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要闻
3    4   
PDF 版
· 她看到“二本”学生的成长心路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一部治愈心灵的史诗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0版:要闻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一部治愈心灵的史诗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4/02/02
朗读

她看到“二本”学生的成长心路

所闻 所感

  《去家访》

  作家黄灯

  大学教师走下讲台“去家访”
她看到“二本”学生的成长心路

  2020年,作家黄灯推出非虚构作品《我的二本学生》,用自己多年来对讲台下几千名学生的观察、交流以及毕业后的生活追踪,向读者真切描述了她观察到的“二本”学生的学习、就业、交际和困惑。一时间,“二本”学生与“小镇做题家”等话题一起,引起了社会对于大学教育以及二本学生群体的持续关注和广泛热议。
  如今4年过去了,黄灯的《我的二本学生》第2本——《去家访》,2024年初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这本书中,她延续自己对“二本”学生的诚恳关切,将自己在2017年至2022年长途走访自己学生原生家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以及她对学生教育的一些整体思考,书写表达出来。

  5年长途“家访”
跟学生回家看看其成长路

  《我的二本学生》受关注之后,黄灯对“二本”学生的关注没有停止。她很想实地走访一下自己所教的“二本”学生生长的地方,“了解一下他们是怎么一步步从老家走到自己课堂上来的。”于是,她从讲台上走下来,去做长途家访。
  2017年暑假到2022年春节的5年中,黄灯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跟随她的学生断断续续去过很多个地方。在那些散落在地图上、需要无限放大才能看到名字的小城、乡镇、村落里,黄灯与学生的父母、祖父祖母、兄弟姐妹、同学发小、街坊邻居一起交流,倾听他们对教育和人生的体悟,进而更真切和深入地了解那些从四面八方来到她课堂上的年轻人——她的“二本”学生。
  沿着学生回家的路线,黄灯一路换乘高铁、长途客车、中巴车、电动车、摩托车抵达腾冲、郁南、阳春、台山、怀宁、东莞、陆丰、普宁、佛山、深圳、饶平、湛江、遂溪、廉江、韶关、孝感等地。她跟随学生一起重走他们上学要走的路,倾听他们操劳生计的父母的心声,了解他们发小的现实处境,辨认那些从祖辈传递下来的家族暗码。
  在已经废弃的小学操场、爬上老房子的屋顶、坐在茶园的高坡上、溜进快递分装车间、穿梭于养蚝厂的水域间、捡起田埂上红薯枝叶的藤蔓,她深切地感受学生成长的具体环境,体验每一个家庭为孩子教育所做的艰辛付出。在一遍又一遍脚踏实地的走访中,黄灯既贴近了自己的学生,也贴近了家长,并在更深的意义上贴近了自己、贴近了教育、贴近了当下中国的现实。她亲自走一遍孩子“打火把上学的路”,体会到上学的艰辛,以及家长为什么如此努力,想要把孩子带去县城读书。她亲眼看见一个学生高三一学期用光的200个笔芯,真切感受其考试的压力,以及想要改变命运的决心。面对学生成长环境的原貌,黄灯改变了自己作为教师,对于常年在讲台下听课的这群孩子的一个误会:二本学生应该没有那么努力。持续5年的家访,让黄灯意识到,没有什么是易得的,哪怕是考上二本院校,也需要孩子全力以赴和家庭倾力托举。
  如果说,《我的二本学生》是一本立足讲台视角,建立在从教经验上的教学札记,那么,《去家访》就是黄灯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家庭实地考察和亲历的家访笔记。

走进稠密的日常生活
思索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黄灯千里迢迢来到学生的家里,与学生的父母、兄弟姐妹同吃同住,并一同去拜访学生的祖父祖母、外公外婆、同学发小。但更多的时候,就算来到学生家中,黄灯也并不一定能见到学生的父母,因为他们要不双双在外打工,要不一方常年在外。就算能够同时见到父母,他们大都没有特定的时间跟老师交流。日复一日的既定劳作,填满了家长日常的有限空隙,难得的聊天机会,更多只能在红薯地、猪栏旁、快递间、养殖场内开展;或在铡猪草、煮猪食、织渔网、拣快递、修单车等忙碌的间隙中进行。
  这些场景如此具体、日常而又必然,黄灯意识到,在经营家庭作坊、进厂打工、养蚝修船、摆摊售卖、种植茶叶、宰杀牲畜等具体的生计和劳作中,父母已经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孩子的劳动观、价值观以及对求学和将来成家立业这些事情的基本认知。这通常会比家长空洞的说教,来得更为直接和深刻。这些无声而巨大的现实,让黄灯重新思索“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否蕴含了一直被我们疏忽和漠视的地方?那些被人们视而不见的日常,时时刻刻都在形塑着每一个个体。通过家访,她直接感知到了学校以外的更多维度,“具体而稠密的日常生活”,到底从怎样的层面,塑造了一个个“立体而丰富的人”。

看到学生的坚韧和勇气
感受蓬勃生机和活力

  黄灯是湖南汨罗人,中山大学文学博士,现居深圳,在某高校任职。2016年,她曾写作《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引发春节期间全国乡村话题讨论。
  家访几年来,黄灯在全国不同的村庄、集镇、街巷走访,留下太多难忘的瞬间。在夏天的溽热中,她到过喧嚣而纷乱的南方小镇,也在年关将近的冬日寒风中,抵达过萧瑟而苍茫的北方村庄。
  通过家访,黄灯看到了一个开阔、丰富、绵密而又纠结的世界,这个世界链接了学生背后成长的村庄、小镇、山坡和街巷,也召唤了他们的父母、祖辈、兄弟、同学和其他亲人的出场。“我清晰感知到父母的生计、劳动的历练、祖辈的陪伴、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等具体的日常生活,在学生漫长的少年时代,怎样以‘教育资源’的面目,渗透到他们的生命成长中,我由此切身感受到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所形成的复杂关联和参差图景,感知到了学生背后的故土、家庭、亲人所链接的教育要素,以及曾经驻留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相比大学的一览无余,才是他们更为根本的成长底色。”黄灯在《去家访》的序言中写道。
  经过家访之旅,让黄灯感触最深的是,在此以前,她对二本学生群体整体的去向过于悲观,但当她有机会贴近他们的来路,看清他们一路走来的坚韧和勇气,“我发现,往日的担忧,竟然得到了不少释放,他们作为个体所彰显出的自我成长愿望,让我清晰地看到,无论社会的缝隙怎样狭小,年轻的个体终究在不同的处境中,显示出了各自的主动性和力量感,并由此散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据《华西都市报》《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02/0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