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要闻
3    4   
PDF 版
· 拼搏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6版:要闻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2/03/10
朗读

拼搏



  拼搏
  赛场上的拼搏
  我想为国争光 感谢自己的坚持

  “涛,拼了,冲起来!”在距离比赛结束还剩一公里时,教练对着刘梦涛大喊。
  用尽浑身力气,刘梦涛冲过终点线后,躺在雪面上,不停地大口喘气。
  在3月8日进行的残奥冬季两项男子中距离(坐姿)比赛中,20岁的刘梦涛夺得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残奥会的第8枚金牌。此前在5日进行的男子短距离(坐姿)比赛中,他将一枚铜牌收入囊中。刘梦涛,2001年11月出生,肢体残疾,来自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羊羔乡刘羊羔村。作为国家残疾人越野滑雪兼冬季两项男子坐姿组运动员,刘梦涛曾在2021芬兰残疾人北欧滑雪欧洲杯比赛上,在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中获得3枚银牌。
  “第一天比赛时确实很紧张,今天状态好多了,就是射击稍微差一些。脱靶3发,以为要与前三无缘了,我就一直加速。教练也一直喊,提醒我注意时间。今天放开了滑,感觉不错,很开心能夺得金牌。”刘梦涛赛后说,“就是太累了,早饭吃得少,体力要用完了,需要补充一下。”
  这是刘梦涛第一次参加冬残奥会。他坦言在家门口比赛,站在这么大的赛场上,感觉有些压力。第一天比赛获得铜牌后,和家人报喜的同时,他也收获了亲朋好友的关心与鼓励。
  “家人一直劝我放松心态,但想着全国观众都在关注,我也会害怕自己比得不好。头天晚上和家人联系,我越说越紧张。但在雪场上,只要出发了,我的注意力就会专注于赛场,别的不会想太多。到最后已经要筋疲力尽时,我也没停下,就一直滑。我想为国争光,想让国旗(在颁奖时)在最高处。”刘梦涛说。
  2016年4月,刘梦涛第一次接触滑雪。近6年的时间里,他多次想过放弃,但因梦想,仍坚持做好每天的训练。“每一天都很难,肩部、腰部的肌肉劳损和伤病也是常事,但困难总有办法解决。能有今天的成绩,除了感谢我们团队,我也要感谢坚持下来的自己,我的努力没白费。”
  生活中的拼搏
  未能登场有遗憾,但不后悔
“因为我已经尽最大努力”

  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捷报频传。同一时间,在几百公里之外的河北邢台,孙朝增正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冬残奥会的比赛。他曾经想象过自己站在张家口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场景,甚至想象过登上领奖台的场景。然而受多重因素影响,孙朝增并没有在当运动员这条道路上一直坚持下去。现在的孙朝增,和普通的年轻人一样打工、生活,但这对他来说,或许是更好的选择。“我可能确实不适合(当运动员),有遗憾,但是不后悔,因为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了。”孙朝增说。

从残疾弃婴到冰雪运动员

  2000年一个寒冷的早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的孟爱欣像往常一样到村旁的垃圾堆里捡废品。在一个纸箱子里,她发现一名婴儿。婴儿右下肢残缺,但十分可爱,孟爱欣将孩子抱回家。靠着拾荒,孟爱欣将孩子拉扯大,这个弃婴就是孙朝增。
  2017年5月,通过层层选拔,孙朝增加入冬残奥会运动员选拔训练。2017年8月26日,队伍进行了一次比赛,结合平时的测试成绩和训练态度,30多人的越野滑雪队留下17人,孙朝增是其中一员。

曾与刘梦涛竞技不分伯仲

  由于是下肢残疾,孙朝增参加的是坐姿越野滑雪项目。训练时,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他都需要练习。因为爆发力好,短距离是他的强项。2017年12月,在哈尔滨一家雪场,孙朝增第一次上雪训练。全身心投入也带来了成绩上的进步。2018年夏天,河北省队和国家队一起训练,一共7个人,孙朝增有时排名第三,有时排名第四。和他竞争第三名的就是如今站在冬残奥会赛场上的刘梦涛。
  当运动员,天赋最重要。下肢截肢的孙朝增后来慢慢跟不上刘梦涛的步伐。2019年1月,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举办的一场全国性质的运动会上,孙朝增在坐姿组30多名参赛队员中排名中游。
  比赛结束后,考虑到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仍然难以取得好成绩,他没有信心能够登上冬残奥会的赛场。再加上母亲年龄也大了,孙朝增打算放弃继续练习越野滑雪。队伍放假后,他回到家乡休息了两个月,其间一直在找工作。工作还没找到,残联再次打来电话。

“努力后才知道成不成”

  河北省残联在电话里问孙朝增,要不要转练冰球。孙朝增考虑到找工作不是很顺利,想要再次争取去参加冬残奥会。2019年8月,孙朝增来到河北省残疾人冰球队担任前锋。一年后,“由于技术层面确实不如别人”,加之母亲日益年迈,孙朝增不再练冰球,回家乡找工作。
  这一年半来,他做过电话销售、电话客服、淘宝客服,甚至还做过会计。如今,孙朝增的生活里已经不太会出现越野滑雪或者冰球的影子,除了每次用力时,左手食指隐隐作痛。那是练冰球时,他没接好被冰球砸到。
  但和训练前比,孙朝增不再急躁,学会了坚持。他不会轻言放弃,“努力后才知道成不成”。他还学会了拼搏争取荣誉,而不是躺平,小富即安。
  科技上的拼搏
  研发滑雪假肢
为运动员“加把劲”

  从使用仿生手进行火炬传递、借助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完成行走,到为冬残奥村搭载无障碍便捷智能管理平台及智能终端设备,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自火炬传递开始便展现出科技的力量,这些技术进步既能帮助残障人士完成原来无法完成的工作,也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大拇指向内回收,仿生手五指并拢,稳稳地握住火炬,顺利交接给下一位火炬手……3月2日下午,在位于北京天坛公园内的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点位,东京残奥会冠军贾红光佩戴着一款国产智能仿生手,顺利完成了火炬传递。
  完成交接后,贾红光向现场观众展示了智能仿生手的神奇。一位观众向他发出握手邀请,他伸出手,仿生手的手掌缓缓张开,和对方的手接触后,竟自然握起,完成了一次友好的握手。“没想到现在还能用上仿生手传递火炬,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科技带动进步,也为我们残疾人提供了很多便利。”贾红光说。
  随着北京冬残奥会大幕展开,更多助残科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3月5日,中国运动员刘子旭在北京冬残奥会冬季两项男子短距离(坐姿)比赛中夺冠,这是中国在残奥雪上项目中获得的首枚金牌,也是我国残疾人冬季体育科研领域获得的“金牌”。
  从2018年10月开始,清华大学智能与生物机械研究室主任季林红带领科研团队,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残奥运动员运动表现提升关键技术”的攻关任务。团队帮助残疾人运动员制定“一人一策”训练计划,并研发了国内首款可用于单板滑雪运动的滑雪假肢,为寒冷感知不敏感的截瘫运动员开发保暖护具。
  此外,团队还将越野滑雪项目的训练“搬”进室内,通过试验系统监测残疾人运动员运杆、滑行过程的发力和动作姿态。季林红坦言,不少残疾人运动员是“半路出家”,对人体结构、运动基本规律等问题缺乏科学认知,存在不良的训练习惯,训练后常常出现腰疼、背疼等不适症状,团队搭建的这套数字化监控系统平台,每日记录运动员的生理参数、训练强度、技术动作等信息,建立科学的数据模型,并据此调整训练方案,让运动员在发挥自身潜力的同时,减少疲劳甚至损伤的发生。
  “我希望能把这些运动员的运动规律总结出来,把适合残疾人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使用的国产器械制造出来,这些以前在国内都是空白。”季林红表示,未来也将有越来越多的“助残科技”服务于残障人士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
  本版文图据《成都商报》、新华社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03/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