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要闻
3    4   
PDF 版
· 历史书写中的战争与和平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9版:要闻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3/09/08
朗读

历史书写中的战争与和平

政治 经济

  历史书写中的战争与和平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席卷了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从欧洲大陆到北非沙漠,从太平洋的岛屿到东南亚的丛林,上亿人参战,7000万人死亡。
  七十多年来,对战争的反思从未停止,而历史书写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战后的不同历史时期里,众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都参与其中,从或宏观或微观、或主观或客观的多元视角展开探索。
  围绕二战史这一主题,译林“方尖碑书系”和“牛津通识读本”已经出版了《第三帝国的兴亡》《柏林日记》《第三共和国的崩溃》《巴巴罗萨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与技术》等6部相关图书。其中,既有历史亲历者的鸿篇巨制,也有资深研究者的“大家小书”,既有对战争中重要战役的深度聚焦,也有对战争与技术关系的深刻探讨……归根结底,它们都试图来回答这样一些问题:战争何以爆发?何以如此惨烈?何以影响到今天的世界?

  《柏林日记》
  《第三共和国的崩溃》
  《第三帝国的兴亡》
  《巴巴罗萨行动》
  《战争与技术》
  见证纳粹德国的兴起和衰亡

  1934至1940年,威廉·夏伊勒作为驻德国记者,目睹、报道了初生的纳粹德国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一步步拖入战争深渊的全过程。方尖碑书系已经出齐的“威廉·夏伊勒三部曲”,包括《柏林日记》《第三帝国的兴亡》《第三共和国的崩溃》,是二战史研究领域绕不开的经典之作。
  记者与历史学家的双重身份,使得夏伊勒的写作更为特别,他笔下的事件有许多都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这往往是当代历史学家们所不具备的。
  1925年,21岁的夏伊勒靠在一艘运牲畜的船上打工,从美国来到欧洲,成为一名记者,在欧洲一待就是15年。1933年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后,夏伊勒把报道视角转向纳粹德国。1938年德国强并奥地利时,他是唯一在维也纳的美国记者,为了发出这一重大新闻,他从维也纳经柏林飞到伦敦,才发回报道。夏伊勒也出现在第三帝国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现场,比如《慕尼黑协定》签订,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被吞并。战前,在柏林,他还多次现场听过希特勒的演讲。
  夏伊勒在纳粹德国生活了6年,直到1940年获悉盖世太保在罗织针对他的间谍罪,才于当年底和家人一起离开柏林。旅居德国期间,他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这些日记后来成为写作《柏林日记》的重要来源。1945年,夏伊勒重返柏林,报道了纽伦堡审判。
  此外,夏伊勒还抓住一个罕见的历史机遇。在《第三帝国的兴亡》前言里,他说:“如果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我的这种个人经历还不会诱使我尝试写这本书。”
  这件“绝无仅有的事”,是指1945年大量纳粹德国的珍贵档案被美军缴获。以往,一个大国即使战败或者政府被革命推翻,机密档案也由本国保管,之后的统治集团会挑选有利于自己的文件进行公布,许多史料会就此湮灭。即使不湮灭,历史学家也要等上几十年甚至更久才能得到相关资料,这就使得史学家面对当代史时往往无从下手。但夏伊勒却得到了最好的机会,第三帝国的所有机密在崩塌的一刻就已摆在他面前,成为取之不尽的富矿。
  亲眼见证第三帝国的个人经历,加上丰富的历史材料,促使夏伊勒终于动笔,从1955年到1960年,用了5年时间写成这部1200多页的大书。
  《第三帝国的兴亡》一经出版就造成强烈轰动,第一年就加印20次,售出200万册。同时,美国图书界和史学界也给予高度认可,该书先后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图书奖等重磅奖项。
  德国史专家、上海大学讲师徐之凯表示,《第三帝国的兴亡》是威廉·夏伊勒在人生低谷期的一次突破,标志着夏伊勒由新闻记者向历史学家的成功转型。战后,新闻报道的头等大事不再是战争,这位红极一时的战地记者只能从事新闻评论员这样的边缘性工作。到了20世纪50年代,被视为左翼分子的夏伊勒,更是受到当时盛行的麦卡锡主义的打击,被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扫地出门。他只能依靠写作来挽救经济萧条下的生活来源。经历了两次虚构写作的失败之后,夏伊勒终于明白了自己作为20世纪重要事件的亲历者,写作之路应该回归历史。《第三帝国的兴亡》这本书的确改善了夏伊勒的生活,同时也让夏伊勒的写作载入历史。
  夏伊勒1969年出版的《第三共和国的崩溃》,被有些人推崇为研究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的一部最佳著作。作为一战战胜国、欧洲军事强国的法国,为何面对纳粹德国的入侵毫无抵抗之力,在短短六星期之内就走向覆灭?在对遗留的大量档案进行了近十年的研究,并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首脑、将军、外交官和普通民众做了数百次访谈之后,夏伊勒在这本厚重的作品中给出了答案。

  “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半年”

  在二战期间,有许多著名的军事行动,比如德国进攻法国的“黄色计划”,盟军在诺曼底反攻的“霸王行动”,但要说规模最大、冲突最激烈的战役,则是1941年6月22日由纳粹德国向苏联发起“巴巴罗萨行动”。
  两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展开直接对决。德军凭借“闪电战”战术一度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苏联红军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与压力,用血肉对抗敌人最猛烈的炮火。战斗,死刑,刻意为之的饥馑,两百天的时间里500多万男女孩童、士兵平民失去了生命。《巴巴罗萨行动》一书的作者将这二百多天称为“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半年”。
  战争打响之前,苏德若即若离,既有反复和谈的暧昧,又有闪击波兰的“合作”,丘吉尔在回忆录里也提及,联手瓜分英国势力范围似乎更符合德俄两国的利益。那么,对于希特勒而言,巴巴罗萨行动是蓄谋已久还是顺势而为?《巴巴罗萨行动》追根溯源地分析纳粹元首希特勒,乃至整个第三帝国究竟是何时开始恐俄,深入挖掘德国入侵苏联的历史原因。
  按照书中所述,1914年以前,让希特勒更憎恶的似乎还是哈布斯堡王朝。从20世纪初起,德国就迷恋俄国的文化、俄国的“灵魂”……尽管对俄国的负面观感贯穿了整个19世纪,但是这种迷恋在当时暂时占据了上风。一战前后,陀思妥耶夫斯基仍然是拥有最多读者的作家,知识分子和年轻人也最崇敬他,尊崇的程度已超过了歌德和尼采。
  到了德俄的第一次战争爆发,一战德军殖民俄国的计划失败之后,一些德国人开始重拾犹太-布尔什维主义阴谋论的老调,还着力推广这样的观点:“他们这样的德裔波罗的海人才是沙皇俄国的核心骨干,是为本身不孕不育的斯拉夫面团注入活力的种族酵母。”从1924年被投入兰茨贝格监狱的那段时间起,希特勒不仅接受了这些观点,还做出了一个独特选择,那就是一劳永逸地摧毁犹太-布尔什维主义以及俄国。
  《巴巴罗萨行动》从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讲述了两个国家之间斩不断的爱恨纠葛。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德国,一直萦绕着一种看法,就是殖民东方,改造那儿落后的文化,让德国在那儿生根发芽,获取那儿的丰富资源。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那个时期普遍认为犹太人和社会主义革命密不可分,所谓的犹太-布尔什维克的迷思甚嚣尘上,苏联对日耳曼精英,也就是德裔犹太人的打压,使得包括希特勒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苏联已成为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帮凶。希特勒还有一个执念,就是要夺取乌克兰的小麦,来应对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封锁。

  对于历史事件的“第三方解读”

  《巴巴罗萨行动》还详细讲述了斯大林长子雅科夫·朱加什维利被俘一事的来龙去脉,并大篇幅地摘录了德国空军档案里的审讯记录。
  战争开始不久后,德军飞机在苏联地上散发了1400多万份传单,散播斯大林的长子,苏联第14装甲师第14炮兵团连长雅科夫投降的消息。斯大林相信雅科夫已经投降了敌人,按照苏联的军事条款,这是最高等级的叛国罪,于是他就把雅科夫的妻子尤利娅关进了监狱,把孙子放入了孤儿院。事实上,雅科夫从未投降。审讯完毕之后,他被送到了柏林的阿德隆大饭店,在那儿所有想要使之合作的企图都落了空。后来,他被押往巴伐利亚哈默尔堡的军官营,然后又被押到奥拉宁堡—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关押,1943年4月14日,他扑向了电网。党卫军看守的子弹在射向他脑袋的时候,他应该已经死了。
  《巴巴罗萨行动》一书的两位作者分别来自法国和格鲁吉亚,徐之凯认为,他们从第三方的角度对这一事件作出了全新的解读:“我们对于二战,特别是二战中的东线战场,有一种浪漫主义的理解。因为《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苏联电影给我们一种感觉——苏联一直在勇往直前,一直在抵抗纳粹、消灭法西斯的路上,这就导致我们对以巴巴罗萨行动为代表的战争早期的记忆是有点扭曲的。实际上苏联也存在一个决策变化的过程。为什么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什么出兵占领波兰东部战线?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节节败退?这些历史在我们看到的史诗电影中是被故意弱化的。恰恰是苏联在1942年顶住了巴巴罗萨攻势,战争局势才被扭转。没有这个前提,后面一系列转折都是不存在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当代“无法过去的过去”。从根本上而言,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运行法则源于七十几年前的炮火、泪水、教训和探索。在人们的认知中,交战的起因、时间、地点、过程,这些都应该是清晰明了的基本史实。但实际上,有关战争起源的争吵,自战火出现后便没有停歇过。有人归咎于凡尔赛体系的结构问题,有人指责希特勒的处心积虑,有人批判欧美国家的绥靖主义,有人指向苏联的外交自保。即便在二战起始点上,都存在着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说、1941年说等不同论断。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历史系教授格哈德·L.温伯格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部极为简短、但又相对较为全面的关于二战历史的梳理之作。另一本《战争与技术》,则戏剧性地描述了技术在意想不到的方向推动着战争,而战争也把技术推入新的惊人可能性。    据《现代快报》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09/0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