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  热点
3    4   
PDF 版
· 在家上学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6版:  热点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4/03/15
朗读

在家上学



  杨威发布的孩子在家学习的情况。           视频截图

  大家常说“因材施教”,关于孩子的教育方式,相信家长们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放养型、努力鸡娃型、随遇而安型……而关于孩子,该不该去学校读书这件事,绝大多数家长意见还是很一致的。
  最近奥运冠军杨威,因为教育子女的方式,在网络上成为热门话题。
  然而,这并非新鲜之事。据调查,早在2005年就有媒体报道,有家长不愿送女儿到学校上学,要自己在家教育孩子。
  “近年来,在我国,离开学校教育转而在家上学的案例越来越多,成功的也不少,引起争议的更多。”广西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立法学会理事管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事件

  奥运冠军杨威
让双胞胎女儿在家上学
老婆当班主任

  原中国体操运动员、奥运冠军杨威日前在社交平台上传了一条视频,分享了和双胞胎女儿在家里的生活日常。杨威自曝,本该上小学一年级的双胞胎女儿目前都在家里学习。
  杨威称,因为孩子去年生了好几场病,于是他决定,让孩子暂时不去学校上学了,选择在家上学。
  视频中杨威介绍,孩子们在家上私教,老婆杨云担任起了班主任一职,她还制定了一份专属课表,每一类课程安排一位家教老师,有的课程安排在家里,有的安排在公司会议室,杨威则担任司机和后勤。
  杨威称,因为是一对二教学,所以老师讲课也更细致了,小到笔顺写错了都能揪出来。“一堂课下来,感觉(孩子们)学习效率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除了上午的主课学习,下午杨威会带双胞胎女儿去练体操,“相当于一下午的体育课”。
  杨威称,几天下来,他感觉比上学省心很多,“以前被家长群里划不完的消息狂轰滥炸,现在的家长群里面就三个人,消息只有关于两个孩子的简洁的学习报告”。杨威还提到,以前总担心两个孩子在外感染各种病毒,回家隔三岔五就要感冒一次,现在就在眼皮底下,放心了不少。

  热议

  有人赞成
有人认为得让孩子
体验集体生活

  视频发布后,有家长点赞,认为省了完成学校布置各种家庭作业的烦恼,还可以让孩子接受更高质量的私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也有网友质疑不去学校,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此事在我国并非孤例,早在多年前就引起舆论关注。
  早在2005年,就有媒体报道,一名父亲李某某因不愿送女儿到学校上学,坚持自己在家教育,被其妻子起诉到法院。对此,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社会、学校、家庭应该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少年受教育的权利,李某某不让其9岁女儿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规定,限李某某在判决生效后5日内送女返校读书。
>>支持方
  ●其实我觉得有条件的话这样也挺好的,效率高,后面再慢慢社交,融入校园生活。
  ●要是有条件我也会这样,我家目前幼儿园也没上,下半年就大班了,还在考虑是上半年还是一年,要不是怕一年级她不适应,大班我也是不想给她上的。
  ●家长不用每天站岗、做手工了,不用在各种群里打卡回复收到了。
  ●体育课也不会被占用了,挺好!
>>反对方
  ●上学不光是为了学知识,还是为了社交,跟小朋友一起玩耍。
  ●还是得让孩子去学校体验集体生活和交朋友。并不是说不去学校就交不到朋友,而是在学校的环境下交的朋友,包括有时候搞活动、比赛啊,油然而生的一种集体荣誉感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感冒发烧啥的太正常,总要接触适应的吧,难道一辈子不出门和别人接触?

  故事

  “在家上学” 一场家庭教育实验

  或许是作业多、压力大,或许是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少部分家庭踏上了一条与主流教育方式不同的路。“在家上学”像是一场以家庭为场所的教育实验,其中的收获与代价,都是这场实验中的真实折射。学校教育和“在家上学”,也从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面。选择“在家上学”的家庭,也不代表他们未来会彻底拒绝学校。
【不适应学校的集体教育】
  武汉妈妈王芳从前没想过让孩子离开学校,直到她发现女儿贝贝的状态不对劲,“每天早上她都会流着泪,问我可不可以不去学校。”
  贝贝7岁进入公立小学就读。学校规模很大,学生数量多,为了方便管理,老师往往会制定严苛的班规:比如课间不能离开座位;上厕所需要申请,通过后统一排队去……贝贝性格乖巧,严格遵循老师提出的要求,但班级里的条条框框、老师脸上的严肃表情以及写不完的作业,时常让她感到紧张和压抑。当过量的作业转化成心理上的焦虑,贝贝不受控制地咬破自己的指腹。再三思考之后,王芳以孩子身体不适为由,跟学校沟通保留学籍,让贝贝试着在家上学。而王芳辞职回家,辅导孩子学习。
【解放天性
也意味着成为异类】
  山东一名叫宏达的父亲发现,儿子天雨自从上小学后,即使不偷懒,作业也得写到夜晚近十点。宏达试图跟老师商量,给儿子减少作业量。但班主任不允许特例,“要么每天按时上课、完成作业,要么别来学校!”种种因素下,宏达决定不再让天雨去学校上课。离开学校后,天雨只能在放学以及周末时间,跟同学们一起玩耍。后来听说老师下了禁令,禁止学生们和天雨一起玩。为了不给同学添麻烦,天雨主动疏远了他们。
【特殊孩子的出路】
  21岁的Cano,从高中开始在家上学。她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一进入学校的压力环境中,就会频繁发烧、便秘,因此经常请病假。她的社交生活也充满困难,想跟同学一起玩耍,却常常遭到拒绝。进入初中后,Cano的状态依然没有好转,甚至变得更糟糕,她决定在家学习。
【自学效率更高】
  还有一名叫荔珂的女孩,选择在家上学,是因为嫌学校上课进度慢、内容枯燥,满足不了她的学习需求。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二,她一直在家学习。后来去了国际高中,她依旧以自学为主,并通过多门大学预科考试。

  争议
  教育部此前
回应“在家上学”:
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有强制性

  有家长表示,“在家上学”或者送孩子去集体“私塾教育”可以更好地提供“个性化教育”,但这种新教育模式带有一定的实验性,长期以往,孩子未来若要与体制内教育衔接也有困难。
  针对“在家上学”,几年前有关部门就作出过回应。
  2017年9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部分家长不送孩子上学或退学上“私塾”的问题,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行为和《义务教育法》相抵触。《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应该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一些家长不送孩子上学,在家里或者是送到私塾、国学班等地方去学习,这些机构很难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开好相关课程,很难保障我们适龄儿童少年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时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应该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因为我们国家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教育。如果家长不送孩子到学校去上学,这是和《义务教育法》相抵触的,首先亮明这个观点。适龄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具有强制性。”
  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司法部门依法发放相关司法文书,敦促其保证辍学学生尽早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此外,新华社2019年亦报道,为保障招生入学公平有序,营造良好教育生态,针对普通中小学招生,江西省教育厅要求各地排查并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
  事实上,“在家上学”这一问题,也早就在学界有着广泛的讨论。“‘在家上学’是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时立法者尚未考虑到的新情况。”管华指出,“在家上学”究竟是否属于《义务教育法》所称的“入学”属于同一条文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也属于法律制定后出现的新情况,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余晖表示,综观国际经验,“在家上学”是少数家庭追求个性化教育的一种尝试。一方面,部分学生在面对学校教育时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家长可能更倾向于为子女“量身定制”一个适宜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当一个孩子长期脱离学校集体生活时,其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选择‘在家上学’需慎重”。
  据《华商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都市快报》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03/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