饼这种复杂的吃食,只是炒菜配米饭,他们就赞不绝口。每次做完饭,我要帮忙收拾的时候,他们都阻止我,说:“我们家的规矩,做饭的不用洗碗。”每顿饭端上桌,首先要对做饭的人说谢谢;尝了第一口,必须说:“太好吃了。”然后在吃饭的过程中,要不止一次赞美食物的味道和下厨者的手艺。
  后来,我跟凯西的哥哥托尼结了婚,越发体会到了这种家庭教育的好处。我们家平时大都是一日两餐,托尼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早餐。他说:“因为你做午餐和晚餐比我多,所以我自愿负责所有的早餐。”这个逻辑,跟他妹妹凯西是一样的。那就是:不能因为你乐意干,我就视为理所当然,事事捡现成的。每一次吃我做的饭,托尼总是不吝赞美之词。有时候我想想我的妈妈,我的奶奶、姥姥、姑妈、姨妈和舅妈们,她们为家人做了一辈子的饭,听到过几句感谢和赞美呢?
  托尼和凯西告诉我,他们从小生长在热爱劳动的家庭,所以格外尊重劳动者。他们的家族,在美国大萧条的时候经历过贫困,为了生计搬到人烟稀少的缅因州,以修路、修桥为生。在他们小时候,每个孩子从三岁起就要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家中三男三女,从小被训练使用各种工具,修理各种器械,从事各种劳动。我在凯西家的时候,常常看见她自己动手刷墙;她知道去超市买什么漆,用什么样的滚刷,刷几遍才行;她自己修汽车,自己用电锯砍树,自己用电钻给钢板钻孔,自己用砂轮制作艺术品。她说:“这都是我从小在家练出来的。在我们家,女孩子和男孩子都要学习使用工具。需要什么东西,第一个考虑是能不能自己做一个;实在做不了,才会考虑买。”在这个家庭里,女孩子唯一的优待,是不用去工地上劳动,而男孩子从15岁起,一到暑假就要去工地上干活。
  到托尼做了父亲的时候,这种教育仍在延续。他的五个孩子,三男两女,每个孩子学开车,都是他手把手教的;他要求他们不但要会开车,还要会修车。五个孩子的第一辆车,都是二手车,是他带孩子去二手车行挑选的。五个孩子的第一台电脑,都是他带孩子去买来各种零部件,教他们自己组装的。至于日常的家务事,从做饭到洗碗到吸尘,每个孩子都要做个遍。托尼说,每个孩子都曾抱怨过:“为什么啥都要我干?!”当然,后来孩子们大了,他们就明白了劳动的好处,他们也这样教他们的孩子。
  在孩子16岁以后,也要自己去打零工。几乎每个孩子都在餐馆里打过工,或长或短。小女儿曾在冰淇淋店打工。有一次,我们去她店里吃冰淇淋,她非常得意地给我们演示如何用液态氮来制作冰淇淋,那情形就像在给我们上一堂化学实验课。
  劳动,是提升能力和自信的最佳途径,所以让他们多多尝试,才有利于他们发现自身的潜能和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因此更加敏锐地认识到社会的需要和未来的趋势,从而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更智慧的选择。
     一叶闻(现居美国)
  瑞典
  手工课和家政课能“解家长之忧”
  我偶然看到瑞典一个青少年节目,里面两个初中女孩为排练买了衣服,讨论着打了折的衣服怎样改一下更加合适。回家后两个人开动缝纫机很快就改好了衣服。看着这两个小姑娘,想着我柜子里那台妈妈走了以后就没有再拿出来的缝纫机,一边后悔当初没有把妈妈的手艺学过来,一边琢磨着我这个线都缝得歪歪扭扭的妈妈以后怎么教会孩子这些东西……我期待我的孩子能够长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不需要依赖他人;期待她能文能武,有动手的能力。
  这个难题,没有想到学校给我解决了:小学三年级她就有系统的手工课,一个班分成两半,缝纫手工和木工轮流上,男孩女孩同等待遇。我这个做妈妈的开始断断续续地收礼物,从缝得整整齐齐的小包、钥匙链、娃娃到缝纫机车出来的有模有样的运动短裤。木工课她也格外感兴趣,家里开始断断续续地添置她做的黄油刀、厨房用纸轴架、烛台、痒痒挠,甚至一把折叠躺椅——有模有样,成为我最喜欢的礼物之一。初中的最后一年,手工课上开始设计和制造首饰,小姑娘挑选设计了许久,打了一对美丽的金属戒指,让我羡慕不已,以至于去查看夜校打造首饰的课程收费……
  六年级开始的家政课更是让我大开眼界。老师开始带着学生在厨房里系统教厨房知识,教各种基础的消费理财常识等等。不仅学会烘焙烹饪,还要定期销售自己做出来的食品,筹集的款项用于班级活动。让我开心的是女儿的厨艺大涨,经常有美味分享;但尴尬头痛的是小姑娘开始严格按照菜谱和流程做菜,对我水平不稳定且随心所欲的做菜风格颇有微词,还时常追问我用了多少克、多少毫升……
  因为有着同龄人的陪伴和共同学习,这种生活技能的习得,不再像我的成长过程中的父母的传授,而是与同学一起的回忆,真是幸福。在这个陪她成长的过程中,我也被熏陶和影响到,最辉煌的成果是和女儿、我朋友Barbro一起,从画图计算到采购、锯木头、打地桩、油漆,建起了一个居民区里人人称羡、经得起狂风暴雨考验的格子窗花架。这些都会成为女儿成长过程中的美好回忆,希望她一生都能享受动手的乐趣。
     阿卡(现居瑞典)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06/0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