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博览周刊
3    4   
PDF 版
· 美军“多域战”是何方神圣?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4版:博览周刊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2/11/16
朗读

美军“多域战”是何方神圣?



  美国陆军多域战特遣队以炮兵为发展基础。

  美国陆军搞多域战特遣队实践,没有选择步兵、装甲兵、空降兵等直接攻击性兵种作为试点单位。

  美国陆军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

  特种兵将成为多域战特遣队的“火力引导员”。

  不久前,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查尔斯·弗林透露重磅消息,称美方正考虑在亚太部署结合导弹、电子战和网络战能力的实战性“多域战特遣队”,应付“日渐激烈的大国竞争”。面对这一“全新力量”的挑战,我们有必要做到“知己知彼”。

六大区域新战法

  自2011年美国陆军开始从伊拉克、阿富汗作战中抽身后,便努力在新的国家战略中寻找自身定位。2017年,美国陆军正式提出“多域战”概念,鼓吹在地面、海上、空中、太空乃至网电空间中与“大国对手”较量,作战样式是通过地面火力投射,为其他作战空间创造攻击优势,继而威慑并击败敌人。多域战的特点是:美国陆军不再相信将来遭遇“大国对手”时能随时随地获得己方海空军支援,陆军地面部队必须进一步扩大自身打击威力和射程,在五大空间里与友邻军种(甚至盟国军队)深度合作,从而取得胜利。
  按照美国陆军能力集成中心定义,多域战分为六大区域,其特性和功能是:
  ■火力深入区:指陆军常规部队难以机动抵达但跨军种战略级火力能投射到的区域,一旦被打击,将取得战役甚至战略效果,像敌国心脏腹地就属这一性质。
  ■接近区:指敌我主力直接交战而己方地面部队要尽力攻占或坚守的关键地带,目的不光是夺取战争资源,更要通过机动包抄与火力摧毁,歼灭敌有生力量。
  ■深入区:指己方地面部队在友邻军兵种配合下占领的敌浅近纵深地带,配合接近区的主力部队掌握主动权。
  ■支援区:即直接支持接近区战斗,并为深入区及火力深入区提供兵力、火力和机动支援的区域,任务指挥也会在该区域展开。
  ■战役支援区:指跨军种部队结合的中心地带,除了作为跨军种任务指挥节点,也确保输出战役战略级火力。
  ■战略支援区:指从美国本土沿通信线路到战场突破节点的地带,包括港口、机场、战略性海空通信线路,作用是维系跨军兵种指挥协同。
  即使在网络、电磁频谱这类虚拟空间,多域战概念照样适用。例如,黑客组织在敌国腹地(即美国军人难以到达的火力深入区),利用另一处地区(很可能是另一个火力深入区)的代理服务器,攻击接近区甚至美国本土的特定部队,这类攻击同样能够致命,诸如“黑”掉部队指挥链,传递伪造的命令,搞乱部队集结调动等等,无论效果如何,都将导致被攻击方疲于应付,暴露软肋。显然,美军多域战特遣队就试图营造这样新颖的战斗力。

作战编制测试

  依托理论引领,美国陆军已改编出两支基于常规炮兵旅强化的实验性多域战特遣队,投入相关测试。就实力而言,由第17炮兵旅为主组建的特遣队最受瞩目,它就在美国太平洋陆军防区,下辖2个火箭炮营,配备16门M142高机动火箭炮(即因俄乌冲突闻名的“海马斯”),不仅能发射227毫米火箭弹,还能发射更大口径战术弹道导弹,有效射程70至300公里,能对大面积人员、车辆装甲目标实施压制与毁伤,也能攻击远距离敌高价值目标、时间敏感性目标或深藏于地下掩体内的固定目标。
  另一支支多域战特遣队以美陆军第41野战炮兵旅为基础组建,下辖2个多管火箭炮营和1个“情报、信息、网络、电子战、太空”支援营。该支援营是多域战特遣队的核心,能聚合各类外源数据,包括来自卫星、无人机、侦察机的各类数据信息,还能在网络、电磁领域发动袭击,干扰敌方传感器和电磁网络系统。该多域战特遣队于2019年9月部署欧洲地区。
  多域战理论提出后,美国陆军又开始试验用火箭炮打击海上目标的跨域战法。今年8月举行的“环太平洋”演习中,该特遣队就演示了这一战法,M142火箭炮被C-130运输机快速投送到夏威夷一处离岛,借助数据链接收卫星、水面舰艇和岸基雷达的情报,在完全不用自身侦察器材的条件下,直接用火箭弹摧毁了60公里外的水面舰艇,意在炫耀美军绵密的情报监视、空运投送及离岛基地体系,快速实现兵力部署与火力打击,利用“时间差、空间差”陷敌于多重困境。
  不仅如此,为满足多域战对“广域多维打击”的需求,目前美国陆军发起六大现代化项目,并将远程精确武器列为优先发展项目,最关键的是“精确打击导弹”(PrSM),它可与M142火箭炮兼容,突破500公里的最大射程,同时具备反舰能力,与此同时,得益于美国退出与俄罗斯维系30多年的中导条约,美国陆军希望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里获得1000公里级的机动中程导弹,为多域战特遣队指挥员提供低成本战略打击能力。
  另据报道,美国陆军战略司令部正在开发一种高超音速导弹,它采用二级助推火箭集成通用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的方案,最大射程达2225公里,飞行速度在5马赫以上,旨在瓦解大国对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打击敌高价值目标、时敏目标。毫无疑问,一旦这些“撒手锏”到位,美国陆军多域战部队必将大量装备。
  需要强调的是,远射程武器固然重要,但多域战特遣队的灵魂仍是跨域融合,系统集成。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弗林透露,未来实战化的多域战特遣队规模约为1500人,“尽管规模很小,但它具有在太空、网络、海上、空中及地面进行作战的能力,并为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提供支持。”特遣队的要害是四个“神秘连”,即情报连、网络连、电子战连、空间和信号连,他们汇集来自包括卫星、无人机、电子侦察飞机等平台的各类数据,向特遣队提供威胁和目标的信息,还能在网络空间和电磁频谱中发动战争,干扰或攻击敌传感器和作战网络。理论上,多域战特遣队能为远程精确火力提供大范围情报、校射与毁伤评估保障;另一方面,能真正做到内外联通、跨域协同、多域集成,高效打击与毁伤敌人。
  据悉,组织大量模拟推演是美陆军研究论证“多域作战”概念的主要途径。2019年4月至5月,美陆军在刘易斯·麦科德联合基地和亚基马培训中心举行“联合作战评估”演习,探讨“多域作战”力量编成、能力需求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另外,为适应“多域作战”概念,美陆军将恢复师和军所属部队的结构编成和作战能力,并重建类似冷战时期“野战军”的部队编制。
  目前,美军已举行多场“全球一体化演习”,模拟与俄罗斯开战的作战想定。演习专门设置跨域和全域场景,使国防部、参联会主席和作战指挥官、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情报机构和联邦政府其他部门参与其中,以完善作战概念,减少不确定性。未来,美军将继续通过相关演习不断验证“全域作战”概念。
  今年9月23日,美国陆军正式宣布启动第三支多域战特遣队,以希望该部队为联合部队提供更多跨越印太地区的战场选择。

避免“自说自话”

  要强调的是,多域战特遣队一旦定型,将意味着对美国陆军百年建制的彻底颠覆,多域战能力真要实现,未来还有几座“大山”需要跨越:
  首先,如何破解多军种烟囱式发展格局。由于各军种建设与作战特点规律不同,军种文化各异,都有自己侧重的军事理论与努力方向,像美国空军侧重“作战云”理论,海军重点打造“分布式打击”能力,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马赛克战”概念。2019年秋,美国国防部指示联合参谋部和四大军种为“全域作战”创新联合作战概念,但参谋长联席会议至今没有能统合各军种的先进战略,这种情况下,陆军鼓吹的多域战理论多少有些“自说自话”。下一步,多域战要更深入发展,就必须从陆军走向国防部,以国防部与参联会名义推动各军种一起向多域战转型。然而,这种共识至今尚未达成。目前惟一可见的美国国防部作战指导可能是2018年版《美国国防战略报告》提出的“动态兵力运用”(DFE)概念——但实际上,由于这一概念过于抽象,人们在不结合实际兵力运用的情况下很难把握其内涵实质。
  其次,如何统合各军种悬殊的作战节奏。通常情况下,陆军部署与行动以月计甚至以年计(如阿富汗战争),海军部署作战以周计,空军则以小时计。就像人走路,“步调不一致”的几大军种,是很难做到配合默契的。正因如此,美国陆军以两个炮兵旅为核心,组建实验性多域战特遣队,而不以陆军核心——战斗旅组建,关键就是作战节奏之别。炮兵旅现有火箭炮射程超过100公里,既可发射火箭弹,又可发射战术导弹,既可打击静止目标,又可打击机动目标,这样的毁伤距离与速度,足以同空军战机媲美。未来如何将步兵、装甲兵、工程兵等无缝融入合成框架下,正是多域战理论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
  目前,美陆军在亚洲部署多域特遣队的计划存在不确定性,即亚洲国家能否同意美军多域特遣队的驻扎方案,毕竟该部队战时很可能沦为对手打击的目标;若将多域特遣队部署于荒岛,其生存能力将是很大问题。
     据《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11/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