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果业振兴 沂源在行动
3    4   
PDF 版
· 沂源人的苹果情怀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9版:果业振兴 沂源在行动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1/11/09
朗读
苹果情未了②
沂源人的苹果情怀



  果农在采摘苹果。

  张家坡镇一果品合作社的农民在搬运准备出口国外的苹果。资料照片

  “沂源红”苹果通过淄博至俄罗斯中欧班列成功进入俄罗斯莫斯科、库尔干州、秋明州等地市场,成功打入了“力欧”大型连锁超市120余家分店。  资料照片

  果农采用新管理模式种植的苹果开始采摘了。

  多年以后,望着红灿灿的苹果坠满枝头,王茂盛还会记起小时候在果园里玩耍的快乐时光。那时候父母还年轻,苹果还是紧俏的“奢侈品”,一亩苹果园就能养活一家人。
  1975年,王茂盛出生在沂源县西里镇薛家峪村——沂蒙群山里的一个偏僻小村落。在他10岁左右,父亲种起了苹果园。“放学一回家,最有乐趣的事,就是去果园里拔草,天天盼着苹果早点成熟。”
  可是真正到了苹果成熟的时候,又红又大的苹果是舍不得吃的,在王茂盛的记忆中,“好苹果都得留着卖,自己家人吃的永远都是一些次品。”
  “为什么自家种的苹果还不能随便吃?”小时候的疑问,敲击着王茂盛幼小的心灵。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心里有了一个最朴实的愿望:长大后,种出越来越多的苹果,让更多的人能尽情地吃。

李兆春与“沂源红”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沂源县开展了被称为第一次“苹果革命”的农业结构调整,果品改接换优速度加快,生产面积发展到28万亩,年产量10亿公斤以上。苹果市场行情看涨,农民的种植热情被点燃。直到现在,沂源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例达到了1:9,果品面积达到了75万亩。
  那些年,秋冬时节是沂源果农最高兴的日子。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大家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
  在这样幸福的日子里,沂源人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
  西里镇政府驻地西6公里有个山西万村,有人用“光长石头不长粮”来形容这个土地贫瘠的小山村。
  村民李兆春和其他人种苹果不大一样,“做功课、用技巧、想法子”让他更懂管理育果技术。
  1994年,李兆春到亲戚家串门,发现几棵果树枝条不长但花芽饱满、姿态独特,他便剪了几枝,嫁接到了自家的两棵树上。
  嫁接后的第三年,惊喜接踵而至。先是提前结果,比普通红富士早了2至3年。再就是结出的果儿,虽说是短枝型,却有着长枝型苹果独有的条红着色、高桩果型,果皮薄、肉肥脆。之后,李兆春又经过了几年的自主培育、适度扩繁。从果树的发芽、开花、结果,到管理、施肥,每一样,他都要亲手操作。
  此时的王茂盛尚不知道距离他家10多公里的地方,这个叫李兆春的人正在做着一场伟大的试验。直到几年之后,这种苹果被命名为“沂源红”,响彻大江南北,并逐渐成为沂源苹果的代名词。

王茂盛与他的果业合作社

  王茂盛开始自己全新的实践则是到了2019年。
  那一年,他回到老家,顶着父母的压力,将电锯伸向了自家的老果园。该去掉的老树就去掉,其中有一个郁闭严重的老果园40%的苹果树被他伐掉了。他说,经过地上果园光学改造,郁闭的苹果树,透风透光了。与此同时,地下用有机肥壮根,让果树再次年轻。
  他之所以这样大刀阔斧地改革,源于自己10多年销售苹果的经历。
  2006年,王茂盛开始倒腾苹果。跑单位团购,街头摆小摊,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品质越好的苹果越好卖,主打有机、健康概念的苹果,更是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在卖苹果的过程中,他也发现老家的传统种植模式优质果率低,很难增加苹果的附加值,丰产不丰收。
  当他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家的果农时,却遭遇了一片抵制声,果农们只认“高产等于高收入”的老理儿,只管种植不顾市场需求。
  无奈之下,王茂盛只好从自家果园下手了。
  到了第二年,改造后的苹果树,再次焕发生机,苹果品质也提高了,优质果率占到了70%。
  事实胜于雄辩,这一下震动了周围的邻居。
  2020年,王茂盛成立了沂源硒上泰佰果业专业合作社,主打富硒苹果。村里有一半的村民加入了他的合作社,他对入社成员设定了严格的门槛:必须根据要求进行果园光学改造、有机化种植、生命元素补给、果园生态管理和全流程追溯。“这5个管理体系是合作社产业化种植的标准化模式,也是保障苹果品质达到要求的关键。”王茂盛说。
  今年11月3日,沂源的苹果绝大部分都已经采摘完毕了,王茂盛利用新管理标准种植的苹果才开始采摘,比其他苹果晚摘了20多天。这样光照时间就变长了,有利于增加糖分,口感更好些。
  众所周知,今年秋天连续半个月的阴雨天气,给苹果带来了不利影响。“在大家都减产的情况下,利用我的模式种植的苹果相对减产比别人少20%左右,优质果率比别人高10%左右。”王茂盛说。

丁念华与“奥运果”

  苹果是沂源人的骄傲,苹果也给这片土地上的农家汉子提供了用武之地。近年来涌现出了诸如丁念华、张善全等一大批具有苹果情怀的沂源人,一直在为苹果产业探索发展努力着。
  2007年下半年,沂源县南鲁山镇的丁念华带上有机红富士苹果、板栗、核桃赶往北京,这次他的目标很明确:把沂源苹果打进奥运会!
  此时,他深耕有机果品领域已经有几年的光景。在第三次“奥运推荐果品”评选活动中,他的红富士苹果获得“金奖”和“中华名果”称号,成为直供奥运核心区唯一苹果。2008年,丁念华的淄博华盛食品有限公司成功供应北京奥运会15.8万斤苹果,经北京奥组委授权,准许该公司在红富士苹果上使用“北京2008奥运专供产品”称号十年。这标志着沂源苹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奥运果”的名头,大大提升了沂源苹果的知名度、美誉度。后来,“十一届全运会专用果”和“上海世博会专用果”等称号纷纷贴到了沂源苹果的身上。

张善全让小苹果走向世界

  张善全,沂源县果品产业协会会长、沂源县盛全果蔬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从农业经纪人开始做起,将沂源苹果卖到世界各地,“小苹果”闯出了“大市场”。建冷库、建基地,成立合作社,注册“中庄”牌苹果,一系列操作下来,张善全的事业越做越大。他还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形式为果农和果商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他说:“起初,单一地跑市场、要货,提供包装、分选,包括运输,到现在,从信息方面、质量方面、准确地把握行情动态方面,我们做着一系列服务。”
  无论是生产、流通,还是销售,苹果产业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需要顺畅,才能保证整个产业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辛勤的汗水,扎实的脚步,沂源人用坚定的信念描绘着苹果产业的美好明天。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11/0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