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要闻
3    4   
PDF 版
· “死水塘”成了村民致富“聚宝盆”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0版:要闻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4/05/31
朗读

“死水塘”成了村民致富“聚宝盆”

李波 李超颖 通讯员 曹元璋

  名杨村的鱼塘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的收入。

  “文旅+农旅”融合发展,打造乡村休闲驿站“名杨驿”。

  建起了1000亩高标准农田。

  高青县唐坊镇名杨村多措并举壮大村集体经济
“死水塘”成了村民致富“聚宝盆”
  变废为宝,“死水塘”成了“聚宝盆”;借鸡生蛋,引入光伏发电,向天空要效益;同时,借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产量……要说,淄博市高青县唐坊镇村集体致富的思路有多活跃,真的要看看这个镇的名杨村是咋干的?
  以前,村里土坯房随处可见,小水湾旁是“垃圾山”,没有硬化的村道尘土飞扬,村集体收入来源单薄……如今,土坯房不见了,建成了崭新的党建文化广场;“垃圾山”也没有了,成了一片片绿荫;“尘土路”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这一切变化都得益于村集体收入的增加。按照唐坊镇名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延会的说法,为了让村集体增收,他们上马了很多项目,但始终坚持一个思路——“让专业的人放手去干专业的事”。

  变废为宝,“死水塘”成了“聚宝盆”

  5月10日,正午时分,在高青县唐坊镇名杨村的水塘内,成千上万尾鱼儿迎着正午的阳光跃出水面,这是村民正在投喂鱼饵的壮观场面。清江鱼、罗非鱼、草鱼、鲢鱼、对虾……这几个鱼塘一年能给村里带来10万元收入。
  而在过去,这里就是一湾死水,盐度特别高,甚至水岸边都寸草不生。拿杨延会的话来说,就是“水里既没有鱼,也没有草,可以说,水里什么都不长”。
  “我们村三面环水,借助咱们县水务局平原水库项目,开发利用名杨大湾。”站在鱼塘边上,杨延会笑着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利用村庄的百余亩水面搞起了多种经济鱼类养殖,去年给村集体增收10万元。
  “我们去年还拿出几亩水塘做试验,养殖对虾,第一年就有了2万元的收益。”杨延会告诉记者,考虑到对虾养殖相对风险太高,今年还是毅然放弃了,但不排除以后有了合适的人选继续尝试对虾的养殖。
  杨延会说,名杨村其实并没有人懂得水产养殖。当初,为了把水塘利用起来,他们四处寻找能人,最终选择外村的闫刚国来承包水塘。
  “闫刚国养殖水产品有着二三十年的经验,水塘里的鱼有什么问题,咱们看不明白,人家一眼就能看出来。”杨延会认为,村集体经济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增收,聘请专家是一条捷径。
  当然,村集体自己也可以搞养殖,但是弱小的村集体经济承担不起这种高昂的“学习成本”,一旦因为没有经验而养殖失败,那么对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就意味着要承担沉痛的代价。
  “让专业的人放手去做专业的事。”杨延会的一句话,道出了名杨村增加村集体收入、为村民谋福祉的秘诀。目前名杨村进行水产养殖3年时间,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集体收入。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让村庄大变样

  “未来,我们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作为主体,将这1000亩土地集中管理,委托懂种植、懂技术的专业人士进行粮食种植,将村民和村集体的利益最大化。”杨延会说,名杨村依托党支部领办成立的“高青名杨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流转1000亩土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下一步预计将为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10万元以上。
  此前,合作社还流转了村民土地260亩,建起了高标准蔬菜大棚,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和标准化。合作社通过精心挑选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果蔬品种,村民们辛勤劳作,用心呵护每一棵果蔬苗,实现了从破土而出到硕果累累的全过程。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也为村庄的采摘观光提供了基础。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名杨村也下足了功夫。修建了宽敞平坦的道路,方便游客的出行;完善了水电等配套设施,确保游客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贴心的服务和信息咨询。这些举措都为名杨村的农文旅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名杨村不仅关注村民的“钱袋子”,也在乡村文明新风创建上下了不少功夫。从积极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新型文化广场、党建文化长廊,到先后硬化道路3000余米,配套排水沟,再到建设篮球场、健身活动场,配备健身器材,村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利用和开发现有资源,只是唐坊镇推进乡村发展的思路之一。同时,他们还“无中生有”向天空要效益。
  2020年,名杨村通过乡村振兴服务队,在唐坊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联手高青恒基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投入50万元资金,利用名杨村“名杨驿站”屋顶的空间,建起了总容量147.15KW的光伏项目,截至目前总发电50万度,为村集体贡献了每年10万元的收入。这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收益,还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

  借势《尚书》,蹚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让人惊喜的是,名杨村同样在原本是“一片空白”的文化建设方面,作出了令人惊讶的成绩。
  2023年5月高青县首届《尚书》文化周暨六艺童趣汇在名杨村开幕。借势《尚书》文化底蕴,名杨村坚持以“文旅+农旅”融合发展为目标,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做活传统文化文章,结合镇域政德教育基地,推出了《尚书》文化研学游产品,设计多条富有唐坊特点的研学线路,给游客带来优质的乡村旅游体验,打造特色文创产品、农产品响亮品牌,许多“头回客”变为“回头客”,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集体和村民共富,助力乡村振兴。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尚书》文化,结合本村已有的休闲垂钓中心与美食农家乐项目,在逐步完成‘名杨驿’住宿项目的过程中,将村庄打造成为唐坊镇文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杨延会说,坚持强党建筑堡垒、走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子,在名杨村举办的首届《尚书》文化周暨六艺童趣汇活动,客流达3万余人次。
  “我们将利用‘山东省景区化村庄’的优势,充分融合农文旅项目的优势,不断推动村集体和村民持续增收。”杨延会表示,他们利用三面环水的自然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发展出了一套集住宿、餐饮、停车、养殖、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休闲经济模式,促进了名杨村的产业振兴。
  在唐坊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名杨村先后获得“省级平安家庭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环境卫生整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也先后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百优创建”先进党组织、优秀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唐坊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基层党建工作的引领下,名杨村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乡村产业振兴、党建文化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唐坊镇将继续全力以赴支持名杨村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村民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为村民服务,让名杨村在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波 李超颖 通讯员 曹元璋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05/3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