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瑞 读书是一种境界。万家灯火,一杯淡茶,温婉书香氤氲来;门掩清风,时空无界,书里相知是故人。孔子好读书,以致韦编三绝;陶潜“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然而好读书者,并不一定善读。 清初学者李潜一,重病十月,犹且累书床头读之,临终叹道:“吾死矣,独念茫茫泉路,能读书否?悠悠来生,解读书否?”死读书者,来者不拒,未加选择与思考,阅千百本又有何用?书中记载的是过去,我们应对的是现在。善读者决不做“书橱”,纵知一切世界之事,亦无补于当下。善读者,善于分析,掌握的是知识背后的规律。道藏于万物之间,善读者能读万物,由万物入道,终而得之。 如何做一个善读者?思考、实践、总结。用了乡下人的话,不过是“要带脑子”四字。规律在万物之间,而非万物,因而不能如腐儒一般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格物”,等待道理自然领悟于心,也不能止步于个别的经验。善读者往往善于思考事物的本质,敢于探索未知的规律。 叶圣陶有言:“善读未写书,不守图书馆。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史载“(汉)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刘邦不喜读书,可谓人尽皆知了。在常人眼里,他必然不是一个善读者。战场上的胜负似乎也总是佐证着这一点——几乎所有的胜利都由“善读”的韩信、项羽、张良等人创造。最终,历史却在一众“善读”的贵族中,选择了那个“不善读”的平民。原因无他,刘邦虽不善读书,却善读人心。不善读书者未必不善读;真正的善读者或许一生不爱读书。 善读者并不排斥书籍的作用,他们从前人的经验里寻找自己需要的。讲到这里,或许有人要问:“刘邦不就是个不好书的‘善读者’吗?”刘邦虽不好书,但不代表他不用书。在去见项梁的路上,刘邦就曾与张良一同研读过《太公兵法》,并在日后的反秦战争中自如运用。 “尽信书不如无书”,善读者往往敢于怀疑现有观点,敢于否定陈旧论调。深度阅读源于大胆怀疑,灵感哲思源于批判性思考。《明朝那些事儿》里用近乎玩笑的口吻记述了戚继光读《孙子兵法》的故事。单从字面上看,戚继光似乎对书中的战法进行了逐条批驳。实则不然,是他真正领悟了战争的精髓,因而能自成体系。昔斫轮者谓齐桓公曰:“书中所言,圣人之糟粕也”,话虽有些绝对,却也道出了不能尽信书之理。 做一个善读者,要善于分析、实践、总结、怀疑、批判。道可由万物而入,善读者,岂能专善书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