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  聚焦
3    4   
PDF 版
· 高质量发展,广东高在哪?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6版:  聚焦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3/12/29
朗读

高质量发展,广东高在哪? 

徐博 王继洋

  深中通道

  高质量发展,广东高在哪?
全国主流媒体社长总编广东高质量发展调研采访成功举行
  12月20日至23日,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主办、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承办的全国百家主流媒体社长总编广东高质量发展调研采访先后来到广州、中山、江门,走进一线现场,零距离感受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
  历史川流不息,发展永无止境。
  广东高质量发展,高在哪?
  唯有通过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才能奔向发展的新蓝海;唯有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唯有高质量发展不断向前、向上、向新,不等、不靠、不停,才能引领发展,勇立潮头。
  躺平不可取——
港珠澳大桥之后,为何再造深中通道?
  百家主流媒体社长总编的目光,集体聚焦中山。
  12月21日,全方位领略伶仃洋风光、近距离感受刚刚全线贯通的深中通道后,大家无不感叹它的壮美及背后的深远意义。
  向海而生,大湾区的步伐从未停止。
  在不少人的意识中,伶仃洋上已经有了港珠澳大桥,为什么还要投资超500亿元建设深中通道?
  它们的建设目的不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香港、澳门与大陆之间的融合。深中通道连接了深圳市、中山市、广州市南沙区的大桥,它的建立能够快速连接深圳和中山两个城市,形成“半小时生活交通圈”,“深中往来的交通效率会更高”。
  对大湾区的融合来说,这将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对深圳和中山的“同城化”来说,这也是极为关键一步。更为关键的是,这条跨海通道,还将彻底改变珠江口两岸的城市格局。
  过去数十年,港深莞的经济势能成就了珠江口东岸,也导致了东西岸的发展严重不平衡。随着大湾区一体化以及“黄金内湾”战略的推进,深圳向西的步伐势不可当,这就意味着:属于珠江口西岸的时代,终于来了。
  对深圳而言,深中通道送来的是一个“新大陆”。
  自2010年以来,深圳集全市之力西进,在伶仃洋东侧投入巨额财政。尤其是2021年前海扩容之后,整个宝安滨海区域全部升级为“大前海”,深圳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彻底转移到伶仃洋东岸。但它也面临一个迫切的问题,大前海已经是深圳西部拓展的“尽头”。作为一个世界级商务区,大前海如果没有腹地,接下来的发展就会失去想象力。在此意义上,深圳亟需一次面向珠江西岸的“突围”。
  深中通道的出现,几乎是一个“神来之笔”,让深圳猛然发现:大前海可以向西拓展影响力,将原本割裂的珠江西岸纳入自己的腹地。
  而站在中山的视角,这条超级通道给中山送来了被经济学家张五常称之为“地球经济中心”的深圳,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山早已做好承接的准备。作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中山在产业发展方面能够很好地承接深圳高新科技产业的转移,从而导入更多的人口,带动中山的经济。
  众所周知,中山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可遗憾的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的经济发展格局,长期以来表现为“东强西弱”的形态。在“深圳速度”震惊世界的时候,与其一衣带水的中山,却只能望洋兴叹:过去从深圳到中山,要么是坐轮渡,要么是绕道虎门大桥,时间要2个多小时。随着深中通道的贯通,中山与深圳,终于可以以半小时的时间半径对接。
  不甘心于既有优势,拒绝在躺平中“吃老本”,不断向前挖潜,向上突围,向新而变,无疑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密码”。

  躺赢不可能——
雍陌村为何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蝶变?
  在广州这座千年商都感受企业文化,在中山这座伟人故乡领略近代文化,在江门这座华侨之城品味华侨文化,不同的文化下内涵却惊人一致,那就是从不寄希望于“躺赢”。
  12月22日,全国主流媒体社长总编广东高质量发展调研采访团走进雍陌村。
  雍陌村,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古称洪化村,始建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因先祖郑子纲(号雍陌)为人孝悌、行善积德,乡人以其号命村名为“雍陌”。
  近年来,雍陌村吹响乡村振兴的号角,锚定“保护振兴古村落,打造中山雍陌·南粤之窗”的定位,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从群众身边看得到的环境入手,使得村容村貌、乡风文明等方面从“面子”到“里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之打造成为古村落保护和乡村振兴结合的“湾区样板”以及以郑观应故居、岐澳古道为品牌的岭南名村。
  不为人知的是,40年前,雍陌村就是中山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近两年,雍陌村被列为中山市级特色精品示范村。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中山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共同为其破解发展难点,挖掘发展亮点,为这个沉寂一时的名村注入了新生的活力。
  坐拥“美丽乡村”资本条件,雍陌村躺赢不好吗?为何要把“美丽乡村”变身“美丽经济”?
  雍陌村的回答是:乡村运营,不断突破,赓续传承。
  运营商是“主角”。雍陌村联动国有企业合作运营,成立由国企、社会资本、村集体、专家智库等多元主体组成的乡建平台,将各利益主体拧成一股绳,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为乡村运营发力,打造乡村“命运共同体”,从整村文旅运营角度出发,让专业的人来经营村庄,实现乡村与市场的结合。
  村民是“主人”。雍陌村村民可以在运营商打造的业态就业,也可在家门口开办民宿、手工坊等进行创业,售卖伴手礼、土特产品等,避免了“空心化”现象。乡村运营作为外部引擎参与乡村振兴,不仅能优化农村要素资源,释放要素潜能,还能增加村民就业机会和财产性收入,共享发展成果。
  雍陌村以积极的姿态率先激活历史文化,在创新发展中串联起民俗、文创、建筑、艺术、旅游与教育,让渐行渐远的历史文化在“用起来”“活起来”中镜鉴时代,赓续传承。其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山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践行文化自信树立典范,提供范本。

  奋斗正当时——
高质量发展的“危”与“机”如何转换?
  无限极,脱胎于有着135年发展史的李锦记。就像可口可乐被无意中发现是一款可口的饮料一样,李锦记的创始人李锦棠,煮蚝忘记关火,熬成了蚝汁,“耗油大王”的称号由此得来。
  1992年,李锦记与第一军医大学合作办厂,进军中草药健康产业。该年年底,无限极工厂破土动工。2016年,无限极拿出20亿买地,耗时5年,耗资45亿在广州打造的无限极广场,于2021年底开幕。
  步入与广州塔、广东省博物馆等羊城地标同获中国建筑领域最高荣誉“鲁班奖”的广州无限极广场,两栋以超长空中斜交连廊连接的鎏金曲面大楼,极具艺术律动感和视觉冲击力。有“曲线女王”之誉的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以一个无限符号的创新设计来契合无限极“永远创业”的企业精神。
  “在我看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动力和基石。”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黄健龙介绍。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自力村碉楼群、赤坎华侨古镇……在这些地方,调研采访团获悉,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坚持“保护文物及其环境求发展”的宗旨,坚持“有特色才有生命力”的理念,坚持“守旧”——守护价值、守护记忆、守护历史文化,并以现代管理理念及技术手段开展业务和实施管理工作积极创新。
  素有“中国侨都”美誉的江门,有着遍布世界的530多万五邑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当前,江门大力实施“侨都赋能”工程,稳步推进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区建设,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国家平台。
  中山则把“工改”当成头等大事。截至目前,中山已通过“工改”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3.1万亩,2023年至今拆除整理超1.7万亩,提前完成年初制定的1.5万亩任务目标。并且,“工改”为中山新招引166家企业、服务228家本土企业,预计推动新增投资额近850亿元。
  中山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内的低效用地,一直是“工改”的重点攻坚领域。截至目前,“工改”已助力十大主题产业园整备超3万亩连片用地,带动完善用地手续产业用地超1.2万亩,其中可供出让产业用地超6200亩,100亩以上可供出让连片产业用地21块,推动“十大主题产业园”1—9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超542亿元。
  针对中山市各镇街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中山在近两年的“工改”过程中创新推出了九种因地制宜的改造模式,包括“村企合作+竞税收”、“单一主体归宗+连片奖励”、“集体国有合作归宗”、“挂账收储+异地代建”、“综合整治+三生共融”、“留改并举+整体出让”、“生产不停+分期供地”、“多元融资+连片整备”、“商住改工+整合开发”等。
  实际上,近两年来的中山通过持续改革,对原政策及体制机制进行优化创新,向产权人释放足量的“工改”红利。
  围绕着“精简、信任、松绑”三大目标,中山市工改办探索研究“工改”审批提速3.0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推动审批从“提速”蝶变为“提质增速”,研究出台的《中山市进一步优化“工改”审批机制实施方案》,创新了“三个集中”的审批模式,推动审批从“2.0”阶段迈入“3.0”时代。
  如今,广东量的增长到了平台期,质的突破还处在酝酿期,同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主要也在质上。
  在危与机、稳与进、攻与守的纵横捭阖中,广东上下形成了强烈共识:广东经济的“危”源自高质量发展不足,“机”要靠高质量发展才能紧紧抓住。
  一路耕耘、一路向前。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徐博 王继洋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12/2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