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中证金融、证券业协会配套制度规则同步发布实施。 证监会表示,这次全面实行注册制制度规则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注册制的制度安排基本定型,标志着注册制推广到全市场和各类公开发行股票行为,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规则内容涵盖 发行条件等各个方面
此次发布的制度规则共165部,其中证监会发布的制度规则57部,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等发布的配套制度规则108部。内容涵盖发行条件、注册程序、保荐承销、重大资产重组、监管执法、投资者保护等各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精简优化发行上市条件 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将核准制下的发行条件尽可能转化为信息披露要求。各市场板块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 完善审核注册程序 坚持证券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的基本架构,进一步明晰证券交易所和证监会的职责分工,提高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证券交易所审核过程中发现重大敏感事项、重大无先例情况、重大舆情、重大违法线索的,及时向证监会请示报告。证监会同步关注发行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板块定位。取消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 优化发行承销制度 对新股发行价格、规模等不设任何行政性限制,完善以机构投资者为参与主体的询价、定价、配售等机制。 完善上市公司 重大资产重组制度 各市场板块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统一实行注册制,完善重组认定标准和定价机制,强化对重组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管。 强化监管执法 和投资者保护 依法从严打击证券发行、保荐承销等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细化责令回购制度安排。此外,全国股转公司注册制有关安排与证券交易所总体一致,并基于中小企业特点作出差异化安排。 强化关键岗位人员 廉政风险防范 在制度规则层面,有关部门健全覆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退市、监管执法等各环节全流程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关键岗位人员廉政风险防范,加强行业廉洁从业监管。完善对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的抵近式监督和对发行审核注册的嵌入式监督,对资本市场领域腐败“零容忍”,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深交所 全面实行注册制后 主要差异体现为三方面 2月17日,深交所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配套业务规则正式发布答记者问。深交所负责人表示,全面实行注册制后,主板首发发行承销机制较改革前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完善定价机制。明确新股发行价格、规模主要通过市场化方式决定。保留直接定价方式,新增定价参考上限。调整最高报价剔除比例上限,优化网下投资者填报价格、报价信息披露、定价参考值、发布投资风险特别公告等机制。新增期货公司为询价对象,保留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明确配售对象参与网下发行的市值要求。第二是优化配售限售机制。优化回拨机制,当网上申购倍数较高时,适当调整网下向网上回拨比例。根据发行数量差异,明确战略配售规模与参与投资者家数安排。新增对一定比例的网下发行实施限售,明确大盘股差异化的网下限售比例要求。第三是强化风险防控机制。完善超额配售选择权实施机制,适当增加操作灵活性。新增市场重大变化情况下引入网下投资者缴纳保证金、二次配售等应对机制。
3月4日起开始接收主板新申报企业相关申请
深交所负责人还表示,为做好新旧规则过渡与业务衔接,确保改革平稳落地,深交所对相关业务及规则衔接做了具体安排。 第一是关于主板受理申请具体时间。深交所将于2月20日至3月3日,接收证监会深市主板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在审企业提交的相关申请;3月4日起,深交所开始接收主板新申报企业提交的相关申请。 第二是关于创业板审核文件要求。创业板申报受理和审核工作正常推进。同时,在审企业应当于3月10日前,提交符合新规则的专项说明和核查意见,并在下一次回复问询或者更新财报时提交更新后的申请文件。 第三是关于发行承销过渡期安排。2月17日起,主板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取得注册批复且尚未启动发行的,创业板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证券、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尚未启动发行的,适用发布后的发行承销类相关规则,由深交所履行发行承销监管程序。其他情形按照原规则开展发行承销工作。 第四是关于规则生效时间差异化安排。本次发布的《交易规则》《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实施办法》《主板股票异常交易实时监控细则》《关于股票及存托凭证证券简称和标识的通知》,自注册制规则下首只主板股票上市首日起施行,其他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上交所 主板网上投资者新股申购单位由1000股调整为500股 2月17日,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26部与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配套的业务规则、指引及指南。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就市场关切的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针对全面实行注册制下主板首发发行承销机制较以往的主要差异,相关负责人表示,与改革前相比,主板首发发行承销机制主要差异如下:一是定价机制方面。明确新股发行价格、规模主要通过市场化方式决定。二是申购配售方面。将主板网上投资者新股申购单位由1000股调整为500股,与科创板保持一致。三是风险防控方面。完善超额配售选择权实施机制。新增市场重大变化情况下应对机制,允许发行人和主承销商要求网下投资者缴纳一定数量保证金,明确投资者弃购数量较大可以二次配售。 上交所将于2月20日至3月3日,接收主板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在审企业申请,并按在中国证监会的审核和受理顺序接续审核。自2023年3月4日开始接收主板新申报企业申请。科创板申报受理和审核工作正常推进,在审企业应于2023年3月10日前提交符合新规的专项说明和核查意见,并在下一次问询回复或者更新财报时提交更新版申请文件。 焦点解读 IPO数量是否激增?市场承受力决定注册数量 备受市场关心的是,全面注册制时代下,IPO数量是否会激增,是否会对大盘流动性有所影响?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认为,全面注册制并不会带来IPO数量暴增,每年还是400至500家的新上市家数,市场稳定是更重要的事,市场承受力决定着注册数量。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科创板正式试点注册制;2020年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2021年北交所揭牌开市同步试点注册制。在这四年里,平均每年IPO数量为462家。由此可以看出,近三年资本市场IPO家数并没有出现大幅变动。而在2017年(核准制时代),IPO家数也曾到400家以上。 有券商投行人士认为,一直以来监管机构保持定力,持续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推动IPO发行常态化,已深入人心。大盘近年来的表现足以证明,IPO不是洪水猛兽,不宜将新股发行常态化与市场涨跌直接挂钩。
券商增量收入几何?投行创投或迎来更多机遇 随着全面注册制落地,证券公司或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东亚前海研究所分析师郑倩怡表示,投行作为资本市场发行上市的直接参与主体,有望全面受益。“我们对主板注册制推行后投行增量收入进行简单测算,得出在中性情况下,首发+增发共有望为投行带来109亿元的增量收入,占2021年证券行业投行业务收入的13%。” 事实上,市场扩容下,除了投行收入上升外,跟投等资本化收入也能得以增厚。 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负责人王曙光谈到,在全面注册制改革扎实推进的大背景下,投资银行业务已步入战略机遇期。一是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为投资银行带来增量业务。二是基础制度不断完善,推动投资银行充分发挥作用,投资银行更加注重挖掘拟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科研创新实力,综合评估公司的价值与风险因素,建立与企业的共赢模式。三是推动投资银行业务转型,以综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市场影响有多大?对券商投行核心能力要求更高 如今,证券公司既面临机遇,也迎来挑战。券商投行核心能力需要更上一层楼。 国新证券董事长张海文表示,全面注册制打开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新局面,提升了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同时也对中介机构把好入口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证券公司而言,要坚决压实“三道防线”责任,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深刻理解“零容忍”的执法司法体制机制,提高专业能力、提升执业质量、加强警示教育、严控项目风险,切实履行好保荐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责任。 招商证券非银团队表示,创投公司迎来历史性机会,一级退出更加通畅。注册制疏通“募投管退”最后、最难一环,创投企业投资周转率提升,业绩确定性走高,聚焦专精特新行业的创投受益明显。长期来看,一级投资市场环境改善有助于创投为资本市场输送更多优质企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股民应该咋面对?投资风险增加更需小心谨慎 全面注册制下,对股民资金仓位控制有了更高的要求。两融标的的不断扩容,对股民而言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放大收益,用得不好则让亏损快速扩大。尤其是刚刚上市的新股,都被纳入了两融标的,前五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如果股民采用杠杆交易,风险将无法控制。 市场进入全面注册制之后,个股的估值逻辑会生变,股民要及时关注相关变化并作出布局调整。根据其他市场的经营,注册制之后,大盘股和中小盘股的估值差异会越发明显,尤其是中小盘股,市场给予其估值溢价水平会越来越低,这一点尤其需要引起股民的注意,绝对不能还以此前的估值逻辑给中小盘股估价,要不然可能会吃大亏。 全面注册制之下,股民需要具备更高的风险意识。虽然注册制不是谁想发就发,但新股的持续扩容将会是不争的事实,这对于市场的生态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股票基数大了,投资者投资的风险相应也会增加。尤其是那些爱炒短线的投机客,一天换一个,踩雷是迟早的事情。而且,股票越来越多,会导致资金逐步向绩优的大盘股靠拢,其他个股的流动性会越来越差,一旦出现利空导致股价闪崩,股民将很难套现离场。 本报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