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淄博
3    4   
PDF 版
· 家家通上水泥路最后才到书记家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4版:淄博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19/11/03
朗读
村民回忆好书记张继学:
家家通上水泥路最后才到书记家



  朱家户村旧貌。 资料照片
  朱家户村修路、治理河道的建设场景。 资料照片
  张继学生前查看村里的旱厕改造工程。 资料照片
记者 韩凯 任灵芝
  张继学多年来做生意积累的人脉和见识,成为他日后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的关键。回到家乡后的张继学,首先带领村民调整种植结构,由过去的种植粮食改为种植果树;接着开始通过路面硬化、道路绿化、旱厕改造等改变村容村貌;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集水果采摘、农家乐、民宿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致富路。
  与张继学共事的日子里,同事们深深地被他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担当所感动。即便张继学不幸去世后,这种精神力量仍在激励着他的同事们。

  村里修了3次路
最后修到张继学家门口

  10月31日,记者在沂源县燕崖镇朱家户村采访时,翻看着村里的老照片。
  那时候,村里的主要道路都是山路,坑坑洼洼,杂草丛生;村边的水渠很窄,垃圾随处可见,污水横流;村里的房子大多是破旧的土坯房。
  现在的朱家户村,宽阔的水渠边,成排的柳树低垂,水渠里的水清澈见底;民房的墙上画满花卉,欣欣向荣;建在半山腰的村庄,村里的主要道路全部用青石铺成,水流顺着青石板潺潺而下,古朴幽静;通往每户村民家的小路都用水泥铺成,整洁干净……这里已经成为省级最美乡村。
  这些,都是当了24年村党支部书记的张继学带领村民建起来的。朱家户村党支部委员杜元祥回忆,村里从1999年就开始修入户的水泥路,直到2017年村里第三次修路时,对原有的道路进行改造铺上青石,为了不影响到村容,张继学家门口的路才铺了水泥。
  “他总是把好的机会都留给村民,自己门口的路却没放在心上。”
  记者在张继学家门口看到,通往他家的路坡度很大,即使现在已经铺了水泥,推着三轮车上去,三轮车几乎要立起来。很难想象,每年将水果、煤炭等运回家,踏着土路,他是怎么过来的。

  带领村民调整种植结构 扭转观念不容易
  朱家户村的耕地几乎都在山上,村民祖祖辈辈以种植粮食为主,因为山地缺少灌溉用水,所以庄稼的收成很大程度上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即便如此,村民们还是习惯种植粮食。张继学回到村里不久,就开始着手调整村里的种植结构。可是要让种了几辈子粮食的村民改种果树,谈何容易。而且果树从栽种到进入盛果期需要几年的时间,所以不少村民不敢尝试,还是觉得种粮食保险。
  为了扭转村民的思想,张继学发动了村里的党员,他觉得党员文化程度相对高一些,更容易接受新思想。一个党员扭转了思想,就能影响一片人。
  拿定了主意,张继学开始四处联系有果树种植经验的村庄,组织党员、村民分批去参观学习,学习种植技术,了解种植成本,打听销售渠道。最远的时候,他们甚至跑到40多公里外的张家坡镇参观学习。
  参观学习的人多了,种果树一时间成了村民们热议的话题。这时张继学又发动有过果树种植经验的村民改种果树,帮他们引进果树新品种,希望以树立示范点的方式让更多村民看到种植果树的好处。
  “我们这种山地确实适合种果树,种粮食的产量太低了。”朱家户村党支部委员杜元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村里的种植结构得到了彻底改变,绝大多数耕地种上了苹果树。苹果成熟后,张继学又利用自己做生意积累的人脉,帮助村民找销路。朱家户村的苹果渐渐在市场上有了点名气,苹果基本都能顺利销售出去。种植苹果让村民们的收入上了新台阶,村民们渐渐买上了农用车、面包车,村里的老房子慢慢被新房子所取代,嫁到村里的姑娘也比过去多了……
  钱袋子鼓起来的村民没忘了张继学,在此后的历届选举中,张继学连选连任,始终扮演着带领村民致富的“火车头”角色。
  从种粮食到种苹果,从种苹果到种樱桃。张继学始终认为,村里搞个什么项目那都不是多难的事情,难就难在扭转人们的观念,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新的观念,才能让村庄持续发展。

  “肚子疼”坚持工作
“刷脸”为村子建设寻支持

  今年7月下旬的一天,朱家户村旱厕改造工程大部分已完工,吃过早饭后,朱家户村委委员张光德和张继学一起去查看施工情况。他们挨家挨户地看,当看完第七家,准备去第八家时,走在路上的张继学突然蹲了下来。张光德停下脚步,发现张继学的脸色很难看。
  “他当时说肚子不好受,说‘以后还不能喝凉水了来’。我们也都以为是他的肠胃不好。”张光德说,蹲了几分钟后,张继学站起来继续走,但当时明显看到他的精神状态很差,又走了几户,张继学又痛苦地蹲在了地上。“不行你先回去歇歇吧,叔。”张光德劝张继学回家,但张继学觉得不大要紧,而且旱厕改造工程能大大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不能耽误,他蹲了一会就站起来继续走。
  就这样,两个人用一上午的时间围着村子转了大半圈,看了20多个旱厕改造工程。张继学这才放心地回家了。事后想起“肚子疼”的事,他到村卫生室拿了点药吃了就没有在意。按辈分,张光德喊张继学“叔”,对这位长辈,他内心充满了敬佩。张光德卫校毕业后在卫生院工作过,后来回来担任朱家户村党支部委员,同时负责村卫生室工作。他上学时就知道,张继学在沂源县县城做买卖“发财”了,后来回来担任朱家户村党支部书记。
  “他人缘好,所以做生意也好,到处都有他的朋友。后来村里干的很多工程,沙子、水泥啥的很多都是他‘刷脸’赊来的。”张光德说,张继学的好人缘不但为村里的建设提供了物资保证,他还经常跑到镇上、县城寻求政策和资金支持。朱家户村先后被评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这些荣誉的取得,与张继学到处“刷脸”和辛勤工作有很大关系。
  如今的朱家户村,几乎家家都有沼气池,村民做饭用上了清洁燃料,沼渣还可以作为苹果树种植的有机肥,可谓一举多得。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11/0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