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要闻
3    4   
PDF 版
· 淄博这场电影“村晚”的三字经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8版:要闻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4/02/20
朗读

淄博这场电影“村晚”的三字经

张雨桐 李波 王兵 罗超月

  “村晚”现场,村民反响热烈。

  父老乡亲拿起手机,记录下精彩的电影“村晚”。

  村花们上台介绍天津湾村花电影社。

  淄博这场电影“村晚”的三字经

  村村有好戏,村村有绝活,“村晚”正逐渐成为春节乡村文化生活的一大亮点。
  2月18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电影“村晚”,在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天津湾西村拉开了帷幕。当天,天津湾西村的广场上搭起了舞台,村里的男女老少聚到这里,大家都等着看这场新颖的电影“村晚”,到底讲了个啥故事。
  这份“愿”最动人

  电影“村晚”从何而来?
  一个月前,在著名摄影家、纪录片导演焦波的老家——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天津湾西村,焦波和天津湾村花电影社里的20多个姊妹们,决定为乡亲们举办一场特殊的电影“村晚”。
  此后的这一个月里,村民们在焦波的带动下,边琢磨边拍边传,微信群总是响个不停。作为天津湾“村晚”总导演的焦波,不断用心修改、剪辑,经常熬到凌晨一两点,就这样,他将自己及家人的作品以及村民们的作品剪辑成片,用这种方式为村民们呈现了一台别出心裁的电影“村晚”。
  这么多年来,焦波用相机持之以恒地记录着身边的人和事,成就了一个个经典之作。在天津湾西村,焦波再次开启了一项新的事业,用影像助力乡村振兴。“我把在北京30年来积累的人脉资源、媒体资源、名人资源、文化资源都带回来,带到我的村庄,希望村庄能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电影村。”

这种“真”最可贵

  电影“村晚”为何反响如此热烈?
  说到底,还是在于影像中承载的真实感、亲切感,以及扑面而来的乡土气和人情味。
  在电影“村晚”,邻里乡亲们就是“主角”,大家“在村话村”“在村演村”。
  《彩礼的故事》《俺是村里的大美女》《孩子·老人·童心·童谣》等片子好戏连连,有村花们对自己当初谈婚论嫁时的“吐槽”,还有欢乐闹腾的自我介绍、记忆深处的儿时歌谣等等,唱、演,叫、嚷、笑、闹,演的就是身边事,生活是什么样的,拍出来就是什么样。
  当晚,现场布置简单朴实,片子亦没有大制作、大成本,但却好评如潮。“真没想村里人弄的片子也能这么精彩,俺觉得比电影院的电影还要好看哩!”村民们乐呵呵说道。
  她们是普通的村民,也是离土地最近的一群人,是几十年间村庄变化的亲历者、见证者。为了这台电影“村晚”,村民们个个身兼数职,集导演、演员、摄影师于一身,跟随自己的兴趣,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用一口纯正的博山天津湾方言,将镜头聚焦在这方土地上发生的平凡事,因为真实欢乐的倾情演绎而弥足珍贵。
  一段段影像,如同一朵朵浪花,汇聚成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成为山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一个个真实缩影。

这份“情”最深厚

  乡间烟火,最抚人心。看似最土的乡味,其实恰恰是最浓的乡情。
  而这一台接地气的电影“村晚”,不仅是新春佳节凝聚父老乡亲们感情的一个重要载体,更是天津湾西村父老乡亲们守望这片乡土的深情誓言。
  “就是喜欢拍身边事,俺们觉得很有意思。”村花电影社的王洪凤说,在20多个村花的号召下,用手机记录日常,已经成为天津湾村民们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幸福事。在她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乡邻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时代。
  乡土人情最是“热辣滚烫”。正因影像中呈现出的这份原汁原味的乡情,引发了村民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从而更加激发了村民参与的动力。在天津湾西村这片土地上,乡村文化正因影像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雨桐 罗超月
  集导演、演员、摄影师于一身
“电影村”里“村花”有点忙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电影“村晚”。
  一个月前,在著名摄影家、纪录片导演焦波的老家,天津湾村花电影社成立,焦波和20多个姊妹们,决定为乡亲们举办一场特殊的电影“村晚”。
  从1974年拍摄《俺爹俺娘》的第一张照片至今,这个村焦波已经拍了整整50年,《俺爹俺娘》《天津湾》《哑巴的正月》等优秀纪录电影均出于此,“可以说,这个村的电影根底是特别深的。”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焦波觉得还不够。“光摄影师、导演、记者去拍村子,总归还差点事儿,为何不让老百姓拿起手机,来拍摄自己身边的生活,去记录乡村振兴当中发生的故事呢?”焦波说。
  1月16日,焦波跟村民们聚在一起吃饭闲聊。“咱们成立一个电影社吧,谁愿意参加?”“我!”“我也来!”
  大家一拍即合,天津湾村花电影社就此成立。但临近春节,摸不太清手机操作的村民们,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要拿出一台电影“村晚”,谈何容易?
  “焦老师,俺拍出来咋这么抖呢?”
  “焦老师,啥是特写啊?”
  ……
  此后一个月里,村民们边琢磨边拍,村花电影社的微信群总是响个不停。焦波用心修改、剪辑村民们发来的视频,经常熬到凌晨一两点,他笑着说:“我是天津湾村晚总导演。”
  为了一台电影“村晚”,乡亲们常常聚在一起创作剧本、演绎拍摄。“俺们经常在微信群里发一些自己拍的视频给焦老师看,大家也会互相点评,不断改进,水平更高了,乡里乡亲的感情也更深了。”天津湾村花电影社社长阚爱华自豪地说。
  历经一个月的筹备,2月18日,正月初九,以影像助力乡村振兴——首届中国·淄博天津湾电影村晚在村里大舞台正式放映,同时也是天津湾村花电影社正式揭牌的时刻,身着碎花红棉袄的村花们,早早地来到这里,开始换装、彩排。
  “村晚”当天下午,逢微雨。作为村花们心中的主心骨,焦波老师的电话就未停过。“下雨也没事,咱们有两套方案哩。”“焦老师,第一次主持,俺好紧张。”“不要紧,村晚咱是主角啊,有啥说啥就行啊。”
  天公作美,在距离村晚开幕仅剩半小时的时候,雾散雨停,村花们也松了口气。一场绵绵细雨过后,并不影响村民的似火热情,大家扶老携幼、呼朋唤友来捧场,不到晚上6点,台下已经人挤人。
  天津湾村花电影社的这些村花们,不仅拥有灿烂的笑容和开朗的性格,而且特别有才华、有魅力。在这里,村花们个个身兼数职,集导演、演员、摄影师于一身。
  “这就是我们自己导、自己拍的节目,俺们心里可太高兴了!”村花许桂花说。她们虽是普通的村民,却也是独特的乡村记录者,跟随自己的兴趣,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用一口纯正的博山话,将镜头聚焦在这方土地上发生的平凡事。欢乐实在的倾情演绎,弥足珍贵。
  村村有好戏,在天津湾电影“村晚”这场“好戏”里,由村花们带头拍摄的一段段影像,如同一朵朵浪花,汇集成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成为山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一个个缩影,同时更是父老乡亲们守望这片乡土的深情誓言。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雨桐 李波 王兵 罗超月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02/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