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的秋香色缂丝五彩云蝠金龙吉服袍料上25种颜色的重建。
色彩斑斓的兵马俑
中国人的浪漫,从这份见字如见色的“乾隆色谱”中,便能感知一二。在乾隆时期,人们衣服的染色全部来自身边的花花草草,那时没有各种化学染剂,染色全凭天然的植物,却依然缤纷璀璨,艳丽无比。 如果说,乾隆时期是中国古代色彩最绚烂的时刻,那么,追溯到汉唐,乃至更久远的秦朝,那时的中国,又是怎样一番颜色? 当印象中灰暗又略带黄土高原泥土色的秦俑以“兵马俑配色太绝了”的话题登上热搜,当“有一种紫色叫中国紫”引发人们的好奇,或许是时候来谈谈这个你从未见过的地下彩色世界,来聊聊中国色是怎样一种“绝色”了。
五彩斑斓的兵马俑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骊山脚下,我国第一个称帝的君主——秦始皇,在高耸的封土下沉睡了2200多年。 48年前,三个农民的一次普普通通的打井行为,偶然间打开了已尘封两千多年的黄土,一个震惊世界的神秘地下军阵重现世界。 这个来自秦朝的泱泱军团——兵马俑,“势如彍弩,节如发机”,似乎只待一声令下,就将“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豁”,汹涌澎湃,触之者摧。 它们,千人千面,尽展大国风范。 它们,气势磅礴,鲜衣怒马。是字面意义上的“鲜衣怒马”。 一个或许不是很多人知道的温知识:如今看过去“灰扑扑”一片的秦兵马俑,在建造时不仅是彩色的,还是浓烈鲜艳的撞色派:朱红、紫红、粉红、粉绿、粉紫、粉蓝、桔黄、黑、白、赭……整齐的军阵五彩斑斓而生动,俗称“花队”。 可是由于时间久远,中间历经火焚、山洪暴发、自然侵蚀等原因,超过95%以上的兵马俑彩绘都已经脱落,剩下的也大多在出土后因环境温度、干湿度的变化,在短短几分钟内就产生剧烈收缩、卷曲并脱落,最终导致原本五彩斑斓的秦俑呈现为如今我们看到的灰褐色。 1988年,兵马俑第一次大规模发掘的学术报告——《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出版,其中多处也提到了兵马俑为彩绘这一事实。 不仅如此,秦俑研究者还根据已出土的陶俑身上的颜色残迹,对不同兵种、不同个体的武士俑的服装颜色进行细致研究后发现:秦军分为步兵、车兵、骑兵三大兵种,他们的铠甲由政府统一发放,同一兵种、地位相同的士兵穿的铠甲的形制和颜色比较一致(比如红色甲带,褐色铠甲片),但铠甲内的上衣、下衣和护腿、围领等则由士兵自备,颜色也因此互不相同,异彩纷呈。 有意思的是,当时秦朝军队最流行的颜色也是绿色。研究者曾以177件陶俑作为调查对象,其中42.6%的人上衣是绿色。以425件陶俑为调查对象,其中52.5%的人下衣是绿色。此外护腿、围领、袖口等选择绿色的人也基本是半数左右。 1999年9月10日,在兵马俑二号坑内,还发现了一尊脸为绿色的俑。这尊俑呈跪射状,头发、胡须、瞳孔都是黑色,脸部却涂以绿色。为什么他的脸色与众不同,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但稀缺的绿脸俑和铜奔马车一样,太过珍贵,目前已成为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 绿色(主要是粉绿色)之外,朱红、粉紫、天蓝这几种颜色所占的比例也很大,是当时服装的主要颜色。另外,秦人很注意上下衣及袖口、领口的色彩搭配。如绿色的上衣,下身穿天蓝或粉紫或红色的裤子;红色的上衣,下穿深蓝色或浅绿色的裤子;绿色的长衣,镶着朱红色的领和袖口;红色的长衣,镶着绿色或粉紫或天蓝色的边缘。这种大胆的撞色,让秦俑显得明快、热烈,生机盎然。
神秘的“中国紫”
在这些缤纷的色彩中,有一种颜色不得不提,这就是曾经引起全世界关注的“中国紫”(BaCuSi2O6,矿物学名硅酸铜钡)。 在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中,紫色代表了尊贵,是天之色。紫穹、紫虚是天空的代称,天上的云和气分别叫紫云、紫气,紫宸、紫禁、紫薇被视为帝君或帝位。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流行色的出现,就是因为春秋时齐国的齐桓公非常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带动了齐国宫廷、国都之中,甚至整个齐国国境都喜欢穿着紫色,甚至这股风潮还席卷了鲁国。鲁哀公十七年,鲁国大夫都穿着“紫衣狐裘”。 古人获得颜料的方式大多是将矿物质、土或者植物进行研磨捣碎制作而成。比如中国人喜爱红色,我们的祖先很早便从朱砂(矿物学名称辰砂)中提取出红色作为颜料。齐桓公喜欢穿的紫绸,据考证,则是通过提取动物骨螺的分泌物染制而成,被称为“贝紫”。骨螺染色,成本极高。 日本学者吉冈幸雄分析认为,每提取1克染料需要消耗约2000个染色海贝,如此难得,使得紫色成为一种极为奢侈的色彩,齐桓公时一匹紫绸的价格比五匹素绸还高。即使到了唐代,也只有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可以用紫色。 但研究者在秦始皇兵马俑身上发现的“中国紫”,并不同于紫草或骨螺染制而成的紫色,它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而是由石青、石绿、重晶石和石英等混合后,在一千多摄氏度的高温下进行反应生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颜料。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弗利尔研究所的伊丽莎白·菲兹胡等人首次从汉代陶器、青铜器彩绘及颜料中分析出蓝色和紫色硅酸铜钡,并将其命名为“中国紫”“中国蓝”(也称“汉紫”“汉蓝”)。此后,随着对秦始皇兵马俑彩绘研究的深入,考古工作者在秦俑身上也发现了大量“中国紫”的存在。 非天然颜料在古代并不多见,特别是蓝紫色,堪称稀罕,迄今为止,只有三种人造蓝紫色被确认是出现于工业社会以前,分别是埃及蓝、玛雅蓝和中国紫。与成分为硅酸铜钙的“埃及蓝” 不同,“中国紫”的成分为硅酸铜钡,不但需要人工合成,而且由于性质不稳定,在合成过程中对于材料配比和温度掌控要求非常高。 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紫”也许是道士炼丹、炼玉珠(玻璃)偶然所得的副产品,由于罕见,被皇帝下令使用在重要或特殊的器物上,显示至高无上的皇权。无论如何,正如秦始皇陵博物院研究员夏寅所说,“两千多年前,秦人就能够通过矿物质人工合成颜料,非常了不起,足以说明秦代技术的发达。” 遗憾的是,这种神秘而稀有的颜色并未能流传下来。夏寅通过对全国11个省区超过千余件彩绘文物样品的分析发现,“中国紫”的使用随着秦人的发展足迹扩展,也随着秦的灭亡而逐渐消失,只存在于西周到两汉的1000多年里。 对于它的消失,夏寅推测,这种颜料的制备技术可能只掌握在高级国家机关手中,随着两汉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分裂割据时期,这种先进的制备工艺也就随之失传了。
颜色与礼制
兵马俑代表着秦代的彩绘工艺已相当成熟,工匠们依据俑体不同部位的色彩需求,通过各色颜料间的相互参杂,实现了多种复杂色彩的配置。关于彩绘兵马俑的研究,也丰富了我们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的认知。 比如通行的说法是“夏代尚黑、商代尚白、周代尚赤、秦代尚黑”,《史记·秦始皇本纪》也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黑色作为最尊贵的颜色,“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但兵马俑的服装却是多彩的。这是为什么? 对此,和兵马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兵马俑专家袁仲一的解释是,秦国服饰颜色有时尚色和流行色之分。时尚色是尊崇的颜色,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所谓的“秦人尚黑”,指的是国家重大活动,君王和王宫贵族身着礼服都以黑色为主。但是流行色是社会大众所穿的颜色,可以看出秦国其他阶层还是很接受鲜艳的颜色的,并不是一律都穿黑色。 至于所谓“秦代尚黑”,这其实是源于夏代开始的阴阳五行说法。到了周代,开始建立起一个跟服饰、礼制对应的颜色系统。战国时期,出现了正色的概念,分别为青、黑、赤、黄、白五色。东汉学者郑玄在注释《周礼》时提到,有一种鸟叫“夏狄”,身上的羽毛颜色丰富,“五色皆备成章”,研究者认为所谓夏狄就是“雉”,先秦的人正是用这种鸟的羽毛作为五色的标准。 五正色以及之后的五间色,构成了中国传统色的基本色谱。 比如正五色中的赤色,也就是红色,在中国一直被视为重要的色彩。原始人类崇拜太阳,崇尚红色,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已经使用赤铁矿染石珠串的系绳。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朱漆木碗到明清时期的剔红,朱色已经成为漆器的代表色之一,彰显着热烈繁盛、华丽富贵的感觉。 青介于绿蓝之间,《荀子·劝学》中记载:“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是植物、树木的颜色,初春季节,万物“返青”吐绿,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是生命的象征。无论是“天青色等烟雨”所吟唱的汝窑天青釉的清隽秀美,还是《只此青绿》所呈现的宋代青绿山水画的典雅意境,中国传统审美的诗意蕴藉在其中可说是淋漓尽致。 作为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大到与神明的沟通、王朝的更替、社会的管理,小到个人命运、审美偏好,无一不受制于色彩。反过来,从中国的色彩出发,也能够溯源中国人独特的情感表达,以及那份流传千年的东方式审美中,独一无二的古老智慧。 回到打开秦始皇陵大门的那一天,泥土拂开的那一刹那,那些粉红的脸庞,褐色的铠甲,红色的甲带,或绿、或红、或紫的衣裳……华丽的色彩,为兵马俑们注入了灵魂,可以想象,人们第一次见到它们时,是何等的震撼与惊艳。 据《成都商报》、山西卫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