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刚过完元旦小长假,淄川区太河镇东东峪村村民朱永利就忙着给自家的民宿换床上用品、打扫卫生。“我们村环境好、水也好,节假日、周末来玩的人很多。去年7月份,村里让我把闲置的一套房子改成了民宿,这才半年多就有将近3万的营业额了,可是比种地挣得多了。”朱永利激动地说。 2020年以来,东东峪村凭借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百泉村”的名头,吸引了大量游客进村游玩。在村主任朱全祥的带动下,已经有5户村民自行改造民宿投入运营,给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在太河镇,像东东峪这样吃“生态”饭的村还有很多。 太河镇地处淄川区东南部,总面积268.7平方公里,淄博市最大的水源保护地——总蓄水量1.83亿立方米的太河水库坐落于境内。太河镇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境内林深水绿,森林覆盖率高达46%,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镇现有中国传统村落9个、省级传统村落21个,还有国内唯一以古村落命名的森林公园——峨庄古村落国家森林公园。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太河水库这个“金字招牌”,太河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采摘、民宿、写生、文化等绿色富民产业,让太河老百姓在致富路上走得更顺,努力将绿水青山变得更喜人,让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2020年12月31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正式公布,淄川区太河镇被命名为省级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每逢双休日,梦泉劈山山脚下的停车位总是供不应求,各地游客络绎不绝。在景区卖煎饼的张大婶一到这时候就恨不得有三头六臂,“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俺们村挨着劈山真是享福啊,平时俺们都吃够了的煎饼,摊出来接着就卖了,这两天又挣了400多元钱。”太河镇坚持走景区精品化道路,先后打造了齐山等4A级景区2家,云明山、梦泉、马鞍山等3A级景区3家,凤凰台高山花海、涌泉、海上房、石安峪红叶谷等特色景点十余处,每年能吸引一百多万名游客。全镇旅游从业者1200余人,吸引周边参与农副产品销售的群众4000余人,带动群众年增收400余万元。 在发展深度游上,太河镇也是下足了功夫,积极发展民宿、写生等产业。依托国家古村落森林公园和30个省级以上传统村落,太河镇政府牵头成立了太河镇民宿行业联盟和写生行业协会,规范了行业发展,实现了民宿和写生行业的抱团作战、集群发展,拉长乡村旅游产业链。目前,全镇培育海棠山房、芸弘山房、柏树宜舍、柳花青庐、叮咚小院等特色民宿近20处,拥有床位1000多张,年接待能力可达20万人次,建成写生基地10家,每年接待写生爱好者10万人次,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400余个。 走进太河,经常看到游客们从后备厢拿出水桶,找个老乡家灌上水带走。家住张店区马尚街道的李大哥每周都来一趟,“太河的水真是好喝,回家熬粥特别黏,家里老人每个星期都让我来给他灌两桶。”淄川区自2003年被命名为“中国矿泉水之乡”后,作为淄川区矿泉水主要产区的太河镇,矿泉水产业发展迅猛。近年来,通过采取规范开采、开展行业服务、统一水源地标识等措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太河镇已经拥有“绿赛尔”“朗秀”“醴云”“多星”等饮用水企业22家,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年产桶装水1800万桶、瓶装水300万箱,成为鲁中地区乃至全省重要的桶装水产地。“我们太河的水果蔬菜,都是喝着矿泉水长起来的,口感和甜度都上佳。去年我种的13万斤雪桃两个星期就卖光了,大家都认可我们这里的水果。”下端士村肖玉爱开心地说。肖玉爱在下端士村担任村书记,这几年她带领村里的留守妇女平整土地、种苗施肥,硬是在大山里凿出来200多亩的桃园和300亩的高山花海。去年,雪桃成了淄博市场上的抢手货,国庆节的时候来赏花摘桃的人一拨接一拨,忙得肖玉爱好几天没顾得上回家。 太河镇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这片绿水青山,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将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兜里的钞票,创造了淄博脱贫的太河模式。“太河镇将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以‘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生活更美好为己任,成为太河‘两山论’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推动者。”太河镇党委书记张行海说。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亚军 通讯员 闫盛霆 刘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