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淄博
3    4   
PDF 版
· 正月十五春意浓鼓声隆隆闹元宵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非遗锣鼓队来了个“00后”大学生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3版:  淄博
3    4   
PDF 版
3上一篇:正月十五春意浓鼓声隆隆闹元宵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4/02/25
朗读

非遗锣鼓队来了个“00后”大学生 

孙良栋 通讯员 刘静

  王昊泽在练习敲鼓。

  非遗锣鼓队来了个“00后”大学生
  2月24日,元宵节。
  当天上午,“龙腾淄博·齐享新春”2024年淄博民俗扮玩大荟在淄博会展中心举行,淄博市博山区李家窑锣鼓队带来的“闹花船”,引来人们阵阵叫好声。锣鼓队里,“00后”王昊泽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李家窑锣鼓队有何魅力?“00后”为何选择加入锣鼓队?

“年迈”又“年轻”的锣鼓

  第一次见到王昊泽是2月22日。这天,吃罢晌午饭,他又开始“忙活”了起来。
  时而苍劲如海浪翻涌,时而清脆如珠玉落地,随着双手握成槌状有节奏地敲击,一场0分贝的训练便已完成。
  “在家练习的时候不能扰民,就只能用手敲敲空气或者是打打枕头。”王昊泽一边挥动手臂,一边向记者介绍,有时候他拿自己的大腿训练,尽兴起来往往把大腿敲得青一块紫一块。
  这场“悄无声息”却又酣畅淋漓的敲击,就是王昊泽在为元宵节上的李家窑锣鼓队表演做准备。
  作为山东非遗的李家窑锣鼓,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同时又很“年轻”。
  博山锣鼓源于江淮地区的乡间锣鼓,明末清初传入博山李家窑村,因这一民间锣鼓队最初在李家窑诞生,所以亦称为“李家窑锣鼓”。
  “具体来说,博山锣鼓伴随明清时期博山工业重镇的逐渐形成和文化交流的增强而兴盛,以其独特的锣鼓乐曲,影响了淄川、周村、临淄、章丘、青州等毗邻区县,后又传到东营等地,并被广泛应用于闹元宵、庆丰收、集会、祈雨、祭奠和婚丧嫁娶及开业庆典之中。”说起李家窑锣鼓,王昊泽讲得头头是道,以致很难让人相信他是一个“00后”。而这,要归功于所在社区慧眼识人。
  原来,李家窑社区一直在为李家窑锣鼓的传承默默努力。
  “我们希望年轻一代重新认识、真心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城西街道李家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曰珩告诉记者。

锣鼓、童年和我

  锣鼓表演在博山被叫做“砸鼓”。在重大节庆特别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都要举行演出或比赛,届时还会有扮玩表演。
  在跑过旱船的“戏迷”爷爷的熏陶下,2000年出生在博山的王昊泽,可以说是伴着锣鼓声长大的。耳濡目染之下,王昊泽不仅着迷于唱戏,也对锣鼓表演颇感兴趣。
  由此,王昊泽既习得了一口纯正的高派老生戏腔,也会不少传统乐器。在上海师范大学求学期间,无论是宿舍还是校园中,同学们经常能听到王昊泽浑厚且飞扬的唱戏声,他也成了班级里的“显眼包”。
  2021年,因寒假假期时间充裕,放假回家的王昊泽得到了一个“转正”机遇——正式加入李家窑锣鼓队,并由李家窑锣鼓谱系第七代传承人李笃深精心培养。作为队伍中最年轻的演员,每逢重要节假日,王昊泽都会从上海回到博山参加演出。
  “现在哪有年轻人喜欢这些老玩意儿,更不用说勤勤恳恳地学它,这孩子还真不一样。”谈到这个“徒弟”,李笃深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传承,需要更多“孤勇者”

  1米宽的大鼓,巴掌窄的小镲,每秒5至7次韵律铿锵地敲击,激情澎湃,敲出了博山人民憨厚朴实、威猛豪放的性格和精气神,看李家窑锣鼓队的表演,更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喜庆。
  博山多山,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博山人淳厚、粗犷、坚韧、善良、热情的品格,也造就了博山锣鼓厚重、热烈的鼓风。博山锣鼓独特的乐感,不但具有民族打击乐“刚”“粗”“热”的一般特征,更具有自己“柔”“细”“稳”的个性特征。它既表现了波澜壮阔的场面和热烈火炽的情绪,也表达了稳重、宁静的意境和轻松、活泼的情调,可谓刚中有柔,粗中有细,热烈中有温和。
  然而就是这项具有多重价值且意义深远的传统文化活动,如今也面临着关注度低甚至后继无人的境地。
  “作为锣鼓队伍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一场训练和表演下来,我看到这些老年成员很疲倦,而且观众大多也是中老年人,心里很不是滋味。”王昊泽说,他希望有更多的小伙伴加入其中。
  “即使在锣鼓队中‘格格不入’,我也要做那个‘孤勇者’,做自己认为的真正‘英雄’!”王昊泽说,对以锣鼓、陶瓷琉璃为代表的博山传统文化而言,需要更多的年轻人,需要更多的“孤勇者”来敲,来做,来传承。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良栋 通讯员 刘静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02/2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