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时局
3    4   
PDF 版
· “学习困难”门诊火上热搜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4版:时局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2/08/04
朗读
两年接诊1500多个孩子 有网友大呼“相见恨晚”
“学习困难”门诊火上热搜



  “学习困难”门诊负责医生朱大倩

  “学习困难”门诊“一号难求”。

  学习有困难,也能看门诊!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学习困难”门诊火上热搜,网友大呼“相见恨晚”!不少网友感慨,“要是我小时候有这个门诊就好了!”“学习不好,让妈妈带去看门诊”“太真实了,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30岁了还可以去么”……
  调侃之余,网友也十分好奇:“学习困难”门诊到底看点啥?为何要开设这个特别的门诊?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原来这一门诊至今开设已有两年多,每周四下午半天门诊,两年多来接诊了1500余名孩子,为他们的学习成长之路提供更多帮助。

【事件】
为啥开设“学习困难”门诊

  “我其实也没想到,我们已经开诊两年了,之前门诊也上过一次电视,也不知道怎么突然就火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主任、“学习困难”门诊负责医生朱大倩笑着说,两年来已接诊和帮助1500多名学习困难的孩子。
  8月1日晚上,朱大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门诊近日冲上热搜一事,她也出乎意料。“2020年9月开设门诊,主要是看到心理门诊里亲子冲突与学习有关的非常多,但到底是孩子不愿意学,还是确实没能力学,内中原因还应细分,学习困难门诊由此应运而生。”朱大倩告诉记者。
  这个戳中众多网友心坎的门诊,并不是突然“一号难求”,而是开设至今一直很“抢手”。得提前一周预约,每次限号20人,每周四下午的门诊几乎都是约满状态。
  “我的孩子坐不住,上课总是开小差”“老师说啥娃总是记不下来,上课仿佛没有灵魂”……
  朱大倩告诉记者,来问诊的大多是小学生、幼儿园孩子及家长。“其实有这个意识非常好,早点发现原因、早些进行干预,效果更佳。”

幼儿园阶段干预效果最佳

  据国内外研究报道显示,学习困难发生率约为20%左右,男生发生率比女生多一些。
  专家表示,“学习困难”其实是一个在很多因素的作用下,造成孩子学习状态不好、成绩不良的结果;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各种神经发育问题、情绪和精神心理障碍、文化和环境不利因素、家庭教育不当等等。
  与其他疾病一样,“学习困难”的孩子找到病因后,及时干预尽早治疗,效果更好。以单纯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为例,一般治疗个把月,就会收获明显疗效;至于其他复杂性神经发育障碍,需要长期随访康复。
  从现有案例来看,幼儿园前来问诊的孩子,经过及时纠正,入学后障碍会明显减少,优于高学龄段就诊患者。专家最后建议:家长们日常还应多留心、多观察,发现孩子学习生活有问题,尽早前往专业儿童心理门诊问诊,以期获得更好疗效。

【对话】
确实有“学渣”变“学霸”

  记者:“学习困难”门诊到底是干什么的?
  朱大倩:“学习困难”门诊开设于两年前,是儿科医院心理科的一个门诊,开设这个门诊之前,就常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到心理科就诊。医生看诊的过程当中,发现这些小孩子因为学习的问题,或者说学习困难,有很多相关的问题,比如情绪问题、亲子冲突,包括学校老师对孩子有看法,等等。
  外界经常会对学习不好的孩子家长或学校老师说,降低对孩子的要求,这样便能减少冲突。但我们在接诊中也发现,这样做对孩子不负责任。因为学习毕竟对孩子来说是蛮重要的一件事情,而且他们学习有困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家庭教育的原因外,学习困难可能由各种神经发育问题、情绪和精神心理障碍、文化和环境不利因素等所造成。
  由于平时心理专科门诊里可能没有这么多时间很详细地帮小朋友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我们当时就开了一个“学习困难”专病门诊,这个门诊可以仔细地从根源上分析、厘清孩子关于学习的问题所在。
  记者:到底哪些情况属于“学习困难”?
  朱大倩:一些孩子是由于神经发育问题造成的“学习困难”,可能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这是门诊常见的情况。这些孩子因为神经发育不完善,难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造成在学习的时候容易分心、发呆、畏难,影响了学习成绩。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孩子虽然智力正常,但在某项特定的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发育落后,进而影响到相应的学科成绩。
  这两类孩子其实蛮多的,往往容易被误解成“小学渣”或者不爱学习的“小懒虫”。有些孩子出现读写障碍,他们听老师讲课、说话都没问题,但你要他们阅读、看试卷、写作文,他们就有困难了,如果换成口头作业,他们就能滔滔不绝。
  实际上,经过正规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行为治疗、专业的康复训练等,这些孩子的情况是可以大大改善,甚至从“学渣”逆袭成“学霸”的。
  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存在情绪问题,比如“学校适应障碍”“焦虑抑郁”“亲子冲突”等等。门诊接诊患儿后,医生会详细地和家庭进行访谈,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孩子本人的情绪、发育状态等,充分收集信息,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访谈结果,开出一些标准化的评估和检查,包括心理测试和各种类型的身体检查,来详细鉴别孩子的困难所在,获得一些量化的指标。
  完成检查后,医生会帮助家长解读检查结果,分清孩子是“不能学习好”还是“不愿意好好学”,并且搞清楚孩子因为什么“不能学”,又为什么“不愿学”,帮助家长去理解问题所在,和家长一起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记者:会使用药物治疗么?效果怎么样?
  朱大倩:如果是神经发育障碍,其中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多动症,这些孩子药物治疗效果其实是蛮好的。大概70%的孩子都能够受益于药物治疗。如果这个孩子不合并其他的学习障碍,主要是由于多动症对学习造成影响的,用药以后其实他的注意力改善了,学习一下子就能够上去的。
  还有一部分孩子,是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造成学习困难,比如焦虑抑郁等,我们按照国家批准的儿童药物标准使用一些抗焦虑抗抑郁的药,效果也很不错。
  记者:看过门诊后,“学渣”马上能变“学霸”?
  朱大倩:没有那么快,因人而异,门诊首先是帮家长理清楚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对症治疗、综合治疗。的确有一部分孩子,就像前面说的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快,比如多动症的这些孩子,可能吃了药状态就好了,一下子就会从学渣变成学霸,我们有很多这样子的例子。
  但是还有一些孩子,像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中的其他病类,还是需要通过康复训练的,没有这么快。尤其是孩子过来看诊的时候,已经处于小学中高年级,再要去扭转是有点难的。
  所以我们希望家长在孩子幼儿园阶段能够发现问题,这时候开始训练效果就会比较好。
  还有一类是重度的神经发育性障碍,像孤独症谱系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智力障碍,对于这一类孩子的治疗,我们会建议家长换一种思路去培养孩子,不一定是在学业上的期待,孩子可能还有其他的兴趣爱好,最终的养育目的,都是让孩子能够过一个幸福的生活。
      据《武汉晚报》

■ 相关观点
“学习困难”之困
需要被“看见”

  学习困难是一种病吗?近来,上海、武汉等地多家医院“学习困难”门诊的火爆,让不少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在上一代人乃至我们这一代自诩“新人类”的认知里,学习困难不是因为孩子懒就是笨,学习方法不对或者没摸着门道也不过是“懒”“笨”的委婉表达。但现在心理科的医生却言之凿凿,这可能是一种病,且援引国内外报告称其发生率达20%左右。
  学习困难到底是个什么病?据医生在媒体采访中的说法,学习困难是一个在很多因素的作用下,造成孩子学习状态不好、成绩不良的结果。孩子学习困难,除了家庭教育的原因外,还可能由各种神经发育问题、情绪和精神心理障碍、文化和环境不利因素等所造成。
  可以说,这些基础观点和认识,大有为“学习困难”正名的效果,让我们以更加严肃和科学的态度来正视这件事。也只有将教养不当、神经发育缺陷、心理情绪问题等视作孩子真切的困境,才有可能导向科学的干预和改变。从某种程度来说,无论对父母还是社会,这都是一堂迟到的补习课。
  相比心理情绪、家庭教育等原因导致的学习困难,由神经发育问题造成的读写障碍、数学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因为所涉人群少,他们的困境也并不为太多人所知,也就很难谈及理解和接纳。拿读写障碍人群来说,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相关课题组2014年发布的调查报告,当年我国小学生读写困难的发生率约在11%左右。以此比例推算,那么至少有1000多万小学生受到读写困难的困扰。
  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个人和家庭的“自救”固然必要,更为根本的,或还是需要社会构筑支持体系,关注这个弱势群体,打捞起这些孩子。
  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先行一步,在基础研究、政策、教育实践等多个方面推进探索,填补政策空白,推进筛查、预防和治疗等,在他们独特的跑道上助其成长成才。而考虑这个支持体系因要囊括诊疗技术、个性化教育方案、心理辅导等,需要学校、家庭、政府部门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学习困难”被正名,也让被裹挟进教育竞争中的父母暂时停下脚步,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重新思考教育何为等这些“元问题”。“学习困难”,得病的是孩子,生病的或许是父母。
  因此,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学习困难”门诊的火爆和被热议,其实也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对于“孩子”这种“特殊生物”的成长规律,还是要多一份尊重。         据光明网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08/0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