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健康周刊
3    4   
PDF 版
· 就诊量上升 强迫症有多难治?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8版:健康周刊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2/09/20
朗读
反复洗手、反复擦写作业、爱捡垃圾……
就诊量上升 强迫症有多难治?



  洗手,见到水龙头就去洗,洗到手红肿,依然洗;写好的作业,擦掉,重新写,再擦掉,不停反复;往家里捡垃圾,不停地捡……
  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强迫行为,发展下去,可能导致强迫症。青少年前期(11岁左右)和成年早期(20岁左右),是强迫症发病的两大高峰期。家长发现孩子存在强迫行为,一定要足够重视。

  案例
  洗到手肿依然停不下来

  小斌,男孩,12岁。看起来,他跟其他同龄孩子没什么区别。但是,他的双手始终是红肿的。并不是手有伤病,而是他不能控制自己,总是不停地洗手。只要有机会,看到水龙头,他就去洗手,即便手已经红肿,他也停不下来。
  小斌的家长把他带到街道的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社会心理督导师李媛媛对小斌进行了帮助。
  “在心理沙盘游戏中,我注意到小斌的沙盘里,一个绿色植物模型也没有,也没有一点水。这意味着,他内心美好的东西不多,安全感比较差。”通过评估,李媛媛建议将小斌送到专业的医院。
  在社区心理服务工作中,李媛媛还遇到过一个学生小梅,她的情况是需要经常洗澡。只要上完厕所,小梅都要洗澡。这已经导致她很难正常生活,每天都需要在洗澡上花费大量的时间。
  在李媛媛的建议下,小梅也在寻求专业医院的帮助。

  从重写作业到捡拾垃圾

  小强,男孩,9岁,是一个三年级小学生,从小他就是父母眼里的乖宝宝。
  但是,在二年级下学期的时候,老师开始向家长反映,小强出现不交和晚交作业的情况。家长也发现,小强写作业的时间越拉越长,越写越晚。最后严重到影响睡眠。晚上不够睡,白天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
  仔细观察后发现,原来小强写作业的时候,喜欢反复写、反复擦。写完一遍,擦掉,重写,再擦。家长对小强进行了提醒制止,这种反复擦反复写有所缓解。
  但是,没过多久,家长经常发现家里有来历不明的塑料袋、树叶、废纸等垃圾。原来是小强不停地往家里带垃圾。小强害怕家长知道他捡垃圾,还把捡来的垃圾藏到家里不易发现的角落。
  在跟父母一起出行的时候,小强不但自己捡垃圾,还要求父母帮忙捡。如果父母不同意,他还会情绪失控。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父母带着小强到北京安定医院儿科就诊。孟凡超医生在详细了解小强的情况后,经过临床评估,确诊他为强迫症,目前正在接受治疗。“小强的情况比较典型,他自己知道反复擦写作业不好。但是他说,他受不了字没有对齐。必须对齐,心里才不难受。他也知道捡垃圾不对,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诊断
  影响生活就要及时就医

  还有一些属于强迫观念——比如脑子里经常会回忆别人说的话、经常会闪现看过的电视剧里的人物形象、总是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等。
  强迫症的症状有时候是强迫行为,有时候是强迫观念,或者两者皆有,而且症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和重要的社会功能。“我们很多普通人都会在离家之后,怀疑自己没锁门,有时候会返回去,检查锁没锁。这种一次两次的行为,不算强迫症。到确诊强迫症的程度,是会反复确认锁没锁门,十几次,甚至耗时一两个小时。”当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家长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前往专业医院就医。
  北京安定医院儿科的门诊接诊患者中,大约10%至15%是儿童青少年强迫症。11岁左右,是强迫症发生的两个小高峰之一。而且成年强迫症患者,回溯起来,有超过三分之一在青少年时期就出现了症状。
  因此,强迫症治疗中,早发现、早预防就至关重要。安定医院接诊的病例中,有很多是家长一开始没留意或者没重视,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机会。青少年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有时候分不清楚现实和想象,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去提供帮助。此外,青少年反强迫意识不强,语言表达不准确,所以,经常自己明明已经有强迫症状,但是没办法跟家长描述,或者自己隐藏起来。这也需要家长细心观察孩子行为变化,及时带他们到医院就诊。

  援助
  强迫症患者就诊量上升

  近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临床心理科医生王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院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强迫症患者就诊量每年呈现10%—15%的上升趋势。数据显示,仅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20年门诊强迫症患者就诊量就达到了5万多人次。在王振的门诊里,这类患者的年龄跨度为14岁到83岁,症状持续时间长的甚至超过50年,不仅有学生,也有上班族、老人等。
  “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因病致贫不会发生在诸如强迫症这类精神疾病上,但事实上很多人会因此失业、失学,甚至失去社会生存能力。”王振呼吁要关注这一类精神疾病,尽早发现、尽早治疗、规范治疗。
  “‘强迫’是普通人也会有的现象,按照严重程度划分,最轻的是强迫现象,90%以上的人都曾偶尔出现,如出门后担心门没有锁好,但不会给生活带来影响。如果这种现象每次出门都会发生,甚至需要反复推几下门,但并没有浪费太多时间的话,可能就达到了‘强迫症状’水平,由于对生活影响有限,仅仅这一个症状也构不成疾病诊断。”王振进一步表示,如果这些行为自己完全无法控制,每天要消耗掉很多精力(比如一小时以上),给自己甚至周围人带来痛苦和麻烦时,那就需要治疗了。

让孩子感受被关心认可

  不管是在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工作的李媛媛,还是在安定医院工作的孟凡超,谈到青少年强迫症问题时,都反复强调家长的重要性。
  孟凡超说,强迫症产生有很多原因,其中有遗传原因,表现出较高的家族倾向和遗传风险,比如小强的父亲就曾患有强迫症。同时,也有环境原因,比如在怀孕早期饮酒或者母亲妊娠期精神压力大、体重超标等问题。而在非遗传因素中,最重要的,可能就要属家庭因素了。通常,患有强迫症的青少年,他们的家长都表现出过于严厉、期望过高、过于追求完美。甚至,家长也有亚临床强迫症,或者强迫人格特质。
  在社区日常工作中,李媛媛经常发现,家长缺乏和孩子有效的沟通,“不是只沟通就行,还要注意沟通的方式。现在总有家长说,工作太忙,没时间陪孩子说话。其实哪怕是上学路上这十分钟,抓住机会,去跟孩子聊一聊他的事情,能让他感受到你在关心他,这就已经很有效了。所以,陪伴不在于时长,而在于效果,孩子是否能够感受到被关心、被认可。”
  如果孩子确诊强迫症。治疗一般分为三种: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在临床上,家长最能接受的,是心理治疗。而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家长要起到关键的协同治疗作用。
  据《北京晚报》《重庆晨报》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09/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