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要闻
3    4   
PDF 版
· 如何发自内心 爱上“传统文化”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2版:要闻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3/07/21
朗读

如何发自内心 爱上“传统文化” 



  如何发自内心
爱上“传统文化”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家长的焦虑是弥漫性的。不过黄晓丹说,焦虑也是可以理解的,你看,淡泊放达如陶渊明,面对孩子也很烦恼。陶渊明写过一首《责子》诗,什么“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什么“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总之一句话,孩子们都是“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
  这首《责子》诗被放在《陶渊明也烦恼:给家长的传统文化启蒙课》(以下简称《陶渊明也烦恼》)卷首。黄晓丹说这是为了让焦虑的家长们读这本书时“先松一口气”。不过,陶诗虽然也有焦虑,但字里行间,依然满是对孩子的爱怜和自我的旷达。一首诗无法真正让焦虑的家长放松,黄晓丹尝试用一本书来做这件事,她想告诉家长什么才是真正高雅、有趣又有用的传统文化,怎样才能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爱上传统文化。

  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而不是中心思想的总结

  黄晓丹
  黄晓丹是中国古典文学博士,现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她读博士时的导师是著名的叶嘉莹先生。叶嘉莹有一段著名的话:“学习古典诗词,还不仅是学习一种学问、知识而已,重要的是使年轻人的心灵复活起来,让他们以生动活泼的心灵,来欣赏、体会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些伟大、美好的生命。”黄晓丹深得叶嘉莹“真传”,在她的《诗人十四个》一书中,即以对诗词的自我生命体验,以现代心理学的视角解读古代诗人,让诗词的幽微之美共情现代心灵。
  而在《陶渊明也烦恼》中,黄晓丹再次强调了对诗词的这种心灵体验的重要性,她甚至认为,经由心灵体验的诗词歌赋,是儿童成长的“秘密花园”,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形成这个秘密花园的关键,是注重对诗词的体验而非总结,书中黄晓丹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如此分析——在学校里老师讲诗时就说:“这首诗表达了王维对于故乡亲友的思念。”可是这句话只是一个中心思想,它是抽象的,而王维的思念本身是具体的,“所以我们怎样才算拥有更好的情感能力呢?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我们能够具体地感受到这种情感,而不仅仅是抽象地归纳。当我们感受到某种情感时,我们的心会一动,皮肤会麻酥酥的,鼻子会一酸,眼睛会湿漉漉的。读诗本身会有这一系列感觉,但读中心思想却不会。我们之所以说诗歌具有情感功能,就是因为优秀的诗歌能够创造出一个情境,让我们回到情感发生的彼时彼地,让我们重新鲜活地感受到。如果不去体验诗歌,只是抽象地总结中心思想,事实上是对诗歌情感功能的破坏。”
  在情感功能之外,诗歌当然还有审美功能,黄晓丹表示,为什么诗歌对于现代人,尤其对于孩子,依然可以构成一个成长的后花园?这还是建立在诗歌的审美功能和情感功能上,“如果我们不把诗词歌赋当作必须学习的负担、当成炫耀自己有文化的符号,而是把它视为一种资源,把古人视为一些知己;当我们自己的情感不被他人理解,或者也说不清时,就到这些诗词歌赋里去找一找共鸣,让诗歌细腻的情感来体贴它,用诗歌静美的形式来转化它,我们也许就能够比较顺利地成长。……有很多次,我都回忆起小时候一个人躺在床上读《唐宋名家词选》的场景:窗外是满天的晚霞,我读一会儿就有一群鸟从晚霞中飞过,读一会儿又有一群鸟从晚霞中飞过。自然、诗歌和我三者就构成了一个无比美好的世界,所有的烦恼、忽略或不理解都被抛到了脑后。真幸运能有这样一个秘密花园,能够消化我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压力。”

  先读开脑洞的有趣故事,而不是一本正经的启蒙读物

  在大学里,黄晓丹既教中文系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也教小学教育系的儿童文学课,所以深谙儿童心理。因此《陶渊明也有烦恼》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结合作者自己从小阅读“传统文化”的体验,从儿童的心理出发,细细阐释如何让孩子爱上“传统文化”。
  与《诗人十四个》不同,在《陶渊明也烦恼》中,黄晓丹的言说对象扩大到了更为广泛的“传统文化”——书中依然谈诗词,比如《诗经》、陶渊明、《唐诗三百首》,但更多的是《论语》《庄子》《唐宋传奇集》,是《陶庵梦忆》《随园食单》、四大名著,是如何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论”。
  在黄晓丹看来,在“如何让孩子爱上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上,什么也比不上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更有效。她以自己的例子来说明,说自己小时候有一本蔡志忠的庄子漫画,名字叫作《自然的箫声》,“书里面讲了七八十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种神奇的魅力,它既简单,又丰富,所以我就读了很多遍。”
  这本书黄晓丹一直留着,它的第一个故事名叫《寒蝉与灵龟》,漫画上的文字说明是这样写的:“世人都说彭祖活了八百岁,是人间最长寿的了。有一种小虫叫作朝菌,朝生而暮死,它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一个月;另外有一种虫叫寒蝉,春生而夏死,它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四季。可是楚国南方的海上有一只巨大的灵龟,五百年,对它只是一个春季,又五百年,对它只是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椿树,八千年对于它只是一个春季,八千年只是一个秋季。”
  黄晓丹觉得,这个故事就非常吸引小朋友。好像大部分小朋友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产生一种对数学的兴趣,总是喜欢比谁说的数字大。“如果你去搜索引擎查,它会告诉你庄子名周,是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还会说他崇尚自由,不愿意出来做官。可是这些叙述都是冷冰冰的,如果你去看《庄子》这部书,看到庄子在里面是怎么得意扬扬地写自己的,你就会觉得并不陌生。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他比较能按照自己的天性生活,也比较看得清这个世界的本质,所以他不太和其他人一样沉迷于名望利益和对权力的争夺,甚至对于生死也看得很透。他自己过得比较愉快,有时候还要跳出来善意地调侃你一下。我们愿意和这样的人一起玩,因为他会使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轻松起来。古代那些热爱庄子的人也都会比较可爱,比如陶渊明或者苏轼。庄子的所有学说几乎都是在开玩笑和编故事中完成的。而且庄子面对他人总有一种沾沾自喜和自以为是的态度,这种态度儒家不太喜欢,可是处于狗都嫌年纪的小朋友却很喜欢。”
  古书中有趣的故事很多,比如《镜花缘》中写到,有一种自带智能、有很好的判断力的“朱草”,有个人吃了朱草之后放了一个屁,“放完之后他就发现自己失忆了,以前写的那些应试文章都忘掉了,只剩下十分之一。为什么?因为朱草觉得他这些文章写得太烂,就把这些烂文章变成屁放出去了,只留下那些朱草认为比较高级的文章。”
  有趣的故事当然不止这些,在《陶渊明也烦恼》中,黄晓丹从《唐宋传奇集》《太平广记》《陶庵梦忆》《西湖梦寻》《随园食单》等等书中找到了太多有趣而让人脑洞大开的故事,她觉得用这些故事来吸引孩子,效果一定比现在流行于所谓国学教育的那些一本正经的启蒙读物要好得多。因为后者很可能会抹杀孩子对文言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挑选那些真正有营养的
“传统文化”,
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糟粕

  黄晓丹觉得,家长之所以焦虑,很大程度是因为自己也并不明白“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不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在《陶渊明也烦恼》的“后记”中,黄晓丹写道:“在过去的几年里,我遇到很多小朋友家长问我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有些问题几乎每周都要被问,比如说孩子几岁应该看四大名著、孩子不爱看《红楼梦》只爱看《哈利·波特》怎么办等等。所以我就把这些常见的问题搜集起来,写了这本书,希望对爸爸妈妈们有用。”
  对自己的书,黄晓丹有明确的“宗旨”:第一,讲正宗、高雅的“传统文化”。有些虽然“传统”,但主要在当时的社会下层流行,这就不讲,比如《三字经》;有些虽然“高雅”,但从来不是主流,这也不讲。第二,讲有趣、有用的“传统文化”。人确实可以学习一些无趣而重要的东西,但在入门的时候,趣味性还是很重要的。而且这个课是开给家长的,家长又不需要背一堆理论去考试,所以我就把它设计成看完就可以去照着做、解决实际问题、指导教育决策的课。第三,讲适合儿童接受心理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学习是终生的事,一股脑儿把古人五岁学的、十五岁学的、五十岁学的打包塞到孩子脑子里,他也吸收不了,反而会对“传统文化”产生枯燥无味的印象。还不如给他打好基础,让他在传统文化方面,也能轻松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在这样的宗旨之下,“学什么”和“怎么学”是黄晓丹讲课、写书时围绕的中心。她特别在书中强调要对传统文化有分辨能力。即便对《唐诗三百首》和四大名著,黄晓丹也觉得不一定非要背非要读,而是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另外比如对于很多国学教育机构都在让孩子背的《弟子规》,她认为,《弟子规》只是对《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二十五个字的发挥,“《论语》总共一万一千七百零五个字,《弟子规》等于讲了《论语》的四百六十八分之一,还讲得不太好。如果它都值得花半年去学,那要二百三十四年才能学完《论语》,更不要说其他中国经典。所以在它上面多花时间是不值得的。”
  另外,家长们还常常有一个误解,以为《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的必读书,是蒙学读物,但黄晓丹说,事实并非如此,“《弟子规》是到清中期才被写出来的,它的作者是一个终生没有中举的老秀才。而且这本书的出版,是到了鸦片战争之后。”所以,黄晓丹对《弟子规》的看法是:“第一,如果你真的要找一个传统文化的文本给孩子读,比《弟子规》好得多的有的是,尽量不要选择《弟子规》;第二,如果你所在的这个环境已经让孩子学《弟子规》了,那你自己心里要知道,它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典,不需要对它特别虔诚,可以批判性地看它。”
  据《济南时报》《中国教师报》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07/2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