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淄博
3    4   
PDF 版
· 不负塔林不负青春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8版:淄博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1/04/22
朗读

不负塔林不负青春
——写在齐鲁石化55岁之际
王永军

  绿色齐鲁,生态石化。 陈永芳 摄

  1984年,齐鲁石化乙烯工程项目开工建设。

  齐鲁石化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石化工业的缩影,既是一部艰苦创业史,也是一部石油精神、石化传统的传承史。
  谨以此篇献给55岁的齐鲁石化,献给曾经和正在为齐鲁石化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们!
  
  向阳而生

  人间四月天,春如潮,花如海。齐鲁石化厂区繁花似锦,美不胜收。管廊蜿蜒盘旋,储罐星罗棋布,机泵列阵排列,银塔直破青天,现代化工业的图景,在蓝天白云的底色上,越发豪迈壮观。
  始建于1966年的齐鲁石化,从单一的炼油企业发展成为一家集原油加工、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盐化工为一体,配套齐全的大型炼油、化工、化纤联合企业,被誉为炼化企业的“博物馆”。55年来,累计加工原油3.83亿吨,生产乙烯1933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3182亿元,上缴利税2004亿元。她是齐鲁大地上的耀眼明珠,成为推进国家发展壮大、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支柱产业基地。
  齐鲁石化新一届领导班子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集团公司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稳增长中的“顶梁柱”“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全面从严管理,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员工,以更严更紧更实的管理,在“十四五”开端之年,跑出了齐鲁加速度。
  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齐鲁石化走过55载风雨路。一代代齐鲁石化人用激情与汗水,在齐鲁大地上写下壮美的诗行。55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齐鲁石化始终与共和国一路同行、血脉相融,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承载着责任与使命,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踏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回望齐鲁石化55年的历程,恰似跳动的音符,以其非凡律动,汇成宏大乐章,激起时代回响。

  使命与担当
开启石化工业新纪元

  在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版图上,齐鲁石化是重要组成部分。1961年“胜利油田”在山东东营诞生,国家决定筹建炼油厂,发展成套石油化工产业。历史将这份幸运,同时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压在了齐鲁石化炼油厂的建设者身上……
  丁柏昌1966年8月从新疆克拉玛依独山子炼油厂调到山东胜利炼油厂工作。作为当时的建设者和见证人,参与了胜利炼油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有到强的全过程。丁柏昌说,克拉玛依油田和大庆油田开发后,石油还是不够用,当时只有胜利油田勘探形势很好,经中央批准,石油部开始组织胜利油田大会战,胜利炼油厂就是这次会战中的配套项目。
  为了贯彻“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石油部领导把厂址定在山东的小三线——临淄南仇公社的大虎山。时任石油部副部长的康世恩对建设胜利炼油厂作出批示:这个地方地少,我们不能与民争地,要在山头上做文章。
  这是胜利炼油厂的根基,也是胜利之路的发源地。在这里,打下了第一根桩基,山东炼化工业也由此起步,由此开启石化工业新传奇。
  1966年4月,胜利炼油厂(现齐鲁石化炼油厂)正式破土动工。次年9月30日,产出合格产品。相比同等规模炼油厂,效率提升一倍,实现了“一年时间、一亿投资、建成一套大型联合炼油装置、一次投产成功”的建厂目标。
  1970年11月,联合装置通过技术改造,年加工能力达到350万吨;1975年,第二常减压装置建成投产,全厂原油加工能力达到600万吨/年。
  在那如火如荼的岁月里,有许多平凡普通的建设者、创新者、改革者,他们前赴后继,奉献着智慧、汗水和青春,靠着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的精神,把齐鲁石化建设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
  1967年石油部经过论证,决定在胜利炼油厂旁边建设胜利合成氨厂(第一化肥厂),以满足山东省农业生产需要。1970年4月正式动工,1972年12月建成投产。4年后,成为当时国内氨肥企业中最大规模生产厂。1974年4月,30万吨合成氨工程(第二化肥厂)动工建设,以胜利油田天然气为原料,设计年生产能力尿素48万吨、合成氨30万吨,于1976年建成投产。
  齐鲁石化两大化肥厂的建成投产,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工业的大事。“当年,我们的化肥生产是世界级水平。”第二化肥厂原副厂长郭连兴介绍,“第二化肥厂曾经连续多年为国家创出巨大效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有的成为行业专家,有的走上高级领导岗位。”
  2004年底,齐鲁石化第一化肥厂脱离齐鲁石化自主生存。2003年,第二化肥厂完成了辛醇异丁醛装置扩建,实现了与乙烯二轮改造同步开车。2004年,资源优化项目获总部批复,重新走上复兴之路。
  胜利化工厂(橡胶厂)建设更是一波三折。1966年原厂址选定在山西省娘子关,后迁址淄博依托胜利炼油厂而建。1971年3月21日,橡胶厂破土动工。历经“三保重点”“三次让路”,橡胶厂干部员工不等不靠,自己动手建装置,近6年时间,一座年产1.5万吨的顺丁橡胶生产装置建成投产,1976年12月15日产出合格顺丁橡胶。50年时光荏苒,橡胶厂已成为实际产能高达40万吨/年的国内最大合成橡胶生产基地,通用合成橡胶产量持续11年全国领跑。“齐鲁橡胶”品牌成为国内合成橡胶的顶尖品牌。
  系列重点项目的建设,使得齐鲁石化油化一体的石油化工基地在上世纪70年代就初具规模。齐鲁石化肩负使命,在国家整体布局中,在美丽的齐鲁大地上,铺展开一幅隽永质朴的时代画卷。

建设与发展
揭开崭新历史篇章

  乙烯被称为化工行业龙头,作为塑料、橡胶、化纤产品的重要有机化学基本原料,已成为当今世界国家经济发达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
  1978年,全世界乙烯总产量6000万吨,中国年产量仅有68万吨。为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国家决定在全国上马四套30万吨乙烯装置,齐鲁石化乙烯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1984年4月1日,齐鲁30万吨/年乙烯工程开工典礼在临淄区金岭镇汞山脚下举行。工程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姚依林、郝建秀、康世恩、张劲夫等先后到工地视察。
  “人生能干几乙烯,此时不干待何时?”这是战斗的号角,是勇士的誓言,是扬起的旗帜,是理想的召唤。为了美好未来,加油干!
  1986年6月30日,动力开工锅炉点火一次成功。乙烯工程建设指挥部和建设者们发起了“百日会战”,为实现化工投料目标奠定决定性基础。齐鲁石化公司党委将这一会战比喻为“齐鲁乙烯的淮海战役”。
  指挥部总指挥徐吉亨“挂帅出征”,抓重点、抓难点、抓后进,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推动全线工程进展。
  1987年5月25日,时任齐鲁石化公司经理李毅中宣布:“经过全面检查、确认,乙烯装置投料条件具备,可以投油!”经过128个小时运行,生产出合格的乙烯产品,创造了当时亚洲乙烯行业装置开车的最快速度,也创出了“五个新水平”:即时间新水平、产品质量新水平、经济效益新水平、安全新水平、环境保护新水平,开启了中国石油化工的新里程。
  1988年4月11日,乙烯二期工程炼油配套建设15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中交,5月20日产出合格产品,齐鲁石化原油加工能力达到800万吨/年,跃居全国首位。
  1990年10月30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打通全流程,标志着齐鲁30万吨/年乙烯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形成新老区同步发展格局,实现了从炼油向乙烯发展的提升,油化一体的战略优势逐渐形成,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油加工、沥青、氮肥、合成橡胶、塑料、烧碱、炼油催化剂生产基地之一。
  1998年9月,45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竣工。2002年3月15日,国家批复齐鲁72万吨/年乙烯二轮技术改造方案。齐鲁石化将传统的两年停车改造优化为一年,创造了83天“两头见乙烯”的“齐鲁速度”。
  2004年10月7日,时任烯烃厂厂长的张绍光在乙烯控制室宣布:“乙烯二轮改造乙烯装置投料后,经过了45个小时运行,于10月7日7时36分产出合格乙烯,投料一次成功!”
  走过37年历程的齐鲁乙烯工业,成为中国重要的乙烯生产基地,不仅为国家石化工业提供了样本,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实现了自身的固本强基,成为石化行业一座新的丰碑!

坚守与变革
构建新发展格局

  齐鲁石化这个诞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历经55年风雨沧桑和市场洗礼后的国有企业,历久弥新,不断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1983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正式成立。在此大背景下,齐鲁石化迎来新的发展际遇。公司炼油和化工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了燃料型炼油厂到炼化一体化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1985年,公司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开始推行经理(厂长)负责制,强化了生产经营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也得到加强和改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1997年到1998年,齐鲁石化兼并淄博化纤总厂和淄博石油化工厂,纳入公司直属单位管理序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此时最大的国企兼并案例,被评为1997年全国十大经济新闻之一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件大事之一。兼并实施后,两厂进行了全面重组和整顿,改名为腈纶厂、丙烯腈厂。两厂在停产9个月后,全面恢复生产,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齐鲁石化也成为炼油、化工、化纤一体化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1998年4月8日,“齐鲁石化”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齐鲁石化通过资产重组,采用募集方式设立股份制企业,创立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主辅分离,2000年形成三个公司统一协调、突出主业、共同发展新格局。
  这一次的股份制改造和改制上市,是深化企业改革,优化内部结构,盘活存量资产,走资本经营道路的又一重大举措,成为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个崭新起点。
  2014年11月30日,科鲁尔合资公司丙烯腈装置一次投料开车成功。这是齐鲁石化大力实施战略性重组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与地方政府、外企、民企合作,有力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013年,齐鲁石化开始推进以专业化重组为重点的系列改革,涉及16个专业、7000余人,打破了“大而全、小而全”划厂而治的壁垒,为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搭建起良性的运行平台,为“走出去”发展创造了更好条件、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当年,炼油厂10名员工奔赴海南省,承揽香港石油公司海南油库工作,成为齐鲁石化“走出去”发展战略的一次突破。“走出齐鲁发展齐鲁”是齐鲁石化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一环,更是企业突破自我、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步!
  齐鲁石化通过分离移交企业办社会职能,去枝强干,进一步精干炼化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四供一业”、电信通讯、职业教育等主要社会化业务板块,相继有序退出,有效改善了公共服务类业务的服务水平,使员工、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分享改革的红利。2019年4月,公司圆满完成了“四供一业”移交任务。
  在“立足齐鲁做优齐鲁、动能转换做强齐鲁、区域联合做大齐鲁、合资合作发展齐鲁”的战略规划下,齐鲁石化对内“拆庙推墙”压减机构、实施专业化重组;对外兼并亏损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走出了一条稳步推进、做强做优做大的强企之路。为高质量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

跋涉与奋进
实现高质量发展

  横跨半个多世纪,一座石化城蓬勃兴起!眼见着高塔成林、油罐成群,石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工业产值跃升,民族炼化行业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齐鲁石化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在持续做大总量、实施外延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提质增效升级实现内涵发展。
  2003年,齐鲁乙烯生产能力突破80万吨/年。2005年,原油加工量突破1000万吨/年,首次跨入集团公司千万吨级炼油厂行列。
  2006年,齐鲁石化炼油厂建厂四十周年之际,曾担任过炼油厂厂长、齐鲁石化经理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时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的李毅中欣然题词: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2010年2月,汽油国Ⅲ质量升级技术改造项目——新建90万吨/年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建成投产,齐鲁石化开始进入高标号清洁汽油生产时代。
  2015年260万吨/年催化裂化、260万吨/年蜡油加氢、60万吨/年航煤加氢和10万吨/年硫黄回收等四套装置建成投产,齐鲁石化原油年加工能力达到1300万吨。同年7月,年处理量22万吨的轻烃回收装置建成投产;12月25日,年加工量150万吨的第二套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建成投产,并创出了国内同类装置建设、开工周期最短的“中国速度”,公司出厂汽油质量全部达到国Ⅴ标准。
  “总投资40多亿元的新建催化裂化、蜡油加氢、航煤加氢、硫黄等装置的建设开工,是我们厂十多年来规模最大、战线最长、对经济效益和发展影响尤为深远的一次,也是对全厂干部员工的一次重大考验。”时任齐鲁石化副总工程师、炼油厂厂长的王玉亮在该厂职工代表大会上说。
  2015年,齐鲁石化分公司纳税127.23亿元,为淄博市唯一纳税过百亿企业。2018年,齐鲁石化实现了党、政、工、团、妇全国代表大会的“大满贯”,企业声誉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作为特大型石化联合企业,齐鲁石化始终把安全环保放在首位,持续强化现场管理,构建安全文化体系,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启动“碧水蓝天”项目,实施“能效倍增”计划,绿色低碳发展成果明显。一系列环保项目逐步建成投用,污水处理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实现环境保护“国企+”管理模式,帮助周边158家地方化工企业共同实现了达标排放;热电锅炉全部实现大气脱硫达标超低排放;一举攻克硫黄回收和尾气加氢催化剂世界性难题。
  2018年11月27日,齐鲁石化第一个“标准罐区”——烯烃厂乙烯装置产品罐区挂牌,被集团公司授予“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先进企业”“化工主要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优胜企业”等荣誉称号。
  2020年春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齐鲁石化作为一家连续性生产的央企,在应对疫情的特殊时期生产不停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科学防控,团结一心保生产;众志成城,积极援助,用实际行动支援驻湖北兄弟企业……
  在极端条件下,齐鲁石化响应集团公司号召,相继开展“百日攻坚创效”“持续攻坚创效”行动,累计创效14.3亿元,取得了好于预期的业绩,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为齐鲁石化“率先打造两个一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11月18日,中国石化与山东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齐鲁炼化一体化项目名列榜首。11月19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张玉卓到烯烃厂、炼油厂、第二化肥厂生产装置现场调研,要求齐鲁石化加快推进炼化一体化项目,发挥好齐鲁石化全产业链的独特优势,统筹好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总体布局。
  齐鲁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张绍光表示,作为中国石化驻鲁骨干企业和山东境内最大炼化一体化以及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齐鲁石化具备转型升级、做强做优的先天优势。在践行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方面,齐鲁石化积极推行炼化一体化项目,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打造企地共建共享“命运共同体”,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十四五”期间,按照集团公司“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愿景目标和“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齐鲁石化将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和投入,把新能源作为重要的战略新兴业务进行谋划和发展。
  站排头、争第一。齐鲁石化积极参与裕龙石化项目,加快推进100万吨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等项目,加快推进氢能源的制造、储运和应用以及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抢占能源领域先机,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光荣与梦想
勇毅笃行谋新篇

  从无形的精神到有形的形象,处处昭示着时代改革发展前进的步伐。55年的历史积累下来的管理经验和传统,成为企业的宝贵财富。
  上世纪90年代初,齐鲁石化烯烃厂裂解一班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年轻人,提出了劳动纪律免检的申请。经过严格考查验收,烯烃厂正式批准,授予裂解一班、二班“劳动纪律免检班组”称号。1991年7月14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来到裂解车间控制室,夸赞裂解一班、二班“创免检”事迹,欣然题词“信得过班组”。次年5月,烯烃厂裂解车间运行一班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信得过班组”在整个中国石化叫响,集团公司号召,要推动全员信得过,不仅是员工信得过,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更要信得过。
  张绍光说过:“齐鲁乙烯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的历史。不论是艰难创业,还是发展瓶颈期、高歌猛进的顺境,公司各级党组织始终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追根溯源,齐鲁石化的企业精神成为一座丰碑。1986年11月,齐鲁石化确定了“团结勤奋,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这沉甸甸的八个大字,已成为齐鲁石化企业文化的核心基因,成为齐鲁石化人勇往直前、开拓创新的动力源泉。
  齐鲁石化发展到今天,进入改革发展新阶段,新的发展实践和要求,赋予企业精神新的内涵。2020年3月31日,齐鲁石化发布“团结勤奋,争创一流”企业精神新时代新内涵。齐鲁石化党委制发《深化“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教育实施方案》,深刻把握石油精神和石化传统的时代内涵,强力推进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55年来,齐鲁石化党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入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着力提高党的建设质量。2020年10月份以来,新一届领导班子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将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规划出“传承企业精神,共建美好家园”宏伟蓝图,公司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干部员工精神振奋,幸福指数攀上了前所未有的新台阶。
  追溯过往,光荣与梦想一路相伴,也许有些人、有些事会淡忘,但企业精神在传承创新中不断发扬光大。肩负国有企业的使命与担当,承载天下民生的荣光与梦想,齐鲁石化以时代为笔,继续书就崭新时代的璀璨华章。
  正是奋进时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这是一个“梦想照进现实”的时代,无论是谁都拥有敢于做梦的勇气和实现梦想的路径。这也是一个拼搏奋斗的时代,涓滴都在努力向着大海奔流。且愿美好在,岁月常如新。岁月为证,奋斗不止。
  55年前,“为祖国生产能源”的责任与使命催生了一座现代化炼油企业;30年前,“一生能干几乙烯”的壮志开创了齐鲁炼化一体化的崭新局面。55年,总有一些记忆如火种永不熄灭,总有一种精神如血液一脉相承。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
  时光不老,我便不倦;不负塔林,无悔华年!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画布已徐徐展开,齐鲁石化以更加稳妥的步伐、自信的气质、开阔的胸襟、坚定的意志,挺立时代潮头,阔步前行,续写华章。
  正是奋进时,美哉齐鲁,星光璀璨!
    王永军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04/2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