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3    4   
PDF 版
· 房文亮:学医让我对献血有种责任感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7版:要闻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3/06/14
朗读

房文亮:学医让我对献血有种责任感 



  房文亮:学医让我对献血有种责任感
  42岁的房文亮是滨州市沾化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从业至今已有20年,岗位从外科到麻醉科,一身白衣从未离身。
  “第一次献血是在济南,应该是学医的缘故吧,明白血液是生命的源泉,出于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房文亮告诉记者,2001年他还在上大学,在学校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献血200毫升,“能够帮助一个人,感觉非常骄傲。”
  这次献血经历也给了房文亮信心,让他觉得自己的白衣生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也坚定了他一生行医的信念。
  此后,房文亮的献血足迹一步步踏实向前,从未停止。
  参加工作之后,见过的病人越来越多,有轻症,有重症,渐渐地房文亮对献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太理解血液对于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意味着什么。”
  他在生活中宣传无偿献血的好处,鼓励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如今,献血成为房文亮的一种习惯,到时候不献就像没有完成任务一样,献血后又有一种满足感,为自己又帮助了别人而心生满足。

  朱鹏飞:做无偿献血的义务宣传员

  石海霞:健康的血液是最珍贵的礼物
  36岁的石海霞已经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3年了,最初接触献血还是在大学期间,“经常在校园里看到献血车前排着长长的队伍。”
  后来,她仔细阅读了无偿献血的宣传册,也在献血的校友介绍中,逐渐了解到献血的注意事项,同时也意识到爱心献血可以帮助到更多人,身为医学生的她责任感油然而生,从此成为爱心献血者队伍中的一员。
  “第一次献血是在烟台,和舍友一起选择了捐献血小板。”石海霞说,因为了解到献血小板对身体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当时符合条件的人相对而言要少,导致采集量有限,“我那时年轻身体好,觉得只献全血一年最多可以献两次,献血小板一年中还可以反复多次采集,可以更好地帮助别人。”
  话虽如此,回想起第一次献血的情景,石海霞笑言还是有些紧张:“从小没有输液经历,献血的时候看到针头还是有点害怕。”看着自己的鲜血从体内流出,循环后又回输到体内,伴着手臂微微的胀感,石海霞感到自己手心全是汗,她和舍友相互鼓励着,全程按照采集人员的指导反复握拳,最终顺利完成了采集。
  上班后,近几年石海霞一直在消化血液内科工作,亲眼看到数不清的病人通过输血挽救了生命,更加意识到血液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感受到些许无奈。“因为血液不是药品,它的来源完全依赖于健康人的捐献,血库告急的时候往往更能感受到献血的重要性。”
  基于职业经历,也因为自己投身其中,石海霞深刻感受到,健康的鲜血是我们能赠予社会的最珍贵的礼物,也是对自身健康与家人救治的一种保障,“众人拾柴火焰高,爱心献血也是一件需要全社会参与的事情,为了许许多多需要延续生命的人和未来可能需要帮助的我们自己。”

  朱鹏飞是滨州市中医医院的一名医生,2002年上大学期间开始第一次献血,20年来一直坚持定期捐献,累计献血量26200毫升,三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全国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
  作为一名医学生、医务工作者,朱鹏飞深知无偿献血的意义所在,所以选择了坚持。在朱鹏飞看来,无偿献血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输血作为临床医疗救治的重要手段,挽救了无数患者生命。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血液病、外伤车祸导致的大出血、各类重大疾病进行手术治疗等都必须通过输血救治才能维持生命,血液的需求也逐年增多。但是,目前尚无人工合成的血液替代品,只能靠健康人群定期无偿捐献才能满足使用需求。每一次想到患者因及时输血而得到救治,朱鹏飞的心中就会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这更加坚定了他坚持无偿献血的决心。
  经常会有人问起,无偿献血对身体有什么影响?朱鹏飞就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为大家解说,无偿献血不但对身体没有损害,反而有很多好处。“献血可适当降低血液黏稠度,可预防和缓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朱鹏飞说,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挽回一个个因疾病摧残而可能破碎的家庭,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让爱得到延续。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朱鹏飞也以身说法,做一名无偿献血的义务宣传员,动员身边同事、亲朋好友以及服务对象等,早日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为更多的患者重获健康奉献一份爱心。

  自2004年至今,孙志强一直在阳信县中医医院手术室负责麻醉工作,进手术室的患者往往病情危急,他也几乎每天都奋战在抢救一线。
  2008年的一天中午,临近下班,突然来了一名急诊患者,20岁左右,车祸,肝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多发性骨折。“我到现在都记得,患者当时血压非常低,随时有生命危险。”孙志强说,医院立即开放了绿色通道,紧急手术,“打开腹腔全是血,术后计算出血量大约2000毫升,也就是说他身体几乎一半的血都在肚子里了。”后来,经过多学科会诊,患者平安出院。
  这件事对孙志强的触动非常大,他眼看着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因为抢救及时、输血及时起死回生,“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如果输血不及时,很可能是两个结果。”
  于是,孙志强开始了自己的献血生涯。当年4月,他与另外两名同事一起进行了第一次献血。“随后就发生了另一件更加触动我的事情,汶川大地震导致太多人死伤,我从新闻上得知后非常痛心,也非常想去一线救援。”孙志强觉得,总得为社会做点有用的事,“从此我开始坚持规律无偿献血,到点就去献。”
  工作近20年,孙志强见过太多因失血性休克来不及进手术室的患者,也见过更多在手术室经过输血治疗起死回生的患者。常年从事一线抢救工作,他比谁都清楚血液对患者无法替代的救治作用,也知道血库经常不足。“我们医院每年都会组织献血活动,同事们也都积极参加,我也动员妻子坚持献血。”孙志强说,“献血无损身体健康,对献血坚持也是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一种职业自觉,还是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对待吧。”

  李围围:献血是一件自然的事
  43岁的李围围是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已经从事药剂师工作25年。
  她的第一次献血发生在1998年,“当时还是学生,学校组织集体献血,我本身学的专业就跟医学相关,而且也达到了献血年龄,参加无偿献血也是个比较自然的事儿”。
  之后,除了怀孕期间,李围围的爱心献血记录从未间断。
  2007年前后,父亲患血液方面的疾病住院治疗,多次进行输血,诊疗费用也比较高。“咱们无偿献血者的相关受益人患病有免费用血的政策,我试着进行了申请,当时就报销了一部分费用。”具体报销了多少钱,李围围已经记不清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对我们家来说是一笔及时的支援,减轻了我们的负担。”
  坚持献血多年,李围围的弟弟妹妹也受她影响,经常参加爱心献血。“每次献血后,工作人员都叮嘱献血后的注意事项。”李围围说,工作人员的嘱咐很贴心、很暖心,“感觉大家都在为献血这件自然的事儿而努力,也希望我的血液能够救助更多需要的人。”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06/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