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淄博市统计局发布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淄博实现生产总值(GDP)4402.6亿元。 2022年淄博市经济运行承压稳进,稳中向好。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402.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8.6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2193.7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0.3亿元,增长4.4%。
2022年 淄博实现生产总值(GDP)4402.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4.4亿元,比上年增长5.5%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9个、1.4个百分点
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增长12.7%
全市实现进出口额1234.1亿元,比上年增长3%
实现制造业增加值1733.8亿元,增长4.1%
全市实施市重大项目530个(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247个、续建项目203个、准备类项目80个),总投资595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50亿元
全市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5.2万家,比上年末增长6.2%,其中,年内新增企业数量达到2.7万家
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9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8.2%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885元,比上年增长6.2%
产业发展总体稳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农业基础地位持续巩固。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4.4亿元,比上年增长5.5%。积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底线,全年粮食生产实现“三增”,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26.6万亩,增长0.2%;粮食总产量达到146万吨,增长0.8%;实现粮食单产446.8公斤/亩,增长0.6%。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裕,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5.7万吨,禽蛋产量11.3万吨,牛奶产量14.5万吨。 工业生产增势稳定。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9个、1.4个百分点。重点行业贡献突出,增加值排名前10位的行业中有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其中,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保持快速发展,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22.1%、19.3%、10.9%,合计拉动全市增速4.8个百分点,对工业稳增长形成了有力带动。 服务业运行平稳良好。全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分别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加快0.7个、0.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4.9%。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增长12.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8.8个、3.9个百分点。10个门类行业中有8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61.1%、41.2%、16.9%,合计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11.8个百分点。
社会需求复苏分化,重点领域韧性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8.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个、1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6.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7.6%。从重点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5.3%,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26.8%,均高于全部投资增速水平。 消费市场承压运行。受四季度以来疫情扰动影响,消费领域恢复略有放缓。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4.5亿元,比上年下降1.1%,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9%。21个限上商品类别中有13个类别零售额呈正增长,其中10个类别实现两位数增长。基本生活和升级类消费稳步回升。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0.7%、92%;金银珠宝类、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1%、37%、18.4%。 外需潜能有效释放。全年全市实现进出口额1234.1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完成进口额502.5亿元,增长6.2%,完成出口额731.6亿元,增长1%,对“一带一路”市场和RCEP国家出口额分别达到315.2亿元、234.4亿元,分别增长8.8%、9.7%。全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达10.3亿美元,增长25.8%,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
动能转换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现代化工业强市建设取得新突破。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制造业,全年实现制造业增加值1733.8亿元,增长4.1%,占GDP比重达到39.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7%,为稳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壮大。深入实施“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全市“四强”产业增加值增长11.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相关行业保持快速增长,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3.9%、60.3%、16.1%,分别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个、0.3个、0.2个百分点。年内全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7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40家,8家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工业经济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有序推进。全年全市实施市重大项目530个(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247个、续建项目203个、准备类项目80个),总投资595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50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290亿元,较上年增加121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103.3%;新开工项目251个,较去年同期多开工7个,开工率达到101.6%。齐翔腾达系列项目、高新区储能谷一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全年全市到位省外资金达620.6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08.9%。全市新引进过亿元项目398个,增长17.4%,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17.1%。 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全市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5.2万家,比上年末增长6.2%,其中,年内新增企业数量达到2.7万家。 民生基础巩固夯实,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稳就业和稳物价政策成效显著。全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9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8.2%;开展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为2.34万符合安置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家门口”就业问题。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累计上涨1.3%,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五升三降”态势,其中,食品烟酒类、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8%、0.3%、0.9%,医疗保健类、衣着类价格分别下降0.1%、2.5%。 居民收入水平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885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684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572元,增长6.8%,均快于GDP增速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2.14,比上年收窄0.0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高品质民生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1.5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6.5%、5.4%、12.8%。全市年内新改扩建幼儿园42所,增加学位5000余个,295所学校建成智慧校园;集采药品销售药店超630家,门诊慢特病病种增加到52种,AED配置密度居全省首位;建立困难群众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9类困难群众救助标准增幅均超过10%。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徐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