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9版:帐篷医疗队
3    4   
PDF 版
· 古树古楼 新路新村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8-09版:帐篷医疗队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1/01/07
朗读

古树古楼 新路新村
博山区池上镇韩庄村 古村走出新的脱贫路


  韩庄楼已经破败不堪,但门楼后面的影壁保存相对完整。

  韩庄村观音寺内的古柏。

  梧桐树从已经死去的老槐树中长出来。

  一名村民推碾将玉米粒碾碎用来喂鸡。

  几名村民在阳光下打扑克消磨时间。

  韩庄楼的门楼位于院落的西南角,与鲁中山区常见的位于东南角的布局不同。

  从博山区池上镇政府向东北约8公里,群山之中坐落着一个古村——韩庄村。韩庄村北依雁门寨,东倚摩诃山,地势北高南低。村东小河由北向南穿过村庄再向西流去,村南小河则是淄河的一条支流。
  据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记载,因韩庄村最早居住的是韩姓家族,所以被称为“韩庄”。而在村中发现的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赵氏墓碑上,载有“明故显考赵二公讳卿”字样。据此判断,韩庄村建村年代应该是明代以前。


老槐抱新桐

  寒冬时节,处于农闲中的韩庄村还残留着冰雪,显得更加神秘安宁。
  2020年12月15日上午,记者一行首先来到韩庄村的村前广场,村口一条自南向北的水泥路蜿蜒至村内。新中国成立前,韩庄村交通闭塞,各种设施相对落后。1998年,村内、村前、村后道路全部硬化,韩庄村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自水泥路向北而上,迎面可见一棵枯树斜立在路旁,高3米多,主干至少需2个成年人才能合抱。绕到树桩另一侧,能看到其主干几乎中空,一棵梧桐树从其根部顺势而生。“这是我们村的槐树,据说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这棵槐树曾经枝繁叶茂,上世纪80年代枯死了。”作为向导的韩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新贵介绍,“这棵槐树已枯死30多年,后来从树干一侧又生出了一棵梧桐树,形成了‘槐抱桐,树中树’的景象。”
  距“槐抱桐”百米远,一座古楼将路封堵,这就是韩庄楼。
  韩庄楼位于村子东部,修建于民国年间,砖、石、木结构,修建人为戴氏父子。韩庄楼建有北楼三间、西楼一间、西屋三间、大门楼一个。“韩庄楼建筑工艺精巧,据说砖缝之间,有凹凸处曾用铜圆铺垫,楼板用木板铺成。西楼二楼曾是绣楼,主楼和西楼相通,互开侧门。”赵新贵指着两面断壁间依稀可见的楼梯说道。
  韩庄楼如今已破败不堪,北楼楼板没了,只剩一点屋脊,西楼、西屋的屋脊也已经坍塌,而这些断壁残垣却保留着韩庄村一代代人的回忆。“新中国成立后北楼先是作为学校供全村孩子上学之用,后来学校搬迁到观音寺,北楼二楼成了大队办公室,一楼成了大队医务室,西屋成了经销店。”赵新贵说。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这里曾是韩庄村最为繁华的地带,韩庄楼成为韩庄村的标志性建筑。随着大队办公室迁离及周边居民的搬迁,韩庄楼变得越来越冷清。


山中卧古寺

  走出韩庄村,仅两分钟车程,便可到达观音寺。观音寺位于摩诃山山腰处,坐北朝南,整座建筑由北大殿向南延伸至山脚。寒冬时节,被松柏环绕的寺庙在荒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气派。
  拾级而上,可听闻到寺中的诵经声。始建于唐代的观音寺,于宋、清代几次修复,原有大雄宝殿、观音阁等十几座殿宇。随着朝代更迭,观音寺曾被破坏得面目全非,只剩断壁残垣,2000年当地将其重新修葺,如今已初具规模,被列为淄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观音寺中,九层石塔最为有名,石塔历经沧桑,如今仍屹立于寺院四合院北面。“这应该是淄博市仅有的宋代石塔了。有人说因为九层石塔的存在,观音寺可与汶上古刹媲美,当初是山东省有名的寺院。”赵新贵介绍,塔后一级级石阶则是天然形成,与石塔相映成趣。
  除了九层石塔外,观音寺内还生长着一棵古老的银杏树,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实原来生长着两棵银杏树,因上世纪50年代建学校,其中一棵被砍伐,另一棵得以保留。如今的这棵银杏树胸围达4.4米,树干刚劲挺直,高近20米,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尽管冬日银杏叶已落尽,但不难从赵新贵的描述中想象出秋日银杏金黄灿烂的美景。
  在寺院内名为金刚殿的殿宇前,一棵参天柏树吸引了众人注意。“上次来的时候,这棵古柏还是伞状,如今已经长出了分枝。”在外创业的韩庄村村民赵海峰难得回来一次,看到变了模样的柏树,不禁仔细观赏起来,“据说在大雄宝殿门外原有一棵更古老的柏树,树干要四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树冠遮天蔽日。现在这棵古柏已不复存在,当年的小柏树已成为院内最古老的柏树了。”赵海峰所说的小柏树,正是位于金刚殿前的柏树。据他介绍,这棵柏树大约种植于明朝末年,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曾经最小的柏树如今已枝如虬龙,高大挺拔,成为寺庙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找准脱贫路

  离开观音寺,记者又折返韩庄村。“听家里老人讲,我还没出生的时候,李家公社福山中学学生在这里分两次挖出大宗铜钱,计750多斤,币面有宋代熙宁、宣和年号。”路过村西的一片荒地时,赵海峰对故乡的记忆又浮现于脑海。“搁在从前,上山下山没有这么方便。现在顺着水泥路走就行。”
  由于地处山区,曾经的韩庄村交通闭塞,各种设施相对落后。植树造林、改滩垫地、铺路架桥、打井修渠……为了提高韩庄村村民生活水平,改善村容村貌,赵新贵可谓下足了功夫。“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800元,其中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只有2300元。2016年,我们235户村民中,有142户是贫困户。”赵新贵向记者描述了韩庄村从前的景象,“住着低矮狭小的草房,村里只有两口吃水井,小推车是村民主要运输工具。”
  2015年7月,博山区市政园林局与韩庄村建立扶贫帮扶关系。在原先金银花种植基地的基础上,韩庄村将其改建为园林种植基地。一棵棵苗木栽培下去,让韩庄村看到了脱贫希望。
  随着村内集体经济的发展,韩庄村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变化。2015年,韩庄村在村南修建车库8间,还将村前广场扩建为游乐场,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2017年,村外、村内共安装太阳能路灯40余盏。每到夜晚,韩庄村成为寂静深山中的“不夜城”。为方便村民饮水,2015年,韩庄村修建北台蓄水池3个,新打两眼深井,供全村人饮水,还可以灌溉田地,村民不再饮用水库水。2016年,村北又打了一眼深井,供饮水与灌溉之用。
  “沿着村口这条路再走2公里,在南面那座山后头,曾有20多户人家。上世纪80年代,村民上下山都要走羊肠小道。如果有人生病起不来床,还需要几个人用椅子抬下来。”赵新贵告诉记者,如今20多户人家都搬到了韩庄村村内居住,以前的羊肠小道也不复存在。“路都已经修了,但原来这些人家居住的石头房还都荒废着。”对于这些宝贵的村居旧址,赵新贵产生了将其打造为民宿的想法。“远离村居,水质优良,景色优美。前阵子仅仅从青岛来考察的投资商就有三家,具体如何利用这片土地,还待商榷。”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晓明 王兵 高阳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01/0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