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要闻
3    4   
PDF 版
· 数字生命 能否模糊 生死边界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2版:要闻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4/03/13
朗读

数字生命 能否模糊 生死边界 

爱女

  包小柏用AI“复活”的女儿。

  数字生命
能否模糊
生死边界
  知名音乐人
用AI“复活”爱女
  近日,著名音乐人包小柏在一次访谈中表示“我的女儿又回来了”,背后原因让人泪目。
  包小柏的女儿包容在2021年因病去世,年仅22岁。女儿去世后,包小柏就没有理发了,他说,因为头发有一段是曾经天天触碰过女儿额头的。女儿去世后,他很难走出失去女儿的阴影,甚至不敢面对亲友的问候。此后,思女心切的包小柏决心攻读博士,希望以AI技术让女儿在数字世界复活。
  据报道,日前包小柏在受访时表示,经过反复尝试、训练后,他如愿复刻出了“数字女儿”,不仅可以即时回应对话,前阵子老婆生日时,“女儿”还为妈妈唱了一首生日歌。包小柏感慨:“对我而言,AI可以让我明确地知道,能把思念的模式换一种工具来表达。”
  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量子科学家图恒宇(刘德华饰演)的女儿丫丫因车祸去世,图恒宇便试图将女儿的记忆永存于“数字生命世界”。
  有网友感叹,“看到这个忍不住热泪盈眶”“包小柏就是现实版的图恒宇”……也有网友表示,支持AI技术用在寄托思念上。与此同时,也有网友感到担忧。@正派的娃表示:“很担心他会在AI世界里走不出来”,@鼠小蜜说:“我觉得这样肯定不行,这和梦境一样,回过神来只会更加痛苦……”

  AI“复活”生意火爆
业内提醒警惕背后存在的风险
  记者注意到,电商平台有不少店铺提供用AI技术“复活”已故亲人服务,价格在10元至数百元不等,只需提供一张照片和一段音频,就能让照片上已故的亲人开口说话。
  不过业内人士提醒,AI“复活”亲人服务为人们提供了情感慰藉的新途径,但也要警惕背后可能存在的隐私泄露、侵权、诈骗等风险。
  一家AI工作室的客服人员称,只需提供已故亲人的一张正面半身照、一段1分钟左右的音频,以及你想让亲人复述的文字内容,就能让照片上已故的亲人开口说话,并且面部也有表情动作,“最后的成品是一段视频,制作一般需要两天的时间,只能说定制时指定的文字内容,不支持和定制者聊天。”
  还原度能达到多少?“还原难度主要在说话音色和习惯上,百分百还原肯定是不可能的,一般能达到70%。”上述客服人员介绍,方言的还原度要比普通话低一些,因为方言的发音习惯不一样,只能尽可能在音色上提高还原度,“可以先让身边的人录一段同样内容的方言音频,再让AI进行模仿。”
  记者注意到,有店铺月销量已达到20多单,不少网友购买此项服务后评论道:“看到了逝去多年的亲人,真是泪流满面。”“方言有点不像,还原度70%左右,但已经很好了。”“对家人是很大的慰藉,希望未来能实现和亲人实时对话。”……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认为,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会有一定的心理慰藉作用。但从伦理和社会角度来看,也引发了许多争议。首先,将已故的亲人“复活”,可能会对活着的人产生误导,让人们沉浸在虚假的亲情中,无法面对现实。其次,将这种技术变成一门生意,可能会引发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也可能会被滥用于制造虚假信息误导公众。
  记者注意到,在电商平台上,不少提供该项服务的店铺都在商品页面强调:只帮助缅怀亲人,不做人脸识别,也不做违法的内容。“我们不提供声音还原服务,就是担心利用AI技术克隆出完全一样的声音,生成出顾客需要的内容后,会被用于不法途径,传播虚假信息等。”一家店铺客服表示。


  AI“复活”亲人:
新技术或重塑人类伦理观念
  用AI“复活”已故亲人,可以抚慰人心,填补或缓释很多遗憾,这样的需求显然很有市场。
  南京一个5人的AI技术团队,在半年多时间里,帮助600多个家庭实现“在线团圆”。这项技术蕴含的社会和伦理价值,显然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无法被忽视。
  现在回过头去看,对AI技术的应用,大众心理其实经历了一个惊讶-怀疑-焦虑-释然-接受的过程。这也符合人类科技发展的普遍规律。
  一项新技术诞生之初,往往缺乏大规模应用场景,甚至会出现一定的非法应用。比如,互联网出现后,淫秽信息传播成为一大“牛皮癣”;即时通讯软件诞生后,曾被用于不良交友;AI换脸也引发虚假信息传播。这不仅是技术发展的一种特征,很难完全遏制,甚至也可视为检验技术成熟的必经之路。
  大多数人接触新技术,初期的新鲜劲头过去,面临满地的芜杂乱象,往往感到失望。而新技术真正的社会价值,此时还在酝酿。以AI换脸技术为例,最早可追溯到2017年,经过六七年发展,在经历各种AI诈骗事件后,它的真正社会价值正在浮出水面——“复活”已故亲人只是其中一项。
  影视行业,同一演员在不同年龄和场景中快速切换,化妆和特效可以借助AI技术。在动画和游戏行业,动作和表情捕捉已是一个专门行当。真人提供真实的表情动作,AI实现真人难以完成的画面。在新技术推动下,娱乐行业不仅真实丰富,生产效率也将极大提高。
  安防领域,AI技术可用于身份识别和现场监控,大量节约人力,提高安防效果。而在教育和展览行业,这项技术帮助还原历史人物,创设文学人物形象,提升教学和观赏体验。
  医疗领域,AI技术亦有用武之地。该项技术能帮助还原和建模,在面部修复或整容手术时,为医生提供帮助。目前这项技术还在假想和研究,谁能预判将来呢?一项新技术从诞生到应用,无数突破的节点,可能都迸发出新的应用场景。
  当然,AI技术也会打破真实和虚拟的边界,使人类的存在“失真”;AI“复活”已故亲人还可能引发人类情感和伦理方面的争议。只不过,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看,技术的进步会逐渐消解争议,重塑人类的新生活、新价值、新伦理。
  如何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新科技带来的前景难以想象,明智的态度是鼓励发展,边发展边完善。不视其为科技怪物,也不过多设置条框门槛。只有在技术发展中,才能加深对技术的理解,才能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
  著名的英国“红旗法案”故事,很值得回顾思索。19世纪中期,早期蒸汽机车刚诞生,技术还不太成熟,噪音大速度快,开动起来会惊扰行人和马车,于是英国颁布法案,要求对蒸汽机车限速,并指令一名人员挥舞红色旗帜,用来警示车辆附近的行人与旁观者。
  “红旗法案”看似兼顾各方利益,实际限制了科技发展,此前在现代交通一路领先的英国逐渐落后,错失了内燃机革命首先出现在英国的机会。“红旗法案”也被后来的学者反复提及,要审慎对待新科技的监管。
  与此同时,如何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一个可借鉴的思路是:任何诈骗或侵权等违法事件,都有具体的施害者,把握核心事实,运用现有的法律规则予以追究。在此过程,AI其实只是工具,侵权者受到惩罚,将带来新的规则示范,并有威慑的效果。
  而现有法律难以企及的细微之处,可出台新规则,补充漏洞,通过不断“打补丁”,形成新领域的规则体系。与事前创设的宏大监管体系相比,这种渐进式“规则补丁”不仅给受害者提供补偿,也能给行业发展留足空间。
  以AI“复活”亲人为例,谁有权采用AI技术“复活”逝者?产生的数据属于何种权益?任何人都可以被“数据复活”吗?这些领域此前并无经验,只能靠一个个争论,把规则梳理出来。先让技术快速发展,规则紧随其后,这是历史经验,也是我们面对AI应有的现代化理念。
  据《新华每日电讯》、极目新闻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03/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