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3    4   
PDF 版
· 周村遇车祸夫妻二人仍然昏迷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这片花瓣,比真的还像真的!”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淄博市文旅局局长将上线12345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淄博市各级机关将补录公务员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3版:要闻
3    4   
PDF 版
3上一篇:周村遇车祸夫妻二人仍然昏迷  
4下一篇:淄博市文旅局局长将上线12345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1/05/10
朗读

“这片花瓣,比真的还像真的!”
——揭秘神奇的灯工艺术
李波

  程静检查做好的琉璃玉兰花。

  5月9日,位于淄博市张店区的工作室里,主人程静正在全力以赴创作一件以玉兰花为题材的灯工琉璃作品。
  “啪!”随着一声脆响,一截琉璃在记者眼前爆开,碎屑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四散飞溅。
  “琉璃升温不能太快。”程静微皱眉头告诉记者。琉璃料条加热过程中,要经过高达1200℃的高温,即便是高手,一不留神,也会发生这种惊心动魄的爆裂。

琉璃料条像“拽糖”

  “我喜欢玉兰花,她代表着高贵而圣洁。所以,我就想用玉兰花来制作一件灯工作品。”程静的这件作品,是为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制作的。
  征得程静允许之后,记者拿起一根琉璃料条,尝试用喷灯和镊子进行加工。
  随着镊子和琉璃料条的接触,琉璃坚硬无比的概念在记者脑子里瞬间消失——手里的琉璃料条,就像小时候经常吃的拽糖一样。“拽糖,拽糖,一拽老长。”这种类似拽糖、口香糖的感觉,从手指间刹那传来,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想让琉璃变成你想要的形状,就要熟悉琉璃加热后的特性。”看到记者把琉璃烧到了一定温度,程静开始讲解灯工的一系列秘密——如何通过不同颜色的料条组合,变化出花草鸟兽的各种效果;如何通过拉、捏等手法,将一只仙鹤做得惟妙惟肖。

灯工技艺大揭秘

  “这片花瓣,比真的还像真的!”看着制作出来的琉璃玉兰花瓣,记者忍不住感叹道。程静制作的琉璃玉兰花,不但形状和质地酷似真花,而且还有一点让人说不出的巧妙,到底是哪里呢?
  “这可是我们研究了好久的秘密。你看这里,注意花瓣的尖端。”程静说,自己为了制作好玉兰花,经常跑到公园里去观察,但这个花瓣反反复复实验了好久,都不理想,“我父亲跟我说,你试试把玉兰花瓣的尖儿稍微拽一拽。”
  程静立刻就明白了,如此一来,玉兰花的尖儿上就多了一点灵动,不但增加了与真花的相似度,而且整个花瓣就活了起来。
  “我父亲做了一辈子灯工,他教给我两个字,观察。无论啥时候,都要认真观察自己要制作的对象。”小时候,程静看到父亲做的琉璃蝈蝈,那么活灵活现,就十分好奇,这是怎么做到的?
  后来,她发现,父亲经常观察蝈蝈。周末休息的时候,父亲程圣远会上山去逮蝈蝈,平时下了班,也会绕道去博山大街上买蝈蝈带回家。

无法超越的灯工巨制

  1988年,15岁的程静进入博山美术琉璃厂,开始学习灯工技艺。
  程静从小就住在美琉厂的筒子楼里面,左邻右舍都是美琉厂的老艺人,一进工厂,她就顺理成章成了父亲的徒弟。
  程圣远是博山美术琉璃厂灯工组的老师傅,被称为“灯工圣手”。虽然没有大师的头衔,但在业内有个共识——程圣远是大师中的大师。
  “我进入灯工组后就从头开始学,十五六岁是学灯工的最佳年龄。”程静说,她当时学习很刻苦,很快就得到了父亲的真传。
  1993年,只有20岁的程静远赴韩国首尔、仁川,代表中国灯工进行表演。1995年,22岁的她参与了巨幅琉璃挂屏《锦绣前程》的制作,是创作人员中最年轻的一位。
  《锦绣前程》长6米、宽2米,无论从工艺到展现的技艺,都代表了当时博山美术琉璃厂的最高水平,至今保持着琉璃挂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闺女出手不错

  “因为各种原因,我曾有一段时间没有从事琉璃灯工制作。”程静说,她曾经从事过琉璃的销售工作,好长一段时间没摸喷灯。
  但毕竟多年灯工技艺的“童子功”在身,当程静再次拾起喷灯的时候,作品《鸟语花香》《十二生肖》分别拿下第十二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的金奖和银奖。
  “程静又回来了,这闺女出手真不错。”程静的这个成绩让淄博琉璃艺术的从业者们刮目相看。
  “干灯工这一行,还是要看‘出手’。”程静说的出手,是一句博山方言,意思中包含着一个人的天赋和后天努力。从事灯工这一行,如果没有天赋,后天再努力也白搭。如果仅有天赋,从来不付出汗水,也会被行家嘲笑出手不行。
  “像是王乃宝老师的石榴、孙凤军老师的挂霜葡萄,都是灯工的顶尖之作,这两位老师的‘出手’我都佩服。”程静跟记者解释,出手还包括创新的意思,博山的美术琉璃也是在大师们的不断创新中,逐渐赢得和巩固自己的江湖地位。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波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05/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