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3    4   
PDF 版
· 山体塌方路难行 有惊无险入藏来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4版:要闻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0/07/06
朗读

山体塌方路难行 有惊无险入藏来
采访团进入西藏昌都


  318国道上著名的“天路十八弯”。

  318国道芒康段,铁网兜住了山上掉落的石块。

  淄博潍淄骨科医院院长陈百山给骑行者查看身体状况。



  晨报昌都7月5日电 7月4日,采访团行进450多公里,成功跨过金沙江,进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境内。在当天的行程中,采访团跨过了出发以来海拔最高的垭口——4685米的海子山垭口,途经318国道最危险路段之一的巴塘至芒康段。经过约12个小时的行程,采访团进入芒康县,抵达如美镇。

高原的天气说变就变

  7月4日,在蒙蒙细雨中,采访团一行早早地从雅江县出发。从雅江县到理塘县的路大多是盘山公路,昨晚的一场雨,让山里的水汽变得更加丰富,很多山顶上云雾缭绕。从雅江县走出去没多远,天下起了雨。这就是青藏高原的雨季,天就像娃娃脸——说变就变。在海拔3990米的“天路十八弯”,路边建有供路人休息、拍照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向下看,不到2000米的公路,竟然有至少五个180度大转弯。
  318国道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欣赏这里的美景,沿途有不少路段设有观景台。今年由于受到疫情防控影响,318国道上的车辆并不多。
  在去往理塘县的后半程路上,急转弯变得少了,路相对比较直。由于海拔较高,这里的山上是一望无际的绿色“地毯”,“地毯”上点缀着一群群的“高原黑珍珠”——牦牛。藏族群众对牦牛有着特殊的感情。牦牛不仅能为藏族群众提供牛奶、牛肉,它的粪便晒干后就是藏族群众重要的生活燃料。牦牛还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被称为“全能家畜”。此外,牦牛还被藏族群众视为财富的象征,一个家庭有多少头牦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家庭有多少财富。据当地群众说,目前一头成年牦牛价格在两万元左右。

海子山垭口
出现第二次“高反”

  离开理塘县不久,地势变得比较平坦,但海拔仍在缓慢上升,再往前就是巴塘县。巴塘县是甘孜藏族自治州最靠西的一个县,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交界。
  经过昨天晚上在2000多米海拔的雅江县休整,采访团成员进一步适应了高原环境。在连续经过理塘县、巴塘县两个海拔超过4000米县的过程中,采访团成员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原反应。没想到车队来到了出发以来海拔最高的垭口——4685米的海子山垭口时,多名队员开始出现高原反应——胸闷、头痛、恶心。
  针对这一情况,车队立即对驾驶员做了调整。为了缓解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车队决定停止下车活动,要求出现高原反应的队员闭目养神,多喝水。所幸翻过海子山垭口后,海拔迅速下降,队员们的不适症状逐渐缓解。
  经历了第二次高原反应,但海子山的美景还是给采访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海子山半山腰有两个冰雪融化形成的海子,大体呈“8”字形,两个海子因此得名“姊妹湖”。海子山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峰果银日则海拔5020米,海子山上共有大小海子1145个,如此高的密度,在国内是很少见的,因此得名“海子山”。

318国道巴塘段
发生多处塌方

  当天下午4点10分许,车队穿过巴塘县县城不久,前面的车辆突然停下了,路中间有头戴安全帽的人员在指挥车辆靠边停车。我们的车子也被迫停下,上前一打听,原来前方正在清理遭遇山体塌方的公路,根据施工需要间断通行。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沿着318国道来到巴塘县境内,公路边就是金沙江的一条支流,河道两侧都是高山,山上的植被不多,很多山体是裸露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该路段在雨季经常发生山体塌方。事实上,对于经常走川藏线的人来说,巴塘至芒康段是318国道最危险的路段之一。
  记者通过无人机观察发现,发生塌方的路段有数百米长,挖掘机、铲车、渣土车正在清运垮塌下来的土石,刚清理出来的路面坑洼不平。等待了大约20分钟,车辆终于可以继续前行。没想到刚走了不到10分钟,又到一处塌方现场,又耽误了10多分钟。
  在路途中,采访团得知在巴塘县与芒康县交界的金沙江上,原有的大桥在洪水中损坏正在维修,近期只能通过部队搭建的临时桥梁过河。为了尽早赶到目的地,离开第二处塌方现场,车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行进速度,下午4点50分跨过金沙江,进入西藏自治区境内。
  当晚,采访团入住芒康县如美镇,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医者仁心 大爱无疆
帐篷医疗队救助生病骑行者

  晨报昌都7月5日电 “昨天就很难受,到了旅馆躺下就睡着了,饭也没吃,今天早上才骑了2公里就走不动了。”7月5日上午8点20分左右,采访团途经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登巴村时,遇到一名生病的骑行者。此人出现了明显的高原反应——头痛、乏力,他蹲在路边,表情十分痛苦。发现这一情况后,新华制药·鲁中晨报帐篷医疗队的医护人员迅速展开救助……
  这名骑行者叫范增胜,27岁,山西晋中人,他独自一人于6月3日从晋中出发,骑行了30多天,昨晚住在登巴村。记者遇到他的地方是318国道登巴村村西约2公里的路边,山地自行车歪倒在路边的沟里,他蹲在路边痛苦不堪。
  “昨天,我爬觉巴山时还没有明显的高原反应,没想到下山时就感觉不对了。”范增胜说,从昨晚到现在他一点饭都没吃,也没有胃口吃,还出现了明显的头痛、乏力等症状,昨晚几乎每一小时醒来一次。此前他在翻越折多山时也出现了高原反应,但没有这次这么严重。
  “快把急救箱拿来!”淄博潍淄骨科医院院长陈百山把右手手背贴在范增胜额头上试了试,感觉略微有点偏高,他让护士张孝哲从车上拿下急救箱,准备做进一步检查。
  针对范增胜出现的症状,帐篷医疗队医护人员首先为其测量了血压、血糖,发现数值都偏低。为了让范增胜快速补充能量和糖分,鲁中晨报记者王兵拿出妻子做的雪花酥,递给他一块,又给他单独装了一袋挂在车把上。
  随后,淄博潍淄骨科医院另一名院长张岩亮给范增胜检查了咽喉,发现有红肿、充血症状。考虑到对方连续两顿饭没吃,又有明显的高原反应,张岩亮赶紧给对方倒了一杯热水。“由于高原空气湿度低,人体容易脱水,所以在高原地区要多喝水,喝水频率要高一些,每次的量可以少一点。”张岩亮说。
  “这次走川藏线是我第一次骑自行车出远门。”范增胜是做生意的,近期由于疫情的影响,生意不好,他就考虑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平时很少骑自行车的他专门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从网上看了大量的攻略,本以为准备得很充分了,没想到由于此前没有过长途骑行的经历,也没有过高海拔地区活动的经历,这次饱尝了高原反应的滋味。
  吃了雪花酥、喝了几杯热水后,范增胜感觉舒服了不少。鲁中晨报帐篷医疗队医护人员建议范增胜就近找个地方休息,继续服用感冒药,等体力恢复、症状缓解后再考虑继续赶路。在确认范增胜身体没有大碍后,采访团又踏上了征程。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07/0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