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广浩 日子总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前几日回家,从车窗望出去,风儿轻轻掠过,麦田像金色的海洋一般,此起彼伏。突然想起,又到麦收季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好多年没看割麦子了,也有好多年没体会过像是战场一样的麦场了。童年父辈们割麦时那热火朝天的场景,又被回忆一下子推到了面前,一幕幕在眼前重演。 不像现在,有收割机、脱粒机,那时割麦全部是最原始的劳作方式。人们拿着沿用了几千年的镰刀,一镰一镰地割,再用碾一粒一粒地碾,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在农村,割麦子是要放麦假的,七八天吧,这是城里的孩子享受不到的假期。在麦收关口,我们这些几岁、十几岁的孩子,也算得上重要的劳动力。小小年纪的我那时就知道“抢场夺麦、虎口夺粮”的道理。麦子不入场归仓,谁也享受不到歇息的权利,那可真是“粒粒皆辛苦”。 收麦子的时间一到,农民们往往趁天上的星都还没散尽便下地了。这时会有清凉的风吹来,是割麦最舒服的时候。放眼望一望麦田,便会被一种风景感动。风吹麦田,夹杂着麦香的麦浪滚滚涌涌,如千层波涛,田野尽染金黄……这时你的脑际会闪过那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当然,这美好的感动和这美好的画面,很快会被随之而来的劳苦所淹没。 那时候,常常是早上披着星星走,晚上戴着月亮回的。割麦可不是件轻松的活儿。麦田成垄,往往是每人一垄、四行割一片麦子,齐头并进,一人一席,割完再一席。或者是从第一个人开始,割上两米远,第二个人再搭镰,以此类推,形成阶梯。谁割的麦子谁捆,手里把着镰割,腰里挂着草绳,割几步捆一捆,一边擦汗,一边紧跟慢赶。孩子们忙着将麦把一趟趟地向地头扛,也干得热火朝天。 吃饭大都在田间地头,喝点自带的粥,啃上几口干馍,这就是吃饭了。那时候只有饭,没有菜,能有棵大葱,有个咸鸡蛋吃就是不错的饭食了。家里劳力多的,有人到田地里送饭,就能享受有粥有菜的待遇。 稍作休息后,要继续干活。这时候,太阳就慢慢地毒辣起来,炙热地烤着背。这还不是最难受的,最难受的是到了中午时分,大地被太阳烤透了,地下的热气直往上蹿,上面的阳光也毫不留情地泼下来,脸上的汗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噼里啪啦地往下掉,头发像是用水洗过一样,湿漉漉地贴在脸上,脖子上的汗水也顺着背往下淌。手和胳膊被麦芒刺得又痒又痛,腿和脚还不时被割过的麦茬戳划得泛着红红的印痕,再被汗水一腌,又黏又痛!热辣辣的风却噎得人喘不过气来。风从耳际走过,像是火刀一样割得皮肤生疼。这时候是最考验意志力的。人的精神和体力都到了疲劳的极限,可是因为怕遇到突变的天气,没有人会停下来歇息。割完的麦子父母会一趟趟用架子车拉着送往麦场,我则会像个小牛犊一样在前面拉着绳子。 投入紧张的麦收之后,才知道原来背后隐藏的是腰酸、是背痛、是永无休止的汗水。 麦子割完后,整个麦收时节的重心就转移到麦场上来了。将早时运来成捆的麦子摊开,用杈翻挑、晾晒,等到麦粒都要张开口的时候,家里有牲口的,就可以套上枷,套上石磙,人只需要站在场地中间,紧紧地拉住缰绳,代人劳作的牲口就会转圈打麦了。 割麦的镰刀上了墙,农民麦收不再忙。而今,联合收割机一下地,几个小时过后麦子就进了仓,打出的麦粒都是干干净净的,不带一点麦糠。这种事,当初站在地头望着麦浪的农民们恐怕是无法想象的。如今,披星戴月的人工收割很少见了,而烈日下繁忙的麦收场景则永远留在我童年记忆的长河中。
|