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齐迹
3    4   
PDF 版
· 魂牵梦绕老槐树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品读林语堂笔下的精神贵族——苏东坡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诗词五首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6版:齐迹
3    4   
PDF 版
3上一篇:魂牵梦绕老槐树   
4下一篇:诗词五首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0/05/12
朗读

品读林语堂笔下的精神贵族——苏东坡



  □ 赵蕴霞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阕阕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让人们长久地记住了那个才思泉涌、文采斐然的名字。游西湖,观苏堤春晓,品东坡肉,感觉这位与西湖胜景紧密联系了千秋的人物——苏东坡似乎还活在我们身边。围绕着他的人生,有许多的传奇故事。当怀着探究的心情,翻开这本书——《苏东坡传》,静心品读,恍惚间,这位在人们心中从没有沉寂过的古人,一如他生前一样,率真洒脱,捻须昂首,乘风而来。
  这本书堪称传世之巨作。它的作者是我国著名学者、文学大家林语堂先生。林语堂对于苏东坡的激赏溢于笔端。他由衷地称赞苏东坡是一位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我理解林先生所指的现代精神,是指苏东坡身上有一种可贵的探索和研究新知识新事物的精神,不拘一格、创新求变的思维,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广开言路的民主自由精神,朴素的唯物辩证观,他甚至于大胆怀疑月亮上的黑斑是大山的阴影所致。这些对于一个从四川大山深处眉山镇走出来的青年,一位饱读圣贤诗书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古代文人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这样的精神,贯穿于他的一生。无论人生显达或者落魄的时刻,他都没有摈弃。他能屈能伸,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有趣可喜的事物,自得其乐,随遇而安。在幽居之地黄州,生活陷于困顿时,他虚心请教农民,开辟田园,学习种植蔬菜、粮食,以做一名农人为乐。东坡居士的名号就是在此自取的。他也曾尝试着做新奇的饭菜、酿酒和制墨,也抱着长寿之心研习医理、炼丹、瑜伽及道家养生之术,却不沉迷和盲信。他是秉性随和烂漫的乐天派,三教九流皆可成朋友。用他的话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样的性情让他饱经世事磨难而始终能乐观豁达地生活。他的一生,既遭受惊涛骇浪,牢狱贬谪之苦,也有恬淡安适、清风明月的畅快时光。林语堂感慨道: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他充分理解了人生的意义,如他的赤壁赋中所表达的深彻感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样通达阔朗的人生态度,心境怎会不快乐呢?苏东坡日常极其重视涵养身心的养生之道,以出世的达观过入世的生活。21岁起,他与父亲、弟弟一道走出四川,进京赴考,一举中了进士,在宦海中浮沉,历经北宋仁宗至徽宗五个朝代的世事变迁,终年65岁。如果不是晚年屡遭贬谪,流放海南蛮荒之地,身体备受磨难,北上回归时身染重疾,他的人生之路应该更长久一些。
  苏东坡是重情重义、有担当有大爱胸怀的人。对于家、国、民众均怀有一颗赤诚之心。书中林语堂以浓厚的笔墨,以大量的篇幅,着力展示了苏东坡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他对于手足之情的看重,世间少有人能比。对自己的弟弟苏辙,他关爱牵挂,二人从生到死,兄友弟恭,心意相通,感情深厚绵长,他们通过大量的诗词书信往来,诉说彼此的牵挂之情。为了能方便聚首,当苏东坡听说弟弟在济南府就任后,他任期届满时也申请到临近的密州(今诸城)当太守,只为了兄弟能相见方便。而每一次的相聚,二人常常要相守好长时间,才恋恋不舍地分开。那首著名的千里共婵娟的词实际上就是苏东坡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一般吟咏爱情的诗篇,而是饱含着诗人对于兄弟深深的思念之情。而他对于两位早逝的妻子和侍妾朝云,充满着深切的柔情和怀念。一阕思念亡妻的词“十年生死两茫茫”,催人泪下,感人心扉。苏东坡是忠心报国爱民如子的。对此,书中通过几个重要的章节来叙述。他力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杭州十年,兴修水利,疏浚整治西湖和运河,建造了有名的苏堤,创造性地铺设陶瓷管道,解决百姓饮水难题。他将自己的多年积蓄拿出来,多方筹措,建立了据说是历史上第一家公益性质的公办医院——安乐坊,救治了大量缺医少药的贫民,受到百姓的真心爱戴。
  苏东坡天赋极高、多才多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他的诗词书画的造诣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他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受到当世及后世文人的一致推崇。他一改之前词赋多浓艳靡丽之风气,创造性地将宋词的主旨和意境开阔宏大,有化庸俗为高雅之效,把宋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峰。他首创的文人墨竹画令人赞叹。在他生前和身后,他的诗词书画都受到无数粉丝的倾心追捧,他的盛名甚至远播海外。而他又是淡泊功利的人。在他一生最辉煌的时刻,他曾位高权重,一度是宰相之职的不二人选,而他的内心愿望却是远离官场,辞职回乡,过闲适安定的自由乡野生活。
  苏东坡是坦诚可爱、心胸刚直而宽广的仁厚之士。对于打击报复他的人,以大义为重,不会心存报复之念,在他晚年时,被奸臣章惇所陷害,被一再贬谪,最终流放到遥远的海南岛,身心受到巨大打击。后来他蒙太后赦免回归北上的途中,得悉敌人章惇被流放至雷州,他的儿子章援怀着忐忑复杂的心情给苏轼写信,探寻苏轼的反应。而苏轼回复中的话令人意外和感动,显示着人性良善的光辉:“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故无所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但已往者更说何益?”在身不由己的宦海沉浮中,苏轼有很多的无奈和压抑,但他达观积极、与人为善修好的人生态度,屡屡令他化险为夷,得到乡邻和地方官员的善待和庇护。一生辗转漂泊大半个中国,身边却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文友良朋始终不渝地追随和陪伴。
  与“苏东坡”相伴的日子快乐而短暂。当读到最后一章“终了篇”,看到他晚年好不容易可以北上回归,却不幸身染恶疾,医治无效,最终抱憾离世,那种痛惜的心情久久不能释怀。纵观苏东坡的人生,既有李白的豪放不羁,又有陶渊明的隐逸和恬适,更有他达观积极直面惨淡人生的智慧和勇气。身处那个年代险恶的生存环境中,苏东坡的思想言行,如高高擎起的火炬一样照亮和警醒人们的灵魂。他的心灵,如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高洁而纯净。他的思想,将儒释道的精粹和谐融于一身,是真正的精神贵族,深具浩然之气,有中国传统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灵魂散发着通达深远澄澈的智慧光芒。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05/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