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实施“乙类乙管”,是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工作等基础上作出的防控策略调整,是实事求是、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主动作为,是为了不断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实施“乙类乙管” 绝不是放开不管
米锋表示,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重点是强化服务和保障。要抓实抓细医疗救治资源准备,着力保障群众用药需求,全力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防护和救治,特别是强化老年人疫苗接种和健康管理,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介绍,从传染病的特征、健康影响、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需要出发,将一种传染病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需要具备相关条件。这是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要求的,是依法防控的鲜明体现。 当前,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防控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密切跟踪病毒特点,研判疫情形势变化,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和药物供给,加强医疗救治和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因素,都为我国调整新冠病毒感染的法律归类创造了条件。因此,调整为“乙类乙管”打的是有准备之仗,而绝不是被动的放开。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是保健康、防重症。接下来,国家卫健委将抓细抓实医疗救治资源的准备,着力保障群众用药需求,全力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防护和救治,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努力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扩充发热门诊资源 加强重症患者救治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主任医师殷文武介绍,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续流行,病毒也在持续变异,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当前国内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由于防控措施、人口密度、生活习惯以及地理气候等差异,使各地的疫情高峰到达时间会有所差别。未来一段时间内,各地将陆续迎来疫情高峰。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随着疫情发展进入到不同阶段,各个地方的需求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处于疫情进展过程中,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有的地方随着重症患者的出现,急诊和重症救治面临较大的压力。“我们也采取多种措施,指导地方不断扩充医疗资源,扩大我们的医疗服务供给,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 焦雅辉介绍,在扩充发热门诊医疗资源方面,国家卫健委主要采取了扩容发热门诊资源、推行分级诊疗、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多渠道增加药品供给等措施。 焦雅辉说,重症患者救治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第一是扩容全国的重症医疗资源。全国各地按照要求扩容和改造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同时增加二级医疗机构的重症资源,重点拓展三级医院的重症医疗资源,包括床位、设备以及人员培训。国家卫健委也建立了日调度制度,随时调度各地医疗资源准备和使用情况。 第二是关口前移,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把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管理起来,根据他们的健康风险等级来实施分级健康管理。 第三是要求三级医院要发挥重症救治的兜底保障作用,同时要求医疗机构要扩容急诊的接诊能力,扩容医院床位收治的能力,要求医院要畅通急诊和住院病房收治之间的绿色通道。“我们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对于急诊留观的重症患者,要实现24小时清零收治,把急诊资源能够更快速的循环和周转起来,能够收治更多的重症患者,提供重症诊疗服务,最大程度实现重症患者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焦雅辉说,医疗机构对于重症患者的救治,要落实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疑难病例会诊和讨论制度、整体护理制度等。对于新冠感染患者,要进行同质化和规范化治疗,多学科共同提供基础疾病诊疗服务。另外,对于120的供需紧张问题,国家卫健委也指导各地,一方面扩容120急救电话接听能力,另一方面提高120急救车辆的响应率,利用多个渠道来解决非急救转运的需求,保证120救护车能够主要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 第四点是强烈建议或者呼吁老年人能够加强疫苗接种,预防和降低重症和病亡的发生。
“乙管”后,防控措施重点 概括起来是“三重一大”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说,原来的“乙类甲管”,现在调整为“乙类乙管”,调整的是“管”的等级,而不是“不管”。 常继乐说,调整以后防控措施的重点主要有四个方面,概括起来叫“三重一大”: 一是加强重点人群保护。要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保障充足药物供应,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健康调查,做好分级分类诊疗工作。 二是加强重点机构防控。做好养老院、社会福利院、医疗机构、学前教育机构等人群集中的重点机构防控,在疫情流行期间要加强人员健康监测,对养老院和社会福利院等机构,要适时采取封闭管理,严防机构内聚集性疫情发生。 三是做好重点行业防控。对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公安、交通、物流以及保障水电气暖等行业,要强化员工个人防护和工作环境的通风消毒,建立人员轮岗备岗制度。 四是动态开展大型密闭场所防控和大型活动管理。强化疫情动态监测与应对,疫情严重时,对人员容量大、空间密闭的场所,比如场站码头、大型超市、大型娱乐场所、交通运输工具等,短期内可以采取必要的减少人群聚集和人员流动等措施,暂缓大型活动的举办,来压制疫情高峰。
“乙管”后 更要做好个人防护
殷文武表示,实施“乙类乙管”之后,社会面的传染源更加不确定,更要做好个人防护。他给出五条建议: 一是坚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健康饮食、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二是讲究卫生,注意个人防护,要勤洗手、遵守咳嗽礼仪,居室保持清洁、常通风,必要的时候使用消毒剂。在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规范佩戴口罩。 三是积极接种疫苗,提高自己的抵抗力,没有禁忌症、身体条件允许,特别是老年人,要尽快接种。如果达到了加强接种的条件,也要尽快加强接种。 四是做好健康监测和居家治疗。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抗原检测阳性、症状不重,可以居家治疗。但在这个期间,要减少跟其他人的接触,并且要时刻关注自己的症状,如果症状加重,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五是在疫情流行期间要减少外出、减少聚集活动。如果上班通勤,最好是保持“两点一线”。如果检测阳性或者有症状,要减少外出。同时,一些重点人群,比如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在疫情期间最好少外出、少聚集。在疫情流行较严重时,尽量不要到影剧院、KTV、棋牌室、剧本杀等空间密闭、人群密集的场所。
“白肺”与新冠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无关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对近期受到关注的白肺症状作出回应,她表示现在出现的所谓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当前的流行优势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 “现在网络上大家说的白肺,有的不是真正的白肺,有的也没有达到很严重的程度,出现了把它误称为白肺的情况。”焦雅辉说。 焦雅辉介绍,并不是只要肺部出现了炎症就叫白肺,白肺应该是比较严重的肺炎表现。一般来讲,肺部的炎症比较重,渗出的比较多的时候,也就是白色影像区域面积达到了70%到80%,在临床上大家口语化称为白肺。这个阶段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这类患者在临床上,尤其是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但是这样的患者占比非常低。 焦雅辉介绍,不仅仅是新冠病毒,多个病原体都可以引发肺部炎症,像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包括一些细菌,如军团菌都可以引发肺部的炎症,严重的时候都可以出现炎症表现。治疗上讲,我们现在有成熟的专家共识和治疗方案,主要是俯卧位通气,另外就是进行给氧治疗,包括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还有被网友称为救命神器的ECMO。加强原发病的病因治疗,白肺患者中有相当部分可以好转。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