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5版:要闻
3    4   
PDF 版
· 听黄河故事、品乡村美食、看乡村振兴、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4-05版:要闻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4/03/10
朗读

听黄河故事、品乡村美食、看乡村振兴、

徐晓会

  挖好坑,栽上苗,浇上水,让小树快快长。

  植树过后,小记者们一起玩起了丢沙包游戏。

  亲子互动,共同参与,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扔飞盘游戏中,小记者很快就掌握了要领。

  小记者给小树苗浇水。

  “姐姐挖坑,我也帮忙!”

  听黄河故事、品乡村美食、看乡村振兴、唱红色赞歌
“植此青绿 共树未来”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小记者团大型植树节活动走进蓑衣樊村
黄河岸边
小记者种下春天的希望
  3月9日,“植此青绿 共树未来”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小记者团大型植树节活动走进淄博市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
  沐浴着煦暖的阳光,呼吸着春天的气息,小记者和家长们在母亲河边种下一片绿意,听黄河故事,品乡村美食,看乡村振兴,唱红色赞歌,度过了一个快乐、难忘的周末。
  种一片希望

  跟随春天的脚步,伴着一路欢歌笑语,当天上午9点半,6辆大巴车载着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的300余名小记者和家长,来到了蓑衣樊村。
  蓑衣樊村是个从沉沙池里“长”出来的村子:1989年,引黄济淄工程开工,蓑衣樊村附近建起了沉沙池;1993年,沉沙池扩建,蓑衣樊村旧村址连同村里的1000多亩地成了沉沙池,全村整体搬迁到现在的位置,而现在的村址,就是原来沉沙慢慢堆积起来的高地。
  如今,虽然蓑衣樊村周边已形成了面积达5000多亩的原生态湿地,村子也成了远近闻名的黄河水乡,但选在这里举行植树节活动,依然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植树现场,热火朝天的场景与新芽绿树相互映衬。小记者和家长们相互配合,挥锹铲土、搬运树苗、扶苗填坑、培土围堰、浇水灌溉……大家干劲十足。经过一番辛勤忙碌,数百棵小白杨“安家落户”,在明媚的阳光下绽放出勃勃生机。小记者们将写下祝福的心愿卡悬挂在白杨树上,并和小树合影留念。
  四年级小记者朱婉卿说,自己喜欢劳动,虽然很累,但参与植树活动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这是一堂最直接、生动的生态文明课,让自己真切感受到了保护黄河、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今后要从自身做起,争做“植绿、护绿、爱绿”志愿者。
  “此次植树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对孩子们来说,正在成长的不仅是小树幼苗,更是他们自己!”小记者褚子淇的家长王女士说,家长就像护树人,从哪里扶,孩子就往哪里长,待长到参天大树时,便能洒下一片绿荫,为路人提供清凉。

听黄河故事

  黄河行万里,至高青安澜。高青是淄博市唯一的沿黄县,黄河在淄博流经47公里,造就了齐文化与黄河文化的交相辉映。位于蓑衣樊村内的高青黄河水乡博物馆,就让小记者和家长们了解到了高青历史文化的厚重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劳动、居住、习俗风情。
  木质结构的大车轮等农业生产工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称为“三转一响”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甚至是古色古香的花轿……黄河水乡博物馆陈列的十几个类别的数千件藏品,向小记者们展示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文化、黄河文化。
  参观完博物馆后,来自桓台县城南学校的小记者李康硕感触很深:“博物馆里陈列了一些爷爷奶奶年代的物品,比如油灯、轿子、水车等,让我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生活,增长了很多见识,也希望这些文化能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知识。”
  博物馆里的蓑衣实物和讲解员的讲解,则让来自绿杉园小学的褚子淇了解到了蓑衣樊村村名的由来:明末清初年间,有一樊姓人士在此定居,以编制蓑衣而闻名,又因附近村庄姓樊的人比较多,为便于区别,人们称其为“蓑衣樊”,久而久之,“蓑衣樊”就成了村子的名字。“以前只在电视里看见过蓑衣,这次见到了实物。古代的人能就地取材,用随处可见的草编制成蓑衣遮风挡雨,太厉害了,这种创造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看乡村振兴

  “这里简直太美了。”看着码头上停靠的游船、路边幽静的民宿小院,听人们讲着村里的变化,来自张店区盛湖小学的小记者刘洛豪怎么也不相信,这里曾是一个贫困村。
  坐在美食云集的“大食堂”里,甘蓝炖鸡、香甜玉米、小丸子汤……一道道就地取材的美食,令小记者们赞不绝口。
  蓑衣樊村紧挨着天鹅湖慢城,这让村里人嗅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慢城是原生态开发,景区里面只适合休闲观光,没有住宿和餐饮,村里决定为慢城配套,在村里发展民宿和农家乐。这里的野生鱼、虾、蚌及稻田蟹、莲藕等鲜活食材,经专业厨师制作特色菜肴,体现家乡味道、唤起童年记忆,深受各地游客青睐。
  村庄规划建设、道路硬化亮化、农家乐民宿改造提升的同时,村里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并成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当听说这里能看到震旦鸦雀、天鹅、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时,来自张店区潘南小学的小记者黄唯晞禁不住发出一阵感叹:“太好了,以后我还要来,看美景,吃美食,住民宿。”
唱红色赞歌

  参观高青黄河水乡博物馆时,小记者吕梓萱就被这里的红色文化、黄河文化深深吸引。很多小记者虽然对黄河了解不少,却没有真正到过黄河边。“之所以报名参加这次活动,能让孩子亲身感受一下黄河,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小记者王姿涵的妈妈说。
  更何况,还可以让孩子们集体在万里黄河边唱响红色赞歌。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当天下午,小记者和家长们一起来到黄河边。尽管流经此处的黄河非常平静,但小记者们的合唱却让人激情澎湃。
  “无数革命先烈保卫黄河的故事曾让我感触很深。如今,课本上的黄河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黄河边植树,在黄河边唱红色赞歌,感觉非常有意义。”吕梓萱激动地说。
  “每一个春天都需要一个植树节,说一百次保护黄河,不如在黄河边植上一棵小树更有意义。希望你们成为保护黄河的实践者、推动者,让母亲河畔绿更多、花更艳,生态环境更美好。”鲁中晨报社副总编辑孙银峰对小记者们说。
  “植”此青绿,不负春光!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小记者团还将于3月16日、17日分别前往高青蓑衣樊、齐山风景区,3月16日、17日、23日、24日前往朱水湾举办大型亲子植树活动,期待更多的小记者带上家人来参与!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徐晓会 贾亮 宫瑞瑞
  齐山之上 种下樱花
  阳春三月,山雪初融。
  3月9日,“植此青绿 共树未来”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小记者团大型植树节活动在齐山风景区拉开帷幕,现场近百名小记者及家长共植樱花树,象征着对生命、幸福、纯洁、高尚、热烈以及精神之美的一种期待。
  “作为淄博人,来齐山种樱花树是对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我希望各位小记者朋友们和各位游客们都来齐山种樱花树。”齐山风景区常务副总经理许俊杰介绍,来齐山种樱花树自古有之。在2000多年前的齐国,春暖花开之时,齐国人就喜欢去栽树、种植,是齐文化中一个很古老的传统。
  为方便小记者们更快地完成种植任务,齐山风景区已提前把树坑开好。由于山上乱石比较多,小记者们需要先把树坑内的石头清理干净,然后再填上一部分新土,栽上树苗,培土,浇水……
  9岁的张佳潼蹲在树坑里捡着石头,格外认真仔细,一双小手沾满了泥土,却乐在其中。
  “张佳潼从小就喜欢种植,以前都是在家里种点小西红柿、青菜什么的。”张佳潼的妈妈王倩倩告诉记者,这次孩子是和班里的同学一起来植树的。孩子和家长们通过这次植树活动了解了很多知识,例如植树术语,挖坑叫开穴,填土叫培土……
  “第一次参加植树节活动,非常有意义。孩子非常高兴,也得到了锻炼。”家长刘学才表示,孩子们给小树挂上铭牌,等到一年后,再来看小树长得怎么样,非常有成就感。
  其实,家长们通过这次活动收获最大,他们在强调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发现自己的动手能力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强大,看起来绿树成荫的山林,即便已经有了树坑,栽树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光有些孩子是第一次植树,很多家长也是第一次摸铁锨和锄头。在齐山风景区67岁的老师傅祝焕海手中简单轻松的植树工作,让很多家长汗流浃背。通过合作植树,家长们与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了,互相之间更加默契。更重要的是,齐山之于淄博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曾经齐鲁的分界线,在这里植树,更有着特殊的意义。
  许俊杰介绍,齐山这边的山大都是平顶山,像一道道屏障;鲁国那边的山大多是尖顶的,如同一个个擎天柱。因此,有人说,鲁国出文官,齐国出将才。齐山珍稀植物种类繁多,不但有属于国家级珍稀植物的千年崖柏,还有150万棵侧柏、3万亩核桃、3万棵不同品种的樱花树。
  春天,这些扎根齐山的樱花树会生长出一丛又一丛生机盎然的未来。相约于此的孩子们,将跟这片土壤里的树苗一起生长,为齐山种下未来的一抹绿意,自己也成为淄博欣欣向荣的希望。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波 蒲忠宁 郭文轩康嵩
  花絮
  一份友情,从草原延续到黄河
  “嗨,你好,你是黄唯晞吗?”“哈喽,我是!你是高涵蕾?”“太好了,咱们又见面了!”3月9日一早,在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小记者团驶往高青蓑衣樊的大巴车上,一对好朋友偶遇了。
  这对好朋友是怎么认识的呢?2023年8月正值暑假,小记者团组织了去坝上草原的五日研学游,来自张店潘南小学一年级的小记者黄唯晞认识了来自张店绿杉园小学的二年级小记者高涵蕾,成为了好朋友。二人结伴同行,一起骑马射箭,参观大汉行宫,去了闪电湖,品尝当地特产。研学游结束后,两人依依不舍,以为不会再有见面的机会。
  “没想到过了半年,咱们又见面了,竟然还是在同一辆大巴车上。”再次见面,两个好朋友一眼便认出了彼此,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到了植树地点,俩人约定共植一棵友谊树。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小记者团举办的活动太好了。之前研学游报名时,考察了七八家,最后选了咱们小记者团的草原研学游。活动丰富,孩子吃得好住得好;品牌响亮,正规机构,口碑好,安全性高,家长放心。”黄唯晞妈妈昃媛媛介绍,6岁的女儿第一次独自远行的研学游异常成功,孩子不但收获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还结识了好朋友。此次参与植树节活动,女儿遇见好朋友,劲头更足了。两个好朋友互相鼓励,再次将友谊之情延续到了黄河岸边。“未来,两人还会参加更多小记者活动,结识更多朋友……”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徐晓会
  组团“撒欢” 第一次摸铁锨
  “家人们,请进群,我们会给每个家庭都拍好照片,将春天定格!”3月9日,高青蓑衣樊植树现场,来自张店莲池学校四年级三班的孩子们由家委会组团参与小记者活动,15个家庭为黄河添绿,团队负责人滕鹏兼职摄影师,为孩子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纪念。
  “平常孩子们很少有一起出来‘撒欢’的机会,很多孩子都没有摸过铁锨,班级组团参与植树活动,等于上了一节实实在在的劳动课,留下的是一份记忆,无论将来孩子们走多远,都不会忘记这份体验!”在滕鹏看来,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才知道铁锨的重量,以及怎样拿铁锨挖土更省劲,找到方法才能种下直立挺拔的小树。
  虽然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十岁左右了,但几乎都是第一次摸铁锨,本以为轻轻松松就能挖出来的坑,干得满头大汗还没有挖好。
  “孩子,即使简单地种一棵小树苗,可能手上也会磨出水泡,这就是劳动的意义!不容得半点眼高手低!更不是靠糊弄就能做好!”张店绿杉园小学四年级六班小记者家长荣珊珊看到孩子朱婉卿、纪紫彤在同植一棵树的时候,使用铁锨时用了很大的劲儿,却并没有挖出很多的土,甚至拿铁锨的姿势都是不标准的,于是上前一边给孩子示范怎么用铁锨,一边安抚孩子稍微有些急躁的心情。
  “唯有真正体验了,才知道植树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正如第一次摸铁锨,必须是亲手摸才知道铁锨的重量!”组团参与活动的绿杉园小学二年级三班孩子家长王海英说,很感谢小记者团组织的这次活动,接地气,有趣味,又有教育意义,尤其是班级同学共同参与,既能培养孩子之间的感情,也能留住美好的童年记忆。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徐晓会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03/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