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9版:帐篷医疗队
3    4   
PDF 版
· 博山有个“金”郭庄 传奇故事讲不完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8-09版:帐篷医疗队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2/04/15
朗读

博山有个“金”郭庄 传奇故事讲不完

王晓明 韩凯 王兵 通讯员 薛冰 刘海伟

  韩家大院幸存的老屋在村中散落分布,彰显了村庄深厚的历史底蕴。

  韩家大院一座老屋的山墙顶部做工精美。

  太极图砖雕雕刻精美,保存完好。

  罗马时钟造型砖雕上的罗马数字未按钟表的数字顺序排列,让人捉摸不透。

  村中孙吉德老人做饭用的柴火灶有两个炉头。

  69岁的韩克新在自家老屋前感慨不已。这栋老屋是他太爷爷建造的,后被当作学校。1984年学校搬迁,他花6330元将老屋买了回来。

  俯瞰坐落在山脚下的东庵

  北阁子至今仍是进出村庄的重要通道。

  原来村子周围有高大的围墙,四面都有阁子(寨门),如今仅北阁子依然完好。

  村中曾挖了许多地道,有些地道口在村民家中。如今村里正在设法将这些四通八达的地道开发成旅游资源。

  悠悠淄河,带来了山区少有的肥沃土壤,进而孕育了深厚的农耕文明。作为淄河沿岸一颗耀眼的明珠,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郭庄村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辉煌记录,一度成为所在区域的中心。乌飞兔走,时光之河裹挟着发生在这里的故事渐行渐远,但每当走进那些百年老建筑,触摸光滑的石墙时,有关这个村子的记忆又会翻腾起来,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郭庄传奇。

韩家大院百年不漏

  所谓的韩家大院,是指清末民初郭庄村韩氏家族的几处宅院。当年这个家族兄弟十个,每人一套宅院,如今只有其中的4处保存相对完好。郭庄东村村民韩克新所住的宅院就是其中一处。
  4月8日,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一行来到了这里。这处宅院的门口有拴马桩、上马石等,上、中、下“一门三枕”的结构将门框牢牢固定,厚重的木质大门虽经百年开关,依然完整好用。门楼是“一正两耳”结构,正门两侧分别有一处耳房,若不是两侧的耳房被后来的建筑遮挡,这处大门一定更显气派。
  有趣的是,木质大门内有一道暗锁,门闩插好后暗锁会自动落下卡住门闩。必须先打开暗锁,才能拉开门闩。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这样的设计能防止门闩被人从外面拨开。
  郭庄东村党总支书记韩新己说,过去,正门只有在迎接重要来宾时才会打开,平时进出都是走旁边的耳房。绕过正对大门的影壁墙,眼前豁然开朗,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布局。北、东、西三面原本都是二层楼,可惜西面的二层楼后来翻建了。
  同样是二层楼,坐落在北面的正房无论是高度、门窗尺寸,还是用料、工艺,都要比东面的厢房略高一筹。两座楼都是砖石结构,石头垒砌的基底保证了建筑的稳固,一楼的墙体以青砖为主,二楼墙体则主要由石块垒砌。不同形状的青砖被大量用来勾勒门窗的边框,朴素的材质营造出一种特别的奢华感。楼顶四角、一楼门窗框上方左右两侧均有精美的砖雕或石雕。
  拾级而上步入正房内部,可以看到明显的四梁八柱结构。屋内最惹眼的是设在墙角的木质楼梯,这架木梯在经年累月的使用中依然稳固。爬上陡峭的楼梯,掀开二楼的盖板,就进入了建筑物的上层。这座二层楼曾用作村里的小学教室,为防止实木地板被损坏,上面铺了一层地砖。
  记者在二楼走动时,能感受到地板的轻微震动。可以想象几十个孩子在二楼活动时地板的震动肯定更剧烈,而时至今日建筑的结构依然完好如初,不得不令人赞叹其牢固程度。
  “这座楼是民国二年建成的,算下来也有百年了,房顶从来没动过,也没漏过水。这房子的质量太好了!”韩克新说。楼顶采用了叠梁式框架结构,也就是俗称的“重梁挂柱”,进一步保证了建筑的稳固和耐久性。
  随后,韩克新从箱子里拿出来几块雕工精美的青砖,其中一块刻着松树、老人、童子等图案,另一块刻着柳树、牧童、耕牛等图案,这是当年西边的厢房拆除时他特意保存的。

怪异洋钟谜题待解

  目前保存较好的4处韩家大院,建设年代各不相同。其中有一处据称是最晚建成的韩家大院,从建筑规模、用料上能明显看出当时的韩氏家族似乎已经衰落。
  这处宅院的门楼无论高度、宽度都远不及前者,上面的砖雕也少了很多。进入四合院,作为正房的二层楼明显“瘦身”了,从墙皮脱落的地方看,过去二楼用石块垒砌的墙面被土坯替代。尽管门窗的尺寸变小了,但各种装饰件依然繁复、奢华。
  在这座建筑上,最吸引人的是一楼窗框上方的三个装饰件,中间是一个罗马时钟造型的砖雕,两侧是八卦造型的砖雕且造型略有不同。
  更让人捉摸不透的是罗马时钟造型的砖雕,上面的罗马数字未按钟表的数字顺序排列,12点钟位置是代表6的罗马数字Ⅵ,6点钟位置是代表12的罗马数字Ⅻ。整个表盘的刻度排列相当于逆时针旋转了180度,而时针和分针的组合显示的是“5点10分”。
  对于这个神秘的罗马时钟以及两侧的八卦造型,与记者同行的几人都摸不着头脑,宅院的主人也表示从未听老人讲过。有村民推测,这三个装饰件可能和风水有关,也许是韩氏族人为了挽回家族颓势而精心设置的。
  在郭庄村所在的区域,早年间流传着“金郭庄银源泉”的说法。金和银,自然是代表了这两个地方的富庶。因为郭庄村富庶,历史上曾多次招来匪患。
  1927年3月,土匪刘黑七窜至郭庄村,掳走了村里40多人。为了逼迫村民交赎金,刘黑七杀害了其中两人。村民没办法,千方百计凑钱救人。单韩发美一家,就给刘黑七用驴驮去了两万块现大洋,其他人也被逼得倾家荡产。
  1938年,地方武装吴鼎章曾经盘踞在郭庄村,并以一处韩家大院为司令部,在当地为非作歹,周围的村民苦不堪言。当年农历七月十五凌晨,郭庄“堂天道”坛长刘茂斋带人发动突袭,将吴鼎章部赶出郭庄村。这处韩家大院至今仍保留着大部分建筑,曾作为人民公社办公地点。
  为了保卫村庄,郭庄村周围很早就建起了围墙。据村民说,围墙最早兴建于清同治年间,全部用石头垒砌,四个方向设有大门,门板全由五六厘米厚的国槐木板做成,内设碗口粗的腰杠,傍晚大门关闭后,围墙上有壮丁把守,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时至今日,郭庄村的围墙已经消失殆尽,只有当年作为北大门的“北阁”保留下来,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保卫家园的故事。

郭庄期待续写传奇

  郭庄村村东有一座山,名为东山,山上有一座寺庙,名为东庵。东庵始建于元末明初,清初至民国多次重修,最终形成了四个院落、三大主殿为主的庙宇群。目前寺庙内保留着多块记载了重修情况的石碑。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东庵不仅是周围村民的宗教场所,更是开展商品买卖、牲口交易和文娱活动的场所。东庵庙会的形成背景村民们已经说不清了,但到东庵庙会赶集、看戏却是很多村民的集体记忆。
  在历史上,郭庄、源泉、天津湾这几处地方相对富裕,人口数千的村庄有不少,相应的商品交易也比较活跃。大片的肥沃土壤,使郭庄村很早就成为重要的粮食和蔬菜种植区。
  东庵庙会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九月廿三各举办一次,四月初八的庙会更为盛大,唱大戏、商品买卖、骡马交易,十分热闹。随着时代变迁,如今的东庵已少人问津,破败不堪,庙会也已停办多年,但当年的戏台得以保留,成为那个时代的见证。
  上世纪60年代,郭庄村曾大规模挖掘地道。全村13个生产队全部参与,最终用时90天完工,地道总长1020米,村里的主要道路下面几乎都有地道。然而,地道的存在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前几年还发生了地道坍塌导致民房受损的情况。
  “郭庄村分成东西两个行政村后,大部分的历史建筑都留在了郭庄东村。除了韩家大院、东庵,村里还有观音阁、关帝庙。”韩新己说,如果说厚重的历史是郭庄村的宝贵遗产的话,那么白菜、土豆、猕猴桃就是如今郭庄村的三件宝。
  郭庄东村2000多亩耕地大量种植蔬菜,从最初的茄子,到现在的白菜、土豆,蔬菜品种在变,高品质始终没变。近年来,在保持蔬菜种植特色的同时,郭庄东村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并于2017年成功举办首届“金郭庄”猕猴桃节,将猕猴桃打造成了村子的又一张名片。
  古建筑、古寺、地道、特色种植,同时拥有这些发展元素的郭庄东村,正在积极整合资源,续写“金”郭庄的传奇。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晓明 韩凯 王兵 通讯员 薛冰 刘海伟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04/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