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1月29日讯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刚过,多种打着投资理财旗号的非法集资“新套路”再次来袭。面对高息,你心动了吗?淄博高新区财政金融局提醒市民务必提高警惕,时刻注意防范。
对“高额回报” “保本无风险”等 虚假宣传高度警惕
“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唯有增强广大金融消费者对非法集资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最关键,要保持理性投资心态,才能避开非法集资‘陷阱’。”淄博高新区财政金融局金融监管科工作人员称,非法集资“新套路”虽然形形色色,但是均离不开高息诱惑这个“老现象”。 淄博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已于1月27日公开发布“守住‘钱袋子’ 过好幸福年”温馨提示,重点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在聚集交流和消费的同时,时刻保持警醒,不要给不法分子从事非法集资活动提供机会,特别是对“高额回报”“保本无风险”等虚假宣传保持高度警惕。 记者梳理发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曾披露,近年来非法集资新业态、新形态不断冒头,当下热门的“共同富裕”“元宇宙”“一带一路”“共享经济”“区块链”“碳中和”等概念,均容易成为非法集资的“新套路”。此外,有的不法分子还假借金融创新、金融科技、数字经济政策等进行非法集资活动。 淄博高新区财政金融局金融监管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在2021年5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施行,并指出非法集资就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归根结底,非法集资行为同时具备了“非法性”“利诱性”“社会性”三个特点。 现实生活中,面对频频改头换面的非法集资行为,广大人民群众必须了解其不同阶段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画饼—造势—吸金—跑路”。 不法分子首先会利用所谓的投资新理念,编织一个或多个尽可能“高大上”的项目,并极力描绘一幅预期报酬丰厚的蓝图,充分诱惑“投资人”,让其产生“发财机会难得”的错觉。 不法分子紧接着会利用一切资源把声势做大。非法集资人通常会举办各种造势活动,比如产品推介会、现场体验、知识讲座等;组织集体旅游、考察等,赠送小礼品;大量展示各种或真或假的“技术认证”“获奖证书”“政府批文”;公布一些公司负责人与政府官员及影视明星的合照;特意把活动选在场面大、规格高的会议中心举行,极具欺骗性。 不法分子随后设法套取“投资人”口袋里的钱后“人去楼空”。对于“集资”活动参与人来说却遭受惨重的经济损失,很可能血本无归。
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耐住性子,四看三思等一夜”
“应该如何防范非法集资呢?我们总结为‘耐住性子,四看三思等一夜’的顺口溜。”淄博高新区财政金融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看”是指:一看融资合法性,不仅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二看宣传内容,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四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三思”指的是: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等一夜”是让我们在遇到这些集资类宣传时,切莫头脑发热,失去理智,必须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拖延一晚再做决定,不被高息诱惑盲目投资,以免追悔莫及。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培 通讯员 王莎 勾钧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